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 > 第28章 “文化大使”的烦恼与羌胡的贡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章 “文化大使”的烦恼与羌胡的贡品

建兴四年的春天,在一种相对平和的气氛中到来。没有了迫在眉睫的战事,朝廷的工作重心全面转向内政建设和陇右巩固。诸葛亮坐镇成都,总揽全局,将《治陇策》的各项细则有条不紊地推行下去;诸葛光则更多精力放在整训军队、布防陇右要隘上;蒋琬、董允等人则忙于钱粮调度、官吏考核等具体事务。

而我们的皇帝刘禅,则正式开启了他的“首席文化生活顾问”生涯。

他首先盯上了《大汉公报》。这份由他首创的官方报纸,经过几个月的运行,已经成为了成都乃至周边郡县士人百姓获取朝廷信息的重要渠道,影响力与日俱增。刘禅觉得,光是刊登政令和战报未免有些单调,是时候注入一些“文化活力”了。

他召来了负责《公报》具体编撰的费祎。

“幼宰啊,这《公报》如今已步入正轨,孤以为,可适当增添些内容,使其更为生动,更贴近百姓生活。”刘禅循循善诱。

“陛下有何高见?”费祎恭敬地问道。

“譬如,可增设一‘文苑’版块,刊载一些诗词歌赋,或是短小精悍的散文游记,一来可陶冶情操,二来也可给那些有文采的士子一个展示的舞台。”

费祎眼睛一亮:“陛下此议甚妙!可鼓励学风,彰显文治!”

“再譬如,”刘禅继续道,“可设一‘百工’版块,介绍一些新的农具、织机,或是像豆腐制作这类改善民生的新技艺,但要写得通俗易懂,便于推广。”

“臣明白了,此乃劝课农桑,推广良技之新途!”

“还有,”刘禅压低声音,带着点“搞事”的兴奋,“可否……寻些笔力好的文人,写些话本故事?比如前朝侠客、忠臣义士,或是些志怪传奇?当然,内容需得积极向上,符合教化。”

费祎闻言,面露难色:“陛下,刊载诗词农技尚可,这话本故事……是否过于……俚俗?恐遭清流非议。”

“诶,”刘禅摆摆手,“雅俗共赏嘛!只要内容不违大道,能吸引更多人阅读《公报》,了解朝廷德政,便是好事。可先试着刊载一些,看看反响。”

在刘禅的坚持下,费祎只得答应回去尝试。很快,《大汉公报》进行了第一次改版,新增了“文苑”和“百工”栏目,虽然最初的稿件质量参差不齐,但确实吸引了一批新的读者。至于“话本”栏目,费祎谨慎地选择了一篇歌颂前汉名将李广的故事先行试水,反响居然不错,让刘禅颇为得意。

搞定了《公报》,刘禅又将目光投向了饮食。豆腐虽然问世,但吃法单一,他凭着记忆,让御厨尝试制作豆干、豆皮,甚至异想天开地想搞出酱油和豆瓣酱,虽然过程曲折,失败居多,但也算为季汉的厨房增添了不少“科研”项目。

他还惦记着茶叶。现在的茶汤他实在无法下咽,便下令在益州和陇右寻找野生茶树,尝试用炒青、烘青等法子制茶,同样进展缓慢,但至少迈出了第一步。

这些“文化”和“生活”方面的举动,在朝堂上引起了一些微词。某些古板的老臣觉得陛下不务正业,有失体统。但奈何刘禅在军政大事上完全放权,从不干涉诸葛亮等人的决策,使得这些批评显得苍白无力。诸葛亮本人对此倒是乐见其成,只要陛下不耽误正事,搞点这些“奇技淫巧”丰富民生,似乎也无伤大雅,甚至某种程度上还能缓解朝堂过于紧绷的气氛。

就在刘禅沉浸于他的“文化大使”角色时,一件来自陇右的“贡品”,打断了他的闲适。

这一日,诸葛光从陇右派专人送回一批物品,说是归附的羌人部落感念皇帝陛下恩德(主要是盐矿合作和公平交易),进献的当地特产。除了常见的皮毛、良马之外,还有几大包黑褐色、块状或粉末状的东西。

随行的使者禀报:“陛下,此物乃羌地山中产出,当地人称其为‘石漆’或‘石脂水’,可燃,偶用于照明、润滑车轴,但其烟浓臭,少人用之。”

刘禅好奇地走上前,用手指沾了点那黑褐色的粉末捻了捻,又凑近闻了闻那块状物散发出的特殊气味……

这味道……这质感……

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石油?!或者说,是原油和沥青?!

他的心跳骤然加速!他上辈子虽然不是学这个的,但也知道这玩意儿是工业的血液!虽然在这个时代几乎无法有效利用,但其燃烧特性……

他猛地想起之前看过的陇右地图,以及一些关于西北地区矿产的零散记忆。

对了!陇西那边,好像确实有早期的石油记载!

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尽量用平静的语气问那使者:“此物……产于何处?产量如何?”

使者回答:“回陛下,主要产于陇西郡羌道附近的山谷中,时有从石缝中自行流出,汇聚成洼,产量……不算很大,但亦不算稀少,羌人仅偶取用之。”

自行流出!还是油苗!

刘禅几乎可以确定,这就是未经提炼的原油!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这玩意儿现在能干嘛?直接燃烧肯定不行,烟太大,效率低。但如果是用于军事……

火攻!

一个词蹦了出来!石油燃烧猛烈,不易扑灭,如果用于守城或者特定场合的火攻,绝对是件大杀器!

他立刻对使者下令:“传朕旨意给诸葛将军!令其立刻派兵封锁羌道产出此‘石漆’之地,设为军管!严禁外人靠近!并秘密收集此物,妥善储存,运往祁山、街亭等前线要塞,交由守将掌管,如何使用,朕另有安排!”

使者虽不明所以,但见陛下神色凝重,不敢怠慢,连忙领命而去。

刘禅又立刻召见将作监的官员,将自己对“石漆”可燃、粘附、不易扑灭等特性的了解,以及其可能用于守城火攻、焚烧敌军器械的模糊构想告诉了他们,令他们秘密组织人手,研究如何安全地储存、运输以及更有效地使用这种“石漆”。

将作监的官员们听得目瞪口呆,但出于对陛下的盲目信任和敬畏,还是领命而去,开始了对石油最早期的军事应用探索。

处理完这一切,刘禅才长长舒了一口气,感觉手心都有些出汗。

石油啊……没想到这么快就接触到了这玩意儿。虽然现在只能最粗浅地利用,但谁知道未来会怎样呢?说不定……能成为改变战局的关键?

他仿佛已经看到,未来某场关键战役中,魏军顶着箭雨好不容易冲到城下,却被突然倾泻而下的黑色粘稠液体点燃,陷入一片火海的场景……

这算不算是……点歪了科技树?

刘禅摸了摸下巴,脸上露出了一个有些古怪的笑容。

看来,我这“文化生活顾问”当得,偶尔也得客串一下“军工技术指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