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们转而采取更加隐蔽的方式,或是称病不朝,消极应对政务;

或是在某些政策执行上阳奉阴违,试图制造阻力;

又或是加紧联络地方上有影响力的宗室元老和世家,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而另一边,以霍林、部分军方将领(尤其是与卫家关系密切者)以及一些锐意改革的实干派官员为核心的支持力量,则更加坚定地围绕在皇帝周围。

当敏锐地意识到,陛下培养女帝的决心不可动摇,提前投资这位展现出惊人潜力的未来君主,是明智的选择。

他们开始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为嬴昭华铺路,或是清除潜在的障碍,或是在皇帝面前不动声色地赞扬公主在军科院的表现。

皇后卫箬所在的卫家,更是全力以赴。

卫诚在军中不断立功,稳扎稳打;卫家其他子弟以及在地方上的姻亲故旧,也都行动起来,利用自身影响力,为嬴昭华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压制那些不和谐的声音。

不管阻止还是支持,谁都没错。看只要看谁最后能成,谁败了,谁就是错的。

直到……

宗族发现了一个,意外之喜——冷宫中的一个小男孩,比之嬴昭华大半岁。

名嬴允。

他的母亲身份低微,据说是某次宫廷宴饮后,秦怀帝酒醉临幸的一个普通宫女,因性格怯懦不讨喜,生产后不久便连同孩子一起被遗忘了在冷宫偏隅,如同从未存在过。

宫闱记录或许语焉不详,甚至可能被人刻意模糊,但在宗室元老们锲而不舍的私下探查和某些“有心人”的暗示下,这个孩子的存在,终究还是被翻了出来。

这个消息,对于正苦于找不到合适男性继承人来对抗嬴昭华的宗室和保守派而言,不啻于天降甘霖!

“陛下尚有子嗣!而且是男丁!年长于公主!”

这简短的讯息在极小的圈子里秘密传递时,带来的震动是巨大的。

虽然其母卑微,虽然长于冷宫,可能学识教养堪忧,甚至可能性格存在缺陷……

但这些在“男性”、“年长”、“陛下血脉”这几个关键词面前,似乎都成了可以忽略的“小问题”。

在宗室和那些坚持“立嫡立长”、“男尊女卑”礼法的老臣看来,这就是正统!

这就是足以对抗嬴昭华那“离经叛道”的继承权的最大法理依据!

“天不亡我嬴秦宗庙啊!”一位须发皆白的宗室老,在密室里激动得老泪纵横,“岂有舍男丁而立女子之理?此乃祖宗法度!陛下先前是被那卫氏母女迷惑了!”

“立刻派人,不,老夫亲自去核查!一定要确认此子身份无误!”

“谨慎!务必谨慎!绝不能让陛下和皇后那边察觉!”

“若能确认……我等便有了与陛下据理力争的底气!”

一时间,原本因秦怀帝强硬手段和嬴昭华展现能力而有些沉寂的反对势力,如同被打了一剂强心针,重新活跃起来。

他们开始更加隐秘地串联,谋划着如何将这个“意外之喜”推到台前,如何利用“皇长子”的身份向皇帝施压,甚至开始幻想以此为契机,彻底扭转立储的局面。

宗室与保守派在初步确认了那名叫 嬴允 的男孩身份后(至少表面证据指向他是皇帝血脉),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划。

他们不敢直接要求立储,而是迂回地上书,言辞恳切地提及“皇长子流落冷宫,实乃宫廷疏忽,有损天家颜面”。

请求陛下“念及骨肉亲情,予以妥善安置,并延师教诲,以全人伦之道”。

对此,秦怀帝也难得的看着上奏的奏章恍惚了几分。

他的……儿子?

如果……如果他有一个儿子,哪怕出身微贱,长于冷宫,但他是男性,是“皇长子”。

立他,是否符合更“稳妥”的传承?是否能让朝局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纷争?是否……才是对江山社稷最“正确”的选择?

他不得不承认,在“只有昭华”的前提下,他可以力排众议,可以将所有资源倾注于她,可以为她扫清道路。

但当“另一个选项”出现时,即便这个选项看起来如此孱弱、充满不确定性,其所代表的传统法理力量,依然对他构成了无形的压力。

或许……】

<我好慌我好慌!就算知道结果,再看这个过程我也还是好慌!!>

<皇帝是否支持对储君的意义真的非常大!秦怀帝要是不支持了,那才是真的麻烦了。>

<事实证明也没有不支持……我记得在此之后……好像依旧很支持昭帝吧?>

<因为嬴允他起步有点晚,所以要上一点压力。其实我觉得怀帝应该是把昭帝从继承人转换成了继承人的磨刀石的角色。>

<结果就是刀磨断了,然后磨刀石上位了呗。>

嬴政的眼神锐利如刀。

他理解这种权衡,但他更欣赏那种一旦认定便毫无动摇的决绝。

而且……从最后的结果来看,翻车都翻成这样了……怪不得得到了一个平谥。

这回倒是嬴炎安慰他:“终究是性别问题,女性掌权不确定性比起男性更多。当皇帝的犹豫一些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尤其是昭华才多大?

不确定性还没能彻底消除下来。

宣太后:“那如何才能消除不确定性?”

宣太后本人其实也是贵族出身,否则她不可能有那样的见识吸引一个国家的王。

这样有能力的人,如何能甘心甚至比都没比过,哪怕十分之一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被踢出继承人的局?

楚国人蓦然捂住了脑袋。

感觉自己有了新思路。

是了,为什么女性不能掌权?

以大秦的这位宣太后为例子,她是楚国的贵族出身,如果真的有继承权,哪怕是有争夺继承权的资格,也一定可以凭借能力得到家主之位。

那宣太后芈月效忠的就是楚国了。

哪怕是作为臣子效忠远远没有一个摄政太后对一个国家影响大……可退一万步来说:嬴稷那个暴君不就不会出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