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中超整活王:我的球员全员梗帝! > 闽超的体育品牌厂超内战--鞋都的另类德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闽超的体育品牌厂超内战--鞋都的另类德比

“安踏的弹跳,特步的飞驰,匹克的柔韧,361的灵动——当福建体育品牌亲自下场踢球,这场面比电商大战还刺激!”

2025年秋,当福建省体育局宣布第四季度举办“闽超”联赛时,谁也想不到网友的一个玩笑竟能成真:“既然福建是中国体育制造业大本营,不如直接叫‘厂超’,让安踏、特步们自己上场踢球!” 于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企业德比”在福建绿茵场上演。

---

01 创意源起,从“闽超”到“厂超”的神转折

福建省体育局2025年6月回复网友建议时,最初规划的“闽超”仍是传统城市联赛模式。但网友的脑洞很快突破天际:

“哇塞,你知道吗?泉州晋江的体育产业规模那可是全国领先啊!2024 年的总规模竟然能够超过 7000 亿元呢!而且,这里的运动鞋产量更是惊人,占全国的四成啊!这可真是太厉害了!”

“是啊,我也看到了那条高赞评论,说与其让企业赞助球队,不如让企业直接组队呢!这想法真是太有创意了,一下子就点燃了全网的创意火花啊!”

“对啊,这样一来,企业不仅可以通过组队来展示自己的品牌和实力,还能更好地推广体育产业呢!”

“而且,这样的组队模式也能让球队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一种互利共赢的局面。”

“哈哈,说不定以后我们就能看到更多由企业直接组队的球队在赛场上驰骋了呢!”

更巧的是,2025年4月晋江刚成功举办“企bA”篮球联赛,47家企业球队参赛。“有‘企bA’打样,‘厂超’完全可行!” 网友迅速列出优势:

· 资金优势:安踏等企业年营收百亿级,比传统俱乐部更稳定;

· 技术优势:运动实验室数据可直接用于训练;

· 品牌效应:企业自带粉丝基础,易形成话题效应。

福建省体育局从善如流,迅速调整方案:首届闽超试行“双轨制”——既有城市代表队,也开放企业直接参赛。

02 企业战队,体育品牌的另类“黑科技”对决

参赛企业各显神通,将产品研发与球队训练深度融合:

安踏“氮科技战队”:

· 球衣使用氮气发泡材料,轻量化提升跑动效率

· 口号:“氮速出击,弹射进球!”

· 网友梗:“安踏踢的不是球,是氮气加速”

特步“xtEp联盟”:

· 全队配备碳板足球鞋,主打“提速回弹”

· 战术:下半场发力,契合“特步,非一般的感觉”

· 球迷调侃:“穿特步,跑得快,进球也快”

匹克“态极军团”:

· 球鞋采用自适应缓震材料,适应不同场地

· 风格:“刚柔并济,就像态极科技”

· 对手吐槽:“踢匹克队像在踩棉花,使不上劲”

361°“国际纵队”:

· 融合多国设计理念,球衣配色大胆

· 口号:“多一度热爱,多一粒进球”

· 网友玩梗:“361°的圆,比足球还圆”

表:主要企业球队技术特色对比

企业 核心科技 战术风格 代表性梗

安踏 氮科技 快速反击 “氮气加速,犯规都追不上”

特步 碳板技术 持久压迫 “特步,让对手非一般难受”

匹克 态极材料 控制节奏 “你强任你强,我自态极柔”

361° 国际设计 灵活多变 “比圆规还圆,比足球还转”

03 赛事爆梗,企业文化碰撞绿茵场

企业间的“商业战火”延续到赛场,衍生出系列爆梗:

广告词攻防战:

· 安踏进球后,球迷齐喊:“安踏,永不止步!”

· 特步反击:“特步,让你永远差一步!”

· 匹克球迷淡定举牌:“态极,随便你怎么蹦跶”

· 361°粉丝调侃:“361°的圆,比VAR画得还圆”

质检式裁判:

· 卡尔美队投诉对手球鞋不合格,裁判真拿游标卡尺测量

· 网友戏称:“首届‘厂超’应增设质检裁判岗”

· 梗图疯传:《足球规则》与《产品质量标准》并列摆放

车间战术板:

· 安踏教练用服装生产线流程图讲解阵型

· 特步教练引用供应链管理理论部署防守

· 网友吐槽:“这是足球赛还是mbA案例课?”

04 地域融合,体育产业与城市文化共舞

“厂超”巧妙融合福建特色地域元素:

闽南文化加持:

· 泉州主场用南音演奏入场曲

· 厦门队进球后放《爱拼才会赢》

· 网友戏称:“听完南音,对手节奏全乱”

妈祖元素创意:

· 莆田队赛前举行简化版妈祖祈福仪式

· 梗图:《妈祖说今天宜进球》

· 网友调侃:“妈祖显灵,VAR都改不了”

美食梗不断:

· 福州鱼丸成主场助威道具(充气版)

· 沙县小吃赞助“补时套餐”

· 网友吐槽:“踢完球直接下楼吃沙县,一条龙”

05 破圈效应,从“厂超”到全民狂欢

赛事影响力远超体育范畴:

文旅联动:

· 安踏主场晋江推出“看球+工厂游”套餐

· 厦门鼓浪屿设观赛点,游客边吃土笋冻边看球

· 数据:首个主场周末,泉州酒店预订量涨200%

青训创新:

· 企业开设“小工匠足球营”,将足球与劳动教育结合

· 匹克与莆田校园合作,推出“足球+鞋设计”课程

· 网友好评:“这才是真正的产教融合”

两岸互动:

· 邀请在闽台胞组建“闽台联队”

· 澎湖球迷包船来看球,称“比台湾企业杯热闹”

· 梗图:《两岸一家亲,足球一起拼》

06 未来展望,“厂超”模式的可持续之道

首届赛事虽未结束,但已显现长期化迹象:

商业闭环成型:

· 企业通过赛事测试新产品,反哺研发

· 衍生品销售额已覆盖部分运营成本

· 网友建议:“下次发售限量版‘厂超’战靴”

青训输送链:

· 优秀球员可获企业签约,解决就业问题

· 学生球员“边培训边实习”,出路多元化

· 家长反馈:“踢球也能进世界500强,值了”

文化输出潜力:

· 东南亚体育品牌派人观摩学习

· 国际媒体关注:“中国制造的品牌体育新玩法”

· 网友自豪:“从‘晋江模式’到‘厂超模式’,我们又领先了”

---

随着赛季深入,“厂超”已超越足球本身,成为福建体育产业的活广告。正如网友所说:“以前是‘晋江制造,卖遍全球’,现在是‘晋江球队,踢遍全国’。”而当安踏队长在决赛前说出:“我们的目标不是赢球,是让中国足球穿上更好的鞋”时,这场看似荒诞的“厂超”实验,已然找到了最踏实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