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回1982:狩猎兴家 > 第106章 火炕唠闲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屋外的风雪声似乎成了最好的背景音,衬得屋里更加温暖安逸。收音机里的戏曲声断断续续,终于在一阵刺耳的滋啦声后彻底没了动静,只剩下规律的电流噪音。

“得,这玩意儿也‘猫冬’了。”赵卫国笑着伸手关掉了收音机,“山里信号本来就弱,赶上这大雪天,更是啥也听不着了。”

“听不着就听不着,”王淑芬不以为意,手里的针线活没停,“咱自家人唠唠嗑更好。这大雪封山的,外头的事儿知道多了反倒心乱。”

没了收音机的干扰,屋里的气氛反而更融洽了。张小梅缝好了褂子,轻轻咬断线头,把衣服叠好放在一旁,也加入了闲聊。她声音轻柔地说起屯里前两天的趣事,谁家媳妇手巧,腌的酸菜格外脆生;谁家小子淘气,下雪天打哧溜滑把新棉裤摔破了洞……这些家长里短的琐事,在这寒冬的午后,听起来格外有滋有味。

赵永贵磕了磕烟袋锅子,又重新装上烟丝,就着炕沿划着火柴点燃,慢悠悠地吸了一口,对赵卫国说:“卫国啊,你前头说的那个,开春收屯里山货的事儿,我琢磨着,是条正道。咱靠山屯别的没有,就是山货多。往年各家零打碎敲地卖,也卖不上价,都让中间贩子挣了差价。要是你真能牵头把这事儿弄起来,可是给屯里办了件大好事。”

“爹,我也是这么想的。”赵卫国坐直了些,认真地说,“光咱一家富不算富,得让大家伙儿的日子都跟着好起来,那才叫真本事。等开春路通了,我就跟王猛好好合计合计,先把路子趟明白了,再跟屯长和乡亲们说道说道。”

“哥,那你到时候是不是就能挣更多钱了?”小卫东眨巴着眼睛问,“能给我买那种带小人的连环画不?”

“买!肯定给你买!”赵卫国笑着许诺,“不光给你买连环画,等咱钱宽裕了,还得送你和卫红去公社好好念书,将来考大学,走出这山沟沟,见大世面!”

赵卫红一听,小脸微微泛红,眼睛里却闪着光,小声说:“我……我想学认字,能看很多很多书。”

“学!都学!”王淑芬接过话头,语气坚定,“咱家现在有条件了,可不能耽误了孩子。卫国,这事儿你得上心。”

“妈,您放心,我心里有数。”赵卫国郑重地点头。他知道,改变命运,不仅仅在于眼前的温饱,更在于对下一代的培养。这是他重生回来,比赚钱盖房更重要的责任。

黑豹似乎感受到主人话语里的决心,抬起头,用它那湿漉漉的鼻子蹭了蹭赵卫国垂在炕沿的手,喉咙里发出表示赞同的呜噜声。

天色在不知不觉中暗了下来,窗外的雪光变成了幽蓝色。王淑芬放下针线,下了炕:“时候不早了,我该去做晚饭了。今儿个咱就吃酸菜篓子(酸菜馅玉米面饼子),就着晌午剩的粥,热点咸鱼,咋样?”

“中!就吃酸菜篓子,贴锅边烙,带嘎嘣(锅巴)的那种!”小卫东第一个响应,馋虫又被勾了起来。

赵卫国也跟着下了炕,对张小梅说:“小梅,天快黑了,雪路不好走,我送你回去。”

张小梅脸上飞起两朵红云,没有拒绝,低声“嗯”了一下,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

屋外,风雪似乎小了些,但寒气更重。赵卫国提着马灯,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前面,为张小梅照亮清理出来的狭窄雪道。张小梅跟在他身后,踩着他的脚印,走得小心翼翼。新雪在脚下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在这寂静的傍晚格外清晰。

一直把张小梅送到她家院门口,看着她安全进了屋,赵卫国才转身往回走。黑豹默默地跟在他身边,像个忠诚的卫士。回到自家院里,他看着那几扇透出温暖橘光的窗户,看着烟囱里袅袅升起的炊烟,闻着已经开始飘出的酸菜和玉米面混合的香气,只觉得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这一天的“猫冬”,扫雪、唠嗑、规划未来,平凡而又充实。他知道,在这被大雪包裹的温暖小家里,积蓄着迎接春天、开创更大天地的能量。他推开堂屋门,一股更浓郁的食物香气和家的暖流将他包围。

“回来了?快上炕,酸菜篓子马上就好!”王淑芬在灶间忙碌着,头也不回地喊道。

赵卫国答应一声,脱掉外衣,再次坐上那滚烫的炕头。这一次,他感觉屁股底下的热度,不仅温暖了身体,更一直熨帖到了心里最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