《绿茵吐槽大会》第一季“向余望专场”意外爆火后,节目组趁热打铁,以“砸锅卖铁”般的诚意,终于请来了中国足球界的顶级流量、行走的梗库、本节目灵感之源——“梗帝”武磊!
消息一出,全网沸腾。这已不仅仅是足球圈的盛事,更是跨界吐槽的巅峰对决。节目预告片里,武磊对着镜头微微一笑,说出李诞的经典台词:“大家好,我是武磊。每个人都能说5分钟的脱口秀,但我的素材,够说5个赛季。”
录制现场,灯光比上一期更加璀璨。主持人依旧穿着那身花哨西装,声音提高了八度:“欢迎回到《绿茵吐槽大会》!上一期我们‘望’穿了秋水,这一期,我们直接请来了‘武学’宗师!他是中超射手王,他是留洋旗帜,他是‘单刀’领域的量子力学研究者,他也是全中国球迷又爱又‘恨’的对象——让我们有请,主咖!武、磊!”
武磊从容起身,向观众挥手,稳稳地坐在了那个备受煎熬的红色沙发上,脸上带着他标志性的、介于“真诚”与“憋笑”之间的表情。
开场王炸——主持人の定场诗
主持人:“磊哥!终于把你盼来了!你知不知道,你的职业生涯,简直就是一本《吐槽大会》的编年史!” “早期是《欢乐喜剧人》:崇明岛一群孩子,梦想着踢职业联赛,多热血!中间是《脱口秀大会》:留洋西班牙,语言不通,文化差异,段子比进球多!现在是《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回到中超,一边扛着海港前进,一边还要应付我们这些吐槽的,花样百出!” “别人踢球费脚,你武磊踢球,费我们段子手!你的每一个单刀,都能衍生出无数个解读版本,堪称足球界的《红楼梦》!”
嘉宾团怼——跨界暴击
第一位登场的是“海港好基友”颜骏凌。 颜骏凌:“我先澄清,我不是来吐槽的,我是来‘保护’磊哥的…毕竟在场上,他负责‘跑’,我负责‘抱’(怨)——‘磊哥你又让我面对单刀!’” “说实话,吐槽武磊,就像吐槽北大还行撒贝宁,凡尔赛本赛!你让我们这些门将怎么活?你进球是新闻,你不进球是更大的新闻!压力全在我们这边了!” “磊哥的跑位,属于《三体》级别的‘降维打击’,对方后卫经常怀疑人生。但临门一脚,有时候又像极了何广智说的‘带刺的玫瑰’——好看,但扎心啊!尤其是扎我们本国球迷的心!” “最后,我代表全体门将问一句:磊哥,下次国家队训练,你能去对方那边吗?给我们条活路!”
第二位是文艺界代表、知名作家许知远(虚拟登场)。 许知远推了推眼镜,带着标志性的沉思表情:“嗯…观察武磊,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他某种程度上,成了这个时代中国球迷一种集体情绪的‘象征性投射’。” “人们在他身上,看到了某种‘有限的突破’(指留洋),却又伴随着‘深刻的困境’(单刀问题)。这很像我们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试图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寻找一种尴尬的平衡…” (全场懵圈,武磊露出礼貌而不失困惑的微笑) 许知远继续:“他的跑位,是黑格尔式的‘正题’——绝对理性。他的射门,有时是尼采式的‘反题’——充满狂野的酒神精神。而我们球迷的心情,就是最终的‘合题’——在撕裂中达成诡异的统一:一边骂,一边爱。” 主持人插话:“许老师,说人话…” 许知远:“哦,就是…踢得好的时候是神,踢不好的时候…还是神…经刀!”(冷场片刻后,爆发大笑)
第三位是喜剧天后李雪琴(虚拟登场)。 李雪琴:“哎呀妈呀,终于轮到我说武磊了。我跟我妈看球,我妈就总问:‘这孩儿老跑那么快嘎哈?赶集啊?’” “武磊哥吧,他就是足球界的‘李雪琴’——天赋点可能没点在最显眼的地方,但就是有能耐让你记住他。我是靠‘丧’,他是靠‘跑’。” “网上总说武磊‘快乐足球’,我觉着不对。他那不是快乐,那是‘薛定谔的快乐’——进球了就快乐,没进球就给球迷带来快乐(吐槽的快乐)。完美诠释了呼兰说的:‘躺有躺的价格,卷有卷的价格’,武磊这是‘进有进的价,不进有不进的价’,反正都是顶流!” “最后我想对武磊说:哥,宇宙的尽头不一定是铁岭,但单刀的尽头…你可以试着往铁岭那个方向踢,兴许有惊喜呢?”
第四位是经济学者薛兆丰(虚拟登场)。 薛兆丰拿着一个文件夹上台:“从经济学角度看,武磊先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案例’。他的‘跑位’是一种极高的‘稀缺资源’,在全亚洲范围内,供需关系极度不平衡。” “而他的‘射门’,则常常陷入一种‘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前期积累的优势(跑出空档),在临门一脚这个环节,有时无法实现效益最大化。” “这就像投资,你找到了一个潜力巨大的项目(跑出单刀),但在最终变现(射门得分)时,却因为种种原因(心理、技术、对方门将开挂),导致投资回报率不及预期。” “我建议武磊先生可以参考一下‘期货对冲’策略。比如,在起脚前,先卖出一个‘踢不进’的期权,这样即使没进,也能从金融市场获得部分补偿,降低机会成本。”(武磊表情:我是谁?我在哪?)
主咖登场——武磊的“武学”回应
在经历了跨界思维的疯狂洗礼后,武磊终于拿着话筒,走到了舞台中央。他深吸一口气,露出了“终于轮到我了”的表情。
“谢谢,谢谢各位老师…让我感觉自己不像个球员,像个被多学科联合研究的‘现象’。”武磊开场就接住了梗。 “骏凌(颜骏凌)说压力在他那,我不同意。我的压力在于,我踢飞一个单刀,全国段子手能狂欢三天,KpI瞬间完成。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踢球,是在给《吐槽大会》提供免费素材,比李诞还操心节目效果!” “许知远老师的话,我…我没完全听懂,但我感觉我被哲学了。好像很厉害的样子。”(观众笑) “雪琴说宇宙的尽头是铁岭。我觉得足球的尽头,可能就是不断尝试和接受不完美。当然,铁岭的驴肉火烧好像不错,下次可以考虑。”(呼应李雪琴梗) “薛兆丰教授…您说的‘期货对冲’…”武磊做出一个射门动作然后摊手,“…我估计在起脚的0.1秒内,来不及操作。但您给了我新思路,以后我可以考虑成立一个‘武磊单刀不进指数基金’,亏了算我的,赢了大家分,怎么样?”(全场爆笑)
武磊逐渐进入状态,语气变得真诚而自信:“大家总说我的单刀。是,我踢飞过不少。但我想说,起码我还能跑出那么多单刀,不是吗?就像庞博说的,‘总要保持一点‘盲目’的自信’,我要是因为怕踢飞就不跑了,那才真完了。” “留洋那几年,我学会了最重要的一件事:别怕被骂,也别怕被夸。踢得好,是球队的功劳;踢不好,是我的问题。站上球场,就得有杨笠说的那种‘普信’——不是普通且自信,是‘超级自信’!” “我的职业生涯,就像一场超长的开放麦。有高光时刻,也有冷场尬笑。但只要裁判不吹终场哨,我就还会继续跑下去,继续射下去。” “最后,感谢所有吐槽我和支持我的人。是你们让我知道,我还挺重要——毕竟,能同时承担着全国球迷的‘希望’和‘快乐’(另一种)的人,真不多。谢谢大家!”
现场响起持久而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不仅是给武磊的幽默回应,更是对他多年坚持和职业态度的一份敬意。
尾声:梗帝的境界
节目播出后,效果炸裂。 #武磊 单刀不进指数基金# #武磊 中国足球薛定谔的猫# #武磊 哲学了# 等话题席卷热搜。
人们发现,武磊不仅能用脚说话,也能用幽默和智慧应对一切。他的这次亮相,成功地将外界对他个人的关注,部分地从“单刀”这个单一话题,转移到了他的性格、情商和格局上。
颜骏凌发微博:“完了,磊哥以后要成‘梗帝’+‘哲学帝’了,我更配不上他了。” 李雪琴转发节目视频:“武磊哥,铁岭欢迎你!驴管够!” 许多脱口秀演员也纷纷转发,表示:“武磊这节奏感,不说脱口秀可惜了!”
这场看似“疯狂”的跨界吐槽,最终成为了一次极其成功的形象展示。武磊用他的真诚、谦逊和突然迸发的幽默感,成功接住了所有来自不同维度的“锐评”,并巧妙地将其转化为自身的魅力。
“梗帝”的称号,至此不再是一个调侃,更像是一个加冕。 足球界的武磊,在另一个赛场,同样完成了一次精彩的“单刀赴会”,并且,这一次,他稳稳地将球打进了死角。
武磊的“武学”,已然臻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