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生存法则之赤色黎明 > 第191章 星盾拦天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星际防御军团成立仅一个月,银眸族的“暗物质监测卫星”便捕捉到异常信号——一颗直径达十公里的失控小行星,正以每秒五十公里的速度冲向联盟管辖的“绿源星”。这颗小行星携带大量星际尘埃,表面覆盖着能干扰能量信号的“磁尘层”,若撞击绿源星,将摧毁星球上刚建成的生态培育区,后果不堪设想。

首次拦截:星盾护绿源

林辰接到预警后,立即下令启动“星盾拦截计划”,防御军团六族部队迅速集结。银眸族率先通过卫星绘制小行星的精确轨迹,发现其核心存在薄弱点——磁尘层覆盖较薄,且内部没有暗物质干扰,是能量攻击的最佳目标。

- 天使族与狮心族组成“破防小队”:天使族的守护者展开平衡光域,强行稳定小行星周围的磁尘层,避免其因能量冲击扩散;狮心族的能量舰则集中星语石共振能量,发射“晶脉穿甲炮”,精准击穿小行星的薄弱点,在其内部炸开缺口。

- 绿藤族与地球组成“牵制小队”:绿藤族的“青蔓号”释放出特制的“引力藤蔓”,缠绕在小行星表面,利用藤蔓的韧性减缓其飞行速度;地球的“戴森能量舰”则发射“引力锚”,将小行星的轨道向远离绿源星的方向偏移。

- 天狼星与岩晶族组成“清理小队”:天狼星的运输船投放“磁尘净化弹”,清除小行星表面的干扰层;岩晶族的工程师操控“岩晶机械臂”,将小行星炸开的碎片分解为无害的星尘,避免碎片形成二次撞击风险。

当小行星的飞行速度降至安全范围,且轨道完全偏离绿源星时,全军团发出欢呼。银眸族的探测仪显示,绿源星的生态培育区毫发无损,甚至因小行星碎片分解的星尘,土壤肥力还略有提升。绿萝看着屏幕上绿意盎然的绿源星,笑着说:“这不仅是一次拦截,更是给绿源星的‘星尘肥料’。”此次成功拦截,让防御军团的凝聚力与实战能力得到全联盟认可,更让周边中立星区主动提交加入申请。

联盟喜讯:机甲铸铁卫

就在拦截任务圆满完成的同时,联盟的“跨星区机甲研发中心”传来重磅喜讯——六族联合研制的“星芒系列”变形机甲正式下线。这款机甲融合了六族最顶尖的技术,外形如同传说中的“高达”,却更具星海作战特色:

- 机甲外壳采用岩晶族的“超韧岩晶合金”与银眸族的“水晶缓冲层”,既能抵御小行星撞击,又能削弱能量攻击;

- 动力核心嵌入狮心族的“晶脉能量块”与天使族的“平衡晶核”,可实现长时间星海航行,且不会出现能量过载;

- 武器系统搭载地球的“能量净化炮”与天狼星的“水晶狙击枪”,既能摧毁敌方战舰,又能精准打击目标,避免大范围破坏;

- 最独特的是绿藤族研发的“共生模块”——机甲背部可展开“藤蔓推进翼”,既能提升机动性,又能在受损时释放“修复藤蔓”,快速修复机甲外壳。

机甲的首次公开测试在星链枢纽的训练场进行。当“星芒一号”机甲在指令下变形——从“作战形态”切换为“飞行形态”,再展开藤蔓推进翼冲向模拟目标,精准摧毁“敌方靶舰”时,现场的联盟代表纷纷惊叹。林辰亲自登上机甲驾驶舱体验,感受着六族技术融合带来的流畅操控,感慨道:“这不是一台机甲,而是联盟智慧与力量的结晶。”

“星芒系列”机甲很快列装星际防御军团,成为守护星海的“移动铁卫”。首支机甲部队由六族士兵共同组成,驾驶机甲在银河系边缘巡逻时,曾成功驱离一支试图闯入联盟星域的不明舰队。炽看着机甲在星空中划出的金色轨迹,光翼泛着光芒:“星盾拦得住天外石,机甲护得住星海路。联盟的和平,有了最坚实的保障。”

当夜幕降临,星链枢纽的广场上,“星芒一号”机甲的全息投影与六芒星图腾交相辉映,周边星球的居民通过通讯频道,共同见证联盟的这两大喜讯。星海的和平之路,正因这些守护与创新,变得愈发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