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回1982:狩猎兴家 > 第144章 老把头的故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七月的夜风带着白日未散的暑气,赵家院里早早泼了井水,青石板地面泛着湿漉漉的光。孙大爷叼着烟袋锅坐在老杏树下的马扎上,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像夜空的星星跌进了人间。

赵卫国搬来几个树墩子,铁柱、王猛还有几个半大小子都围坐过来。黑豹趴在赵卫国脚边,耳朵时不时抖动一下,驱赶着扰人的蚊虫。

孙爷,给讲讲老把头的事儿呗。赵卫国递过一碗刚沏的山茄子茶,听说您年轻时在长白山深处见过老把头显灵?

孙大爷接过茶碗,浑浊的眼睛在夜色里闪着光:小崽子们,今天给你们讲讲咱放山人的老祖宗——孙良。

他嘬了口烟,青灰色的烟雾在月光下袅袅升起:老辈子年间,山东莱阳有个叫孙良的汉子,带着把兄弟闯关东挖参。那会儿的长白山,可是虎狼成群啊...

老人的声音低沉沙哑,仿佛从很远的地方飘来。他讲述孙良如何在原始森林里与把兄弟失散,如何刻石留诗,最后化作山神守护采参人。赵卫国听得入神,这些故事前世在资料上看过,但从老猎人口中讲出来,格外鲜活。

老把头留下三样宝贝,孙大爷伸出三根枯瘦的手指,索拨棍、快当刀、红绳铜钱。每样都有讲究。

铁柱好奇地问:孙爷,那红绳真能拴住人参娃娃?

扯犊子!孙大爷笑骂,红绳是标记,告诉后来人这参有主了。咱放山人的规矩,见了系红绳的参,再穷不能动!

王猛挠头:那要是没人看见呢?

举头三尺有山神!孙大爷突然严肃起来,老把头在天上看着呢!贪心的人,迟早让熊瞎子舔了脸!

赵卫国想起前世听说过的传说,接口道:孙爷,是不是还有三不打的规矩?

孙大爷惊讶地看了他一眼:你小子咋知道?不等回答又自顾自说下去,不打幼崽,不打带崽的母兽,不打怀胎的牲口。这是老把头定下的铁律!

夜风吹得杏树叶沙沙作响,孙大爷讲起采参的行规:抬参的时候,要先拜山神。发现人参要喊,用快当刀清土,不能伤一根参须...

小卫东听得昏昏欲睡,靠在赵卫国肩上打盹。赵卫红却睁大眼睛:孙爷爷,人参真的会跑吗?

参精会土遁!孙大爷神秘地压低声音,我年轻时在二道白河,见过一株六品叶,系红绳的工夫就没了踪影...

赵卫国心中一动。他知道这是人参生长在特殊地质结构上造成的错觉,但在1982年的夏夜,更愿意相信这个美丽的传说。

最要紧的是懂得感恩。孙大爷敲敲烟袋锅,打到猎物,五脏要挂树上敬山神;挖着大参,要留参籽在原地。山养人,人护山,这才是老把头传下的真谛。

黑豹忽然竖起耳朵,朝着远山方向轻吠。孙大爷侧耳听了听:山神爷巡山呢。吓得小卫东一个激灵醒过来。

孙爷,听说老把头的祭日快到了?赵卫国想起即将到来的农历三月十六。

老人点点头:到时候我带你们去拜拜。老把头保佑,今年参苗长得旺。

月光渐渐西斜,孙大爷的故事也接近尾声。他讲起最后一次见老把头显灵:那年在干饭盆,我迷了三天三夜,眼看要喂狼,忽然看见个穿白衣的老人...

故事在晨雾升起前讲完。赵卫国送孙大爷回家,老人临进门时突然回头:卫国,你骨子里有老把头的灵性,好好守着这片山。

回程时天边已泛鱼肚白。赵卫国在参田边停下,看着沾满露水的参苗,仿佛看见无数个孙良正在林间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