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钢铁雄心1935:红警逆袭 > 第425章 青藏铁路的设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能缓,一缓就露怯了,这帮老外一贯是欺软怕硬,你稍微软一点,人家就蹬鼻子上脸。把策略改一下,改为军事为辅,政治为主,该秀肌肉就秀肌肉,但也不要过分的刺激西藏的保守势力和英国人。”

张弈凝神思索了一下,立刻提出方案:“那咱们就把九世班禅作为突破口,以盛大的仪式护送他返回西藏,以此来树立中央的权威。比起直接在当地驻军,对于西藏本地的保守势力来说,这样的情况就好接受多了。”

在西藏的权力构架之中,达赖和班禅各自掌握一部分的权力,达赖掌握前藏地区,班禅掌握后藏地区。

受到英国人的支持,十三世达赖想要在西藏推行新政,大权独揽,向后藏地区摊派了大量的军费。

这严重侵蚀了班禅传统的自治权,双方关系破裂。

加之英国势力从中挑拨离间,班禅深感人身安全受威胁,最终于1923年夜离扎什伦布寺,北上内地寻求中央政府支持。

此后他长驻内地,始终积极争取返藏。

国民政府将其返藏视为巩固中央对藏主权的关键一步,于1930年代积极筹划。

然而,面对英国政府的压力,国民政府终究是没能坚挺起来!

在原来的历史中,随着卢沟桥事变拉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班禅返藏便无疾而终,最终在同年的十二月,九世班禅郁郁而终。

只是现在形势大为不同了,在东亚这片土地上,起码是在陆地上,英国人也得避先锋军的锋芒。

要是他们不同意,那就直接开打,看看英国佬的龙虾兵敢不敢和他碰一碰。

只是青藏高原这个地方还真不适合成为战场,周辰想起前世那些驻扎在高原上的士兵,不到两年的时间,就会出现明显的健康问题,也是一阵头疼!

“驻军还是要的,不过,这也确实要推迟一段时间。先让我们的士兵到高原地区进行适应性的训练,免得贸然入藏,还让人看了笑话。”

听到司令的态度有些软化,张弈也算是松了口气,他倒不是怕了英国人,而是现在先锋军的摊子铺的太开了,不适合贸然激化矛盾。

东北还在和日军作战,南边大军饮马长江,准备收复浙赣闽等省份,四川又面临重大的灾荒。

这三个事情牵扯了他们太多的精力,要不是大西北暂时不用他们操心,那他可真就是一个头两个大了。

“司令,虽然暂时没法大规模驻军,但咱们可以先修路啊,以后驻军最大的问题就是后勤保障,要是有一条入藏公路,英国人在西藏的影响力,迟早会被我们赶出去。”

这时,周辰脸上露出思索的神情。

渐渐地,他的眼神亮了起来,嘴角甚至扬起一抹亢奋的弧度,整个人仿佛被某种炽热的念头点燃了。

张弈一看到这情形,心里顿时咯噔一下,暗叫不好。

他怎么就忘了,这位司令可是个见了工程项目就走不动道的基建狂人!这下可真是捅了马蜂窝了。

果不其然,周辰满眼热烈地盯住张弈:“参谋长,你说我们修一条从青海直通西藏的铁路,有没有搞头?”

“不行,绝对不行,短期来看,国家百废待兴,要修铁路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咱们没办法调集这么多的工程团队,去专攻这一项铁路。

长期来看,也够呛,青藏高原的冻土是个难以攻克的技术难关,世界各国还没有能在这般复杂的地形上修建铁路的先例。”

周辰却笑着摆摆手:“哈哈,放心,你说的这些我比你更清楚。我还知道除了冻土问题,青藏铁路的修建还要面临高海拔的缺氧与严寒,施工人员可能连正常呼吸都困难。”

张弈暗自腹诽:既然了解得这么清楚,干嘛还提出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这不是存心耍我吗?

“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条铁路迟早要修。现在技术达不到不是理由,我们可以成立专门的技术部门,就设在铁道部下面,专门攻克青藏高原铁路修建的技术难题。”

他转身时眼中闪着锐利的光:“先从小规模试验段开始,在青海境内选几个典型路段进行技术攻关。五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就二十年!等将来技术成熟了,施工方案现成的,人才也是现成的。”

李志飞赞同道:“就算修一小段铁路,对于我们入藏部队的后勤保障也是极大的利好,我看可以优先选择西宁到格尔木这一段。

相对拉萨周边地区来说,这一段的海拔比较低,地形地势没有那么复杂,也没有永续的冻土。今年开始准备,明年立刻上马,五到八年内就可以完成通车。”

周辰一拍李志飞的肩膀,赞赏道:“不愧是我们的飞将军,在全国的地理地形,还有你不熟的地方吗?”

“诸葛武侯曾说过,为将者,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晓阴阳,不明兵势,是庸才也!”李志飞故作谦逊的说:“这些不过只是一名将军的基本功而已,没什么值得夸耀的!”

看到这一幕,心知周辰已经下定决心,张弈无奈的叹了口气。

但他立刻收拾好的心态,为这条铁路出谋划策起来:“要说冻土修建铁路的经验,老毛子的西伯利亚铁路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等到时候和苏联谈判的时候,你可以把这一项加进备忘录里面。”

周辰对此表示赞同,“我想,要是斯大林知道我们想把铁路修到青藏高原,他一定以为我们是把战略重心放在了西南边陲,到时候中国和英国掐起来,他也乐得看戏。”

李志飞不甘心的问道:“那外蒙古就只能先放一放吗?不能一起都收回来?”

周辰没好气的说:“清政府几十年间签了无数的卖国条约,割地赔款数不胜数,咱们能指望一年之内就把这些事情全解决了。做梦也不是这么做的!”

张弈接口道:“没错,事有轻重缓急,外蒙古的事情,还是通过谈判的方式先确认主权的归属,实现蒙古草原的非军事化,这样对双方都有利。

而青藏高原是亚欧大陆的制高点,还是亚洲水塔,其战略价值在边疆各省之中名列前茅,英国人把这里当作是印度的北部屏障,打死不肯松手,因此收复西藏,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