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 > 第69章 京师震动,孤臣泣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9章 京师震动,孤臣泣血

昌平陷落、巢丕昌战死的消息如同丧钟,敲响了整个北京城。崇祯皇帝在接到急报时,当场呕血,昏厥过去。宫中乱作一团,王承恩等人慌忙召太医救治。

当崇祯醒来时,眼中已是一片死灰。他挣扎着坐起,嘶哑着对王承恩道:“传旨……召集群臣……商议……迁都……”

“皇爷!”王承恩噗通跪地,涕泪横流,“万万不可啊!祖宗陵寝在此,一旦南迁,天下震动,人心尽失啊!”

“那你说怎么办?!怎么办?!”崇祯状若疯癫,抓起龙案上的镇纸狠狠砸在地上,“北门已破,虏骑旦夕可至!难道要朕坐以待毙,做那徽钦第二吗?!”

就在宫中一片绝望之际,兵部尚书梁廷栋、英国公张维贤等重臣强行入宫。

“陛下!万万不可南迁!”梁廷栋跪地泣奏,“京师乃天下根本,一旦动摇,则大河以北非国家所有!当速调天下兵马勤王,死守待援!”

张维贤也老泪纵横:“陛下,老臣愿率京营将士,死守九门,与社稷共存亡!”

崇祯看着这些老臣,心中稍定,但恐惧依旧:“勤王……勤王兵马何在?孙传庭呢?洪承畴呢?左良玉呢?!”

“陛下,已八百里加急传檄各处!然远水难解近渴啊!”梁廷栋叩首,“当务之急,是紧闭九门,死守待援!尤世威、林宸尚在居庸关阻敌,可为京师争取时间!”

听到林宸的名字,崇祯眼中闪过一丝复杂。这个他一度倚重又心生猜忌的臣子,此刻正在最危险的前线。

“准……准卿所奏。”崇祯无力地挥挥手,“紧闭九门,死守……死守……”

北京城瞬间进入战时状态。九门紧闭,京营官兵全部上城,街道上实行宵禁,气氛压抑得如同坟墓。

而此刻的居庸关,已成了风暴的中心。皇太极在得知昌平得手后,亲率主力抵达关前,誓要拔掉这颗钉子,直取北京。

关城下,八旗军阵绵延数里,旌旗蔽日。皇太极骑着骏马,在众贝勒大臣的簇拥下,遥望雄关。

“陛下,此关险峻,强攻损失必大。”汉臣范文程进言,“不若分兵绕过居庸关,直取北京。”

皇太极摇了摇头,目光锐利:“居庸关是明朝的脸面,也是北京的门户。朕要亲手敲碎它,让明朝皇帝和臣民,彻底绝望!”

他下令:“多尔衮、多铎!你二人各率本部,明日拂晓,全力攻城!朕要在这关墙上,打开通往北京的道路!”

“嗻!”

关城上,林宸和尤世威看着关外无边无际的敌军,心情沉重到了极点。

“林大人,”尤世威声音沙哑,“关内箭矢、火药已不足两成,滚木礌石也快用尽了。将士们……已经三天没合眼了。”

林宸看着身边那些倚着城墙就能睡着的士兵,他们脸上满是硝烟和疲惫,许多人身带伤痕,却依旧紧握着武器。

“尤将军,你怕吗?”林宸忽然问。

尤世威愣了一下,随即豪迈一笑:“怕?老子从军三十年,早就不知道怕字怎么写了!能和林大人这样的好官一起战死沙场,值了!”

林宸也笑了,那是一种释然的笑。他拍了拍尤世威的肩膀:“好!那我们就让皇太极看看,大明儿郎的血性!”

次日拂晓,战斗在震天的号角和战鼓声中打响。这一次,八旗军不再试探,而是发动了潮水般的猛攻!

无数盾车如同移动的堡垒,缓缓推向关墙。后面是密密麻麻的步兵和弓箭手。多尔衮和多铎亲自督战,八旗兵悍不畏死地向前冲锋。

“开炮!开炮!”尤世威怒吼。

关城上仅存的火炮发出最后的咆哮,但很快就被八旗军的箭雨和少数红衣大炮压制。

“火铳手!瞄准了打!”林宸指挥着神机新军和关城守军中的火铳手,进行着顽强的抵抗。燧发枪的爆响连绵不绝,冲在前面的八旗兵成片倒下。

但敌人实在太多了!很快,就有八旗兵冒着枪林弹雨,将云梯架上了关墙!

“杀!”尤世威拔出战刀,身先士卒,冲向一处垛口,将一名刚冒头的八旗兵砍翻下去。

林宸也抽出佩剑,与亲兵一起,加入了惨烈的肉搏。他虽不擅武艺,但此刻也爆发出惊人的勇气,连续格挡开敌人的攻击。

关墙上,双方士兵绞杀在一起,刀光剑影,血肉横飞。不断有人惨叫着跌落城下。林宸的官袍已被鲜血染红,分不清是敌人的还是自己的。

“大人小心!”一名亲兵猛地将林宸推开,自己却被一名八旗巴牙喇兵的长枪刺穿!

“二狗!”林宸目眦欲裂,一剑砍翻那名巴牙喇兵,抱住倒下的亲兵。

“大人……替……替俺多杀几个鞑子……”亲兵说完,头一歪,没了气息。

林宸放下亲兵,拾起地上的长枪,如同疯虎般冲向敌群!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运筹帷幄的文官,而是一个扞卫家国的战士!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正午,关墙上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明军伤亡惨重,多处防线已被突破。

尤世威身被数创,依旧死战不退,直到被亲兵强行拖下火线。

林宸也多处负伤,左臂被流矢射中,鲜血淋漓。他拄着长枪,看着越来越多的八旗兵涌上关墙,心中一片冰凉。

难道……就这样结束了吗?

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关内突然传来震天的喊杀声!一支明军援兵,打着“孙”字旗号,如同神兵天降,从关内杀出,直扑登上关墙的八旗兵!

为首一员大将,白面长须,目光如电,手持长枪,勇不可当,正是奉命率陕西兵入卫的陕西巡抚孙传庭!

“孙传庭在此!建奴休得猖狂!杀!”孙传庭一声怒吼,长枪如龙,瞬间挑翻数名八旗兵。他带来的秦兵悍勇无比,如同猛虎下山,立刻将登上关墙的八旗兵杀了个人仰马翻!

“是孙巡抚!援兵到了!杀啊!”残存的明军将士士气大振,发起了反击。

林宸看着这一幕,热泪盈眶。他认得孙传庭,这位历史上明末最后的栋梁之一,终于在最关键的时刻赶到了!

在孙传庭生力军的加入下,明军终于将登上关墙的八旗兵全部歼灭,暂时稳住了防线。

皇太极在关外看到“孙”字大旗,眉头紧锁。他知道孙传庭的厉害,见天色已晚,关城依旧难下,只得鸣金收兵。

惨烈的攻防战,暂时告一段落。

关墙上,林宸拖着疲惫伤痛的身躯,与孙传庭相见。

“下官林宸,拜见孙抚台!多谢抚台及时援手!”林宸躬身行礼,声音嘶哑。

孙传庭连忙扶住他,看着关城上惨烈的景象和浑身是血的林宸,动容道:“林佥都快快请起!你以文臣之身,亲临战阵,血战不退,保此雄关,孙某佩服!”

两位明末的能臣,在这血与火的战场上,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然而,他们都清楚,居庸关的危机并未解除。皇太极的主力仍在关外虎视眈眈,而北京城,依旧风雨飘摇。

望着关外连绵的敌营,林宸擦去脸上的血污,目光重新变得坚定。

只要还有一口气在,他就绝不会放弃。

---

(第七十章,浴血坚守,曙光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