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 > 第28章 天象示警,暗谋蓟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章 天象示警,暗谋蓟镇

毛文龙事件带来的余波在朝堂上渐渐平息,但崇祯皇帝眉宇间的阴郁却一日深过一日。辽东的僵局,袁崇焕的专断,还有国库那永远也填不满的窟窿,都像毒蛇般噬咬着他的心。他对袁崇焕的信任已然动摇,却又不得不倚仗其镇守辽东,这种矛盾的心态让他对任何关于边防的消息都格外敏感。

林宸敏锐地捕捉到了皇帝的这种心态。他知道,直接进言强调蓟镇的重要性,可能会显得突兀,甚至引来“杞人忧天”的讥讽。他需要一个更巧妙、更符合这个时代认知的方式。

机会很快来了。钦天监奏报,近日天象有异,紫微星晦暗,客星犯太微垣,主“边关不宁,奸佞窃权”。这套天人感应的理论,在明朝士大夫阶层中有着广泛的市场,崇祯皇帝也深信不疑。

消息传出,朝野议论纷纷,多有将此天象与袁崇焕擅杀毛文龙之事联系起来的。

林宸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他并未直接上疏议论天象与边事,而是私下通过李国普,向皇帝递了一份简短的口信(避免留下文字痕迹),言称自己夜观星象(他当然不懂,但借此由头),心有所感,客星所指,似在西北偏北,恐非仅指辽东,蓟镇、宣府方向,亦需慎加防备,谨防小人作祟,疏于防务。

他将“边关不宁”的指向,巧妙地从一个具体的辽东,扩大到了整个北部防线,并重点暗示了蓟镇、宣府可能存在“小人作祟”、“疏于防务”的风险。这既迎合了皇帝因天象而产生的不安,又将关注的焦点引向了他真正担忧的、历史上皇太极多次入关的突破口——蓟镇。

果然,这番“星象解读”深深触动了崇祯。他本就对袁崇焕不满,对边防充满焦虑,林宸的话如同在他心头又压上了一块石头。

“蓟镇……宣府……”崇祯在乾清宫内踱步,反复咀嚼着这两个地名。辽东有袁崇焕,虽然专断,但毕竟还能维持。可蓟镇呢?宣府呢?那里的守将是谁?军备如何?他忽然发现,自己的目光似乎被辽东牢牢吸引,对这条漫长的防线其他部分,竟有些忽视了。

“王承恩。”崇祯唤来心腹太监。

“奴婢在。”

“传朕口谕,让锦衣卫和东厂,给朕仔细查查蓟镇、宣府那边的将领,有无贪墨渎职、懈怠防务之情!要密查!”崇祯的声音带着冷意。他不再完全信任兵部那些常规的核查了。

“奴婢遵旨。”王承恩躬身退下,心中凛然。皇帝这是对蓟辽防线其他部分也开始不放心了。

与此同时,林宸派往边镇的“种子”,终于传回了第一条有价值的信息。一名伪装成行商,潜入蓟州镇青山营的眼线密报:青山营副将何可纲,虽为名将,但与总兵吴国俊不和,且营中粮饷时有拖欠,兵士颇有怨言。更重要的是,眼线偶然听到营中老卒议论,喜峰口一带的边墙,去年秋汛时曾有部分坍塌,至今未得彻底修复,只是草草用木石堵上!

喜峰口!林宸看到这个名字,心头猛地一跳。这正是历史上皇太极多次绕道蒙古入关的关键突破口之一!边墙破损,守将不和,兵士怨怼——这简直是敞开了大门邀请敌人进来!

信息虽然零碎,但已足够惊心。林宸立刻将这条信息,与自己之前关于“星象示警蓟镇”的暗示相结合,再次通过李国普的渠道,用极其隐晦的语言向皇帝示警,只言“风闻蓟镇个别隘口年久失修,将帅或有龃龉”,并强调“星象示警,不可不防”。

他没有指名道姓,也没有提及具体隘口,但这模糊的信息与之前的“星象”相互印证,在崇祯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催化作用。

恰在此时,锦衣卫和东厂的密探也陆续传回一些关于蓟镇将领贪墨空饷、武备松弛的零散报告。虽然未能查到如山铁证,但这些信息碎片,已经足够拼凑出一幅令人不安的图景。

崇祯皇帝坐不住了。

“拟旨!”崇祯在平台召见兵部尚书等人,语气前所未有的严厉,“蓟镇、宣府等处,关系京师安危,岂容懈怠!着兵部右侍郎刘之纶为钦差,即日前往蓟镇督师,整饬防务,核查军备,修复边墙!若有玩忽职守、贪墨渎职者,无论官职大小,严惩不贷!”

一道以整饬蓟镇防务为核心的旨意,迅速发出。朝堂再次为之侧目。很多人都意识到,皇帝的关注点,似乎正在从辽东,向整个北部防线扩散。而这一切的起点,似乎都源于那位深得圣心、又“巧合”地解读了天象的顺天府丞——林宸。

没有人能抓到林宸任何把柄。他从未公开议论边事,所有关于蓟镇的“风闻”和“星象解读”,都是通过私密渠道传递给皇帝,且言语模糊,留有余地。他只是在皇帝焦虑的土壤上,适时地播下了一颗种子,然后借助皇帝自己的力量,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

刘之纶出任蓟镇督师的消息传来,林宸心中稍稍安定。他知道,刘之纶能力如何尚不可知,但至少,朝廷已经开始重视蓟镇这个软肋了。这或许能稍微延缓一下历史的进程,为他争取更多的时间。

然而,他派往辽东的眼线,随后传回的一条消息,让他的心再次沉了下去。消息称,皇太极在得知毛文龙被杀后,于盛京大宴群臣,并加紧了与蒙古诸部,特别是察哈尔部的联络。

山雨,并未因蓟镇的整饬而停歇,反而在更广阔的天地间,积聚着更大的风暴。

林宸知道,他做的还远远不够。

---

(下一章,京畿新政遇阻,林宸借势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