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 > 第116章 国士无双,力挽天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6章 国士无双,力挽天倾

蓟镇长城烽火连天,京师震动,人心惶惶。朝堂之上,虽经林宸雷霆反击,暂时压下了“倒林”之声,但潜藏的暗流与恐慌并未消散。值此国难当头之际,林宸以其超凡的智慧、果决的手段和近乎不眠不休的操劳,支撑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展现出真正的“国士”风范。

一、 稳定朝堂,以实破虚

尽管前线军情如火,朝会依旧照常。只是氛围,与往日截然不同。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不安。

几位此前未被林宸点名,但内心同样惶惑的官员,此刻又将担忧的目光投向了财政。

“陛下,太师!”户部一位侍郎出列,声音带着颤抖,“如今北疆战事骤起,每日粮饷、军械消耗巨大,国库……国库虽经新政有所充盈,然同时支撑南洋开拓与如此大规模战事,恐……恐难以为继啊!是否……是否应暂缓南洋事务,乃至……乃至考虑……”

他没敢说出口,但“议和”二字几乎悬在每个人心头。此言一出,不少官员纷纷附和,仿佛找到了一个看似“理智”的退路。

林宸深知,此刻若露出一丝犹豫或软弱,朝堂刚刚凝聚起来的抵抗意志便会瞬间瓦解,甚至可能引发雪崩式的投降浪潮。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连日操劳的疲惫,再次出列,目光扫过那些面带忧色的官员,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难以为继?本阁看,未必!”

他没有任何寒暄,直接切入核心:“户部侍郎,你可知,去岁至今,仅‘远洋公司’上缴国库及内帑之利润,折银几何?一百八十万两!此乃净利!你可知,江南清丈田亩、推行‘摊丁入亩’后,仅苏松常镇四府,今年预计可增田赋多少?近百万石!你可知,各地‘劝工局’、新兴工坊,去岁缴纳商税多少?五十万两有余!”

一连串具体而惊人的数字,如同重锤砸在众人心头,让那些唱衰者一时哑然。

“此皆新政之功,开拓之利!”林宸声音提高,“如今国难当头,正是这些新政积累,为我大明提供了抵御外侮的底气!此刻言暂缓开拓?无异于自断臂膀!此刻言议和?”

他语气陡然转为凌厉,带着一丝凛冽的杀意:“皇太极倾巢而出,其志在吞并我大明江山!尔等以为,割地、赔款、称臣,能满足其狼子野心吗?!宋之靖康,殷鉴不远!今日之退让,便是明日之亡国!除了坚定抵抗,打疼他,打怕他,让他知道我大明寸土不可侵,寸利不可夺,我辈……别无选择!”

他转身,对着御座深深一揖:“陛下!臣已核算过,以目前国库及内帑存银,加上各地正在催缴的积欠与新收税赋,全力支撑此战三个月,绰绰有余!而臣,向陛下保证,无需三个月,必让皇太极铩羽而归!”

崇祯皇帝被林宸展现出的强大自信和清晰账目所感染,心中的惶恐稍定。“朕信得过林爱卿!便依爱卿所言,国库全力支应北疆战事,任何人不得再言和议及退缩!”

二、 亲临前线,科技破敌

朝堂稳住后,林宸深知,必须尽快在军事上取得一场决定性的胜利,才能彻底扭转局势。他将朝中日常事务交由可靠阁臣暂理,在取得崇祯特许后,带着一支由格物院精英和神机营炮兵教官组成的小队,以及那几门珍贵的后装线膛炮,秘密奔赴蓟镇前线最吃紧的墙子岭。

前线明军依托残破的边墙和墩堡,正与攻势凶猛的后金军进行着惨烈的拉锯战。后金军凭借数量优势和新获得的火炮(虽不及明军精锐,但数量不少),给明军造成了巨大压力。

林宸的到来,极大地鼓舞了守军士气。他并未干涉具体指挥,而是直接找到了前线指挥官,了解敌我火炮运用的具体情况。

“虏寇火炮数量多,布置分散,专打我墩台射孔和兵力集结点,虽准头一般,但威胁很大。”守将禀报道。

林宸仔细观察了战场地形和敌军火炮阵地分布,心中已有计较。他召来随行的格物院火炮专家和炮兵教官。

“敌军火炮优势在于数量和我军对其新战术的不适应。我们的优势,在于射程和精度。”林宸指着沙盘,“看见那几个位置突出、不断向我方开火的敌炮阵地了吗?我们的新炮,能否在对方射程外,进行精准拔点?”

“太师,理论上可以,但需要前沿观测哨精准指引,而且炮弹飞行时间较长,需要修正。”炮兵教官回答。

“那就建立观测哨!用望远镜,测算距离,用旗语或烟火传递参数!”林宸果断下令,“将我们带来的新炮,秘密部署到侧翼这个高地上,瞄准那几处敌炮阵地!我要让他们尝尝,什么叫‘看不见的死神’!”

当夜,明军精锐小队冒险前出,建立了隐蔽的观测点。次日拂晓,后金军照例开始炮火准备。

然而,这一次,他们的炮弹还没落下多久,几发来自明军阵线侧后高地的炮弹,带着尖锐的破空声(线膛炮炮弹旋转稳定,声音与滑膛炮不同),以极高的精度,如同长了眼睛一般,直接命中了后金军几处最重要的炮兵阵地!

轰!轰!轰!剧烈的爆炸声中,后金军的火炮连同炮手被炸上了天。突如其来的精准打击,让后金军陷入了短暂的混乱和恐慌。

“怎么回事?明狗的火炮怎么能打这么远?这么准?!”

“他们的炮声不对!”

趁此机会,明军守军士气大振,依托工事发起了猛烈反击。后金军的攻势为之一滞。

林宸在前线亲自指导新炮运用和步炮协同战术,虽然规模不大,但这种“技术代差”带来的震撼效果,迅速稳住了墙子岭的防线,并向其他关口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朝廷有更新、更厉害的武器,我们能守住!

三、 后方平乱,铁腕肃奸

就在林宸于前线奋战之时,苏明远坐镇京城,按照林宸的既定方略,开始了铁腕肃清。

借助骆养性的锦衣卫和暗中发展的情报网络,那个向皇太极泄露火器机密的内鬼被迅速锁定——正是工部一位郎中,其家族与已被查抄的晋商八大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且其本人对林宸的新政恨之入骨。

人赃并获,铁证如山。无需审判,林宸远程下令,该郎中及其核心党羽被即刻处决,家产抄没,其供出的几条通往关外的秘密情报线被连根拔起。

同时,江南方面,那些蠢蠢欲动、企图囤积居奇甚至酝酿“民变”的豪强,遭到了早有准备的官府和驻军的联合打击。苏明远调派的干吏会同按察使司,以“通虏”、“扰乱战时经济”等罪名,迅速抓捕了一批带头者,雷霆手段之下,潜在的叛乱火苗被瞬间扑灭。

海事学堂与格物院附近的可疑人员,也被锦衣卫秘密清除。林宸用行动告诉所有潜在的敌人:前线打仗,后方谁敢作乱,杀无赦!

四、 林家坚韧,薪火相传

林府之内,气氛虽然紧张,却秩序井然。小林萧每日除了读书练武,开始主动翻阅父亲留下的舆图册和兵法摘要,小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静。他甚至向苏明远请求,希望能学习一些简单的军情分析。

小林玥则似乎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她将父亲书房里那台损坏的西洋自鸣钟拆开,又凭着记忆和几张简陋的图纸,试图用木料和铜丝复原其内部的擒纵机构,小手被工具磨出了水泡也毫不在意。她模糊地觉得,这种精准控制“时间”的机构,或许对爹爹说的“火炮 ”有帮助。

林宸夫人则默默支撑着家事,安抚下人,将府内打理得井井有条,不让远在前线的丈夫有后顾之忧。

五、 皇太极的挫败与转变

墙子岭的挫败,以及其他几个关口同样遭遇的明军顽强抵抗和新式火器的零星打击,让皇太极意识到,此次入塞,恐怕难以复制以往的辉煌。明军的抵抗意志和战术水平,尤其是火器应用,超出了他的预期。

“这个林宸……果然难缠。”皇太极在中军大帐内,看着地图上僵持的战线,脸色阴沉。内部传来的消息也显示,明廷后方并未如预期般大乱,林宸的统治依然稳固。

“大汗,明军凭坚城利炮固守,我军强攻,伤亡太大。不如……”谋士范文程小心翼翼地建议。

皇太极沉默良久,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但更多的是冷静与算计。“传令,改变策略。主力后撤二十里,围而不攻,以骑兵四出劫掠,断其粮道,疲其军民。朕倒要看看,南蛮子的国库,能支撑多久!另外,派人接触明廷内部那些还对林宸不满的人……或许,该换个打法了。”

雷霆万钧的攻势,暂时转为了阴险的消耗与围困。但无论如何,林宸以其无双的国士之才,于危难之际,稳定朝堂,亲临前线,肃清后方,硬生生顶住了皇太极这蓄谋已久的全力一击,将这滔天巨浪,化为了僵持的暗流。帝国的命运,在这场惨烈的攻防中,迎来了一丝喘息之机,但更严峻的考验,或许还在后面。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僵局破局,奇正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