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 > 第74章 凯旋回京,风波再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4章 凯旋回京,风波再起

皇太极北撤的消息确认后,崇祯皇帝终于松了一口气,下旨犒赏三军,并召孙传庭、林宸等有功之臣回京叙功。

离开居庸关那日,关城上下肃穆。幸存将士列队相送,许多人身带伤残,目光却依旧坚定。孙传庭、林宸、尤世威三人向这座浴血坚守的雄关,向长眠于此的袍泽,深深三揖。

“弟兄们,保重!”孙传庭声音洪亮,带着不易察觉的哽咽。

“他日若虏寇再至,我林宸,必再与诸位并肩!”林宸朗声道,目光扫过每一张熟悉或陌生的面孔。

尤世威更是红着眼圈,挨个拍着老兵们的肩膀,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回京的路上,满目疮痍。被焚毁的村庄,荒芜的田地,零星可见倒毙路旁的饿殍,无声地诉说着这场劫难的惨烈。林宸心情沉重,他看到一些幸存百姓麻木地挖掘着草根,眼神空洞,仿佛失去了所有希望。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他喃喃自语,第一次如此真切地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

孙传庭骑在马上,面色同样凝重:“虏寇虽退,然京畿元气大伤。若不尽快赈济安抚,恐生民变。”

然而,当他们抵达北京城外时,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城门张灯结彩,官员们冠带整齐,列队相迎,仿佛迎接的不是刚从尸山血海中归来的将士,而是凯旋的庆典。

“陛下有旨,宣孙传庭、林宸、尤世武、曹变蛟、黄龙等,即刻入宫见驾!”司礼监太监高声宣旨。

紫禁城,皇极殿。崇祯皇帝端坐龙椅,脸上带着久违的笑容。殿下文武百官分列两旁,周延儒、杨嗣昌等人赫然在列。

“臣等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孙传庭、林宸等人跪拜行礼。

“众卿平身!”崇祯声音洪亮,透着喜悦,“卿等浴血奋战,力保社稷,居功至伟!朕心甚慰!”

他当即下旨封赏:孙传庭加太子少保,实授兵部尚书,赐斗牛服;林宸加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仍兼顺天府尹,赐蟒袍玉带;尤世威恢复总兵官衔,镇守蓟镇;曹变蛟、黄龙等各有升赏。

“臣等谢陛下隆恩!”众人再次叩首。

然而,封赏的喜悦还未散去,周延儒便出列奏道:“陛下,如今虏寇已退,然京畿残破,百废待兴。当务之急,乃是赈济灾民,恢复生产。然国库空虚,钱粮匮乏。臣以为,此前为应对虏患,诸多开支,或可酌情削减,以纾国用。”

他这话看似为国着想,实则意有所指。立刻便有御史附和:“周阁老所言极是!臣闻登州水师耗费巨万,然于此次御虏,未见其功。如今海疆暂平,不若裁撤部分水师战舰,节省开支,用于赈灾。”

“臣附议!神机新军装备精良,然编制庞大,耗费亦是不菲。当此艰难之时,或可适当裁减员额,以减轻朝廷负担。”

矛头直指林宸苦心经营的水师和新军!

林宸心中怒火升腾,他知道,这是周延儒一党的反扑!他们不敢直接攻击刚立下大功的孙传庭,便拿他开刀,试图削弱他的力量。

他立刻出列反驳:“陛下!诸位大人所言,臣不敢苟同!登州水师虽未直接参与此次陆战,然其护送登莱兵跨海勤王,震慑东南,功不可没!岂能因一时未见其功便轻言裁撤?至于神机新军,此次居庸关血战,火器之利,有目共睹!若非新军将士奋勇,居庸关恐早已不保!裁减新军,无异于自毁长城!”

孙传庭也沉声道:“陛下,林佥都所言极是!虏寇虽退,然其主力未损,随时可能卷土重来!此时裁撤水师、新军,实乃短视之举!当务之急,非是节流,而是开源!臣请陛下,严查此次御虏过程中,那些拥兵自重、贻误军机、甚至克扣粮饷之将领官员,追缴其贪墨之财,用于赈灾和强军!”

他这话,直接将矛头指向了洪承畴、左良玉等人,以及负责粮饷调度的杨嗣昌!

杨嗣昌脸色顿时变得难看,出列道:“孙部堂此言差矣!洪督师、左总兵等,亦有难处。粮饷调度,千头万绪,岂能一概而论?至于追缴……无凭无据,岂能妄动大臣?”

朝堂之上,顿时又成了争吵的战场。主战派要求追究责任、加强军备,而周延儒一党则强调困难、主张妥协。

崇祯皇帝看着下面吵成一团的臣子,刚刚的好心情荡然无存。他既觉得孙传庭、林宸说得有理,又担心追究过甚,引发更大的动荡。最终,他采取了和稀泥的态度。

“好了!此事容后再议!”崇祯不耐烦地挥挥手,“当务之急是赈济灾民,恢复秩序。孙传庭,你既为兵部尚书,便与户部会同,尽快拿出个章程来!林宸,你协助孙尚书,处理好京畿善后事宜。退朝!”

退朝后,林宸与孙传庭并肩走出皇极殿。

“孙大人,看来这朝堂之争,比关外厮杀,更加凶险啊。”林宸苦笑道。

孙传庭冷哼一声:“魑魅魍魉,何足道哉!只要我等行得正,坐得直,便不怕他们搞鬼!林大人,京畿善后,关系重大,尤其是那些受灾的百姓,必须妥善安置,绝不能让他们再流离失所!”

“下官明白。”林宸郑重应下。

回到久违的府邸,夫人带着小林萧和林玥早已在门口等候。看到林宸安然归来,夫人顿时泪如雨下。小林萧扑上来抱住父亲的腿,林玥也在乳母怀里咿呀叫着。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夫人泣不成声。

林宸搂住妻子和儿女,感受着这失而复得的温暖,心中百感交集。他在外浴血奋战,不就是为了守护这片刻的安宁吗?

然而,他深知,这安宁是何等脆弱。朝堂的暗箭,边关的烽火,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这一切。

“爹爹,坏人打跑了吗?”小林萧仰着小脸问道。

林宸摸了摸儿子的头,轻声道:“暂时打跑了。但是萧儿要记住,这世上的坏人,是打不完的。我们要让自己变得更强,才能保护好想保护的人。”

小家伙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夜色渐深,林宸站在院中,望着满天星斗。北疆的战火暂时平息,但他的战斗,还远未结束。海权的梦想,强军的夙愿,改革的蓝图,都还在前方,等待着他去实现。

而这一次,他不再是那个孤身闯入这个时代的灵魂。他有了一起浴血奋战的袍泽,有了需要守护的家人,更有了坚定不移的信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低声吟诵着,目光愈发坚定。

---

(第七十五章,重整河山,道阻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