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回1982:狩猎兴家 > 第122章 采购优良玉米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日头爬上山头时,赵卫国揣着鼓鼓囊囊的布兜子出了门。兜里是年前卖山货攒下的票子和零散毛票,被他用手绢包了三层——这年头,钱实诚,一分一厘都得掰成两半花。黑豹摇着尾巴跟到院门口,被赵卫国按着脑袋撵了回去:“老实在家看门,今儿个办正事,不带你这馋狗瞎晃悠!”

公社农技站是新挂的牌子,红漆在白墙上一刷,透着一股子新鲜气。屋里头坐着个戴眼镜的技术员,正伏在桌上写画什么,见赵卫国进来,推了推眼镜问:“老乡,买啥?”

“同志,咱想看看玉米种。”赵卫国凑到柜台前,目光扫过玻璃柜里几袋包装齐整的种子,“听说有新出的高产种?”

技术员打量他几眼,从底下拎出个麻布小袋,解开扎口倒出几粒金灿灿的种子:“喏,吉单101,省农科院刚推广的,秆矮穗大,抗倒伏,亩产比老品种能多百十斤。”又指指旁边灰扑扑的布袋,“这是本地小金黄,熟得早,煮着吃香,但产量低,一亩地少收三成。”

赵卫国捏起一粒吉单101,指尖搓了搓,籽粒饱满坚硬,泛着蜡质光泽。他心里门清——前世这时候,屯里人还守着老种子不敢换,直到八五年后高产种普及,家家粮仓才厚实起来。如今他既抢先一步,这头茬红利必须攥紧!

“吉单101啥价?”

“一亩地的量,三块五。”技术员补充道,“要粮票也行,二十斤全国票兑一亩种。”

赵卫国心里咯噔一下:三块五够买七斤肥猪肉了!但他面上不露怯,掏出布兜慢悠悠数票子:“来十亩地的种,给俺挑粒饱的。”

技术员见他爽快,脸色热络不少,一边称种子一边念叨:“这品种娇贵,得配合化肥。站里新到了尿素,你要搭点不?”

赵卫国摇摇头——化肥虽好,但眼下钱得用在刀刃上。他心里早有算计:猪圈里沤了半冬的粪肥才是宝贝,等开春混上草木灰,地力不比单用化肥差!

种子装进麻袋扎紧,赵卫国又花八毛钱称了二斤豆种。正要出门,却见个老汉蹲在站门口抽旱烟,瞅着他直咂嘴:“小同志,你让技术员忽悠了吧?啥吉单吉双的,能比老祖宗传的种子强?俺家种三十年小金黄了,饿死过谁?”

赵卫国认得这是邻屯的刘老倔,出了名的认死理。他也不争辩,笑着递过一根“大生产”:“刘叔,咱种地不能光靠老黄历。您瞅这新种子,粒顶咱两个大,秋收时您来俺家地里瞧瞧,要是穗子不比老种鼓,俺赔您十斤粮!”

刘老倔被他说得一愣,嘟囔着“年轻人尽瞎折腾”,烟却接了过去。

回程时日头已偏西,赵卫国背着沉甸甸的麻袋,脚下生风。路过供销社,他摸出剩的毛票称了半斤水果糖,用油纸包了塞进怀里——得让卫东卫红那俩小馋鬼也甜甜嘴。

刚进院,小卫东就扑上来翻布兜:“哥!买啥好吃的了?”赵卫国把糖塞给他,顺势将人拎到仓房前:“吃糖可以,得帮哥干活!把这种子摊席子上晾晒,隔俩时辰翻一遍——这可是咱家秋收的金疙瘩!”

王淑芬掀开锅盖,蒸腾的热气裹着苞米茬子香飘满院:“那种子真比老种强?别白瞎了钱……”

“妈您放心,”赵卫国舀起一瓢水咕咚咕咚灌下,“秋后咱家粮仓要是堆不满,俺进山给您扛头野猪回来!”

暮色四合时,赵永贵拄着拐杖摸进仓房,抓起把种子对着煤油灯细看,昏黄的光线下,籽粒如碎金流淌。“这种子……是精神!”他喃喃着,转头看向儿子,“卫国,爹跟你赌一把——今年咱家地,全换新种!”

夜空星子亮起时,赵卫国把最后一把种子收回麻袋。黑豹凑过来嗅麻袋,被他轻拍脑袋:“闻啥?秋后让你尝尝新苞米贴饼子,香掉你狗牙!”

远处传来几声野狼嗥叫,黑豹立刻竖起耳朵,喉间发出威慑的低吼。赵卫国望向黑黢黢的山林,嘴角扬起——种子已备好,接下来,该在这片黑土地上书写新的丰收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