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 > 第122章 盛世基石,远航序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2章 盛世基石,远航序曲

内外风暴暂息,帝国迎来了久违的平稳期。林宸并未沉醉于胜利的荣光与无上的权柄,而是以更大的精力与远见,投入到巩固胜利果实、夯实帝国根基、擘画未来蓝图的宏大事业中。一个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新大明”,正在他的执笔下,缓缓勾勒出清晰的轮廓。

一、 朝堂定鼎,立法垂章

这一日的朝会,议题不再是急迫的军务或激烈的党争,而是关乎帝国长远发展的制度建设。

林宸手持一份厚厚的《新政纲要修订案》,声音沉稳有力,回荡在皇极殿中:

“陛下,诸公。北疆暂靖,海波初平,然治国之道,非一时之功。为使新政成果不致人亡政息,为使帝国航船行稳致远,臣奏请,将近年推行之各项新政举措,去芜存菁,厘定章程,着为令甲,颁行天下!”

他逐一阐述核心条款:

“其一,《清丈田亩及赋税公平法》。明确清丈流程、田亩等级、税赋标准,‘摊丁入亩’之策正式纳入法典,确保赋税公平,永绝投献隐匿之弊!”

“其二,《鼓励工商及海外贸易条例》。明确官督商办之权责,保护民间工商发展,规范海外贸易管理,确立海军护航、开拓疆土之职责!”

“其三,《新学兴革及取士法》。确立格物、明算、地理、律法等实学与经义并重之地位,改革科举内容与形式,于国子监下设立‘格物学院’、‘海事学院’,专研实学,培养专才!”

“其四,《军制革新及武备发展律》。明确募兵制、新军编制、军功授田、军工研发等制度,确保军力长盛不衰!”

这些法案,几乎将林宸多年来推行的一切变革,都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试图从根本上改变帝国的运行规则。

不出所料,依然有保守官员试图在细节上纠缠,尤其是针对新学与科举改革。

“陛下!林阁老所奏诸法,大多利国利民,臣等钦佩。然则,科举取士,关乎天下士子前程,千年文脉,骤然更张,加入诸多杂学,恐令士子无所适从,寒了天下读书人之心啊!”一位老臣痛心疾首。

林宸早已准备好应对之辞,他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陈大人,请问,是让士子们继续埋头于八股章句,于国计民生一无所知,最终成为只会空谈的庸官要好?还是让他们通晓世事,明了物理,懂得理财、治河、造器、御敌,成为能真正为陛下分忧、为百姓做事的干吏要好?”

他不待对方回答,继续道:“时代在变,强敌环伺!我大明需要的,不再是只会背诵朱注的腐儒,而是能够经世致用、匡扶社稷的栋梁!新学非是‘杂学’,乃是强国之学,富民之学!若因循守旧,拒不变革,才是真正断了国家的文脉,寒了天下期盼国强民富者之心!”

他再次站在了国家需求与历史潮流的高度,让反对者难以辩驳。崇祯皇帝经历了这么多风浪,早已深知变革的必要性,尤其新学与军制在对抗外敌中展现出的巨大威力,让他无法拒绝。

“林爱卿所奏,乃老成谋国、奠基万世之良策!便依卿所奏,着内阁会同各部,细化条款,颁行天下!”崇祯一锤定音。这意味着,林宸的新政,从“权宜之计”正式成为了“国家法典”。

二、 海事宏图,远洋司的设立

为进一步系统化、专业化地管理海外开拓事务,林宸奏请设立了直属于内阁的“远洋事务司”(简称远洋司),统筹管理海军建设、海外贸易、殖民拓地、外交联络等一切涉海事务。沈廷扬被任命为首任远洋司主事,黄龙兼任海军都督,总领海军作战训练。

在远洋司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林宸指着那幅日益精确的《坤舆万国全图》,描绘了令人心潮澎湃的蓝图:

“诸位,我们的目光,不能仅仅局限于南洋!往东,跨越重洋,有广阔的新大陆,物产丰饶!往南,越过爪哇,还有巨大的南方大陆(澳大利亚)!往西,绕过非洲好望角,便可直抵欧罗巴!”

“远洋司的任务,不仅仅是做生意,保平安,更是要为我大明开疆拓土,播撒文明,将这龙旗,插遍日月所照之处!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真正的日不落帝国!”

他具体部署:“近期目标,彻底掌控南洋,建立吕宋、爪哇、马六甲等稳固的补给与贸易据点。中期目标,探索通往新大陆与南方大陆的航线,尝试建立殖民地。远期目标,组建强大的远洋舰队,与西夷争夺全球霸权!”

这番宏图,让在场的所有官员和将领都热血沸腾,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似乎正在向他们招手。

三、 格物巅峰,蒸汽初鸣

格物院再次成为帝国未来的引擎。在林宸持续不断的人力物力投入和方向指引下,最激动人心的突破,终于在一个清晨,于京郊的皇家庄园内发生。

一台庞大、粗糙、布满铆钉和铜管的怪异机器,在无数工匠和格物院精英(包括墨衡、徐元亮,甚至被特准前来观摩的小林玥)紧张的注视下,伴随着煤炭的燃烧,锅炉内的水逐渐沸腾,产生的高压蒸汽推动着活塞,活塞通过连杆和曲轴,带动了一个巨大的飞轮,开始缓慢而坚定地旋转起来,并且越来越快!

“动了!动了!”有人失声惊呼。

“成功了!蒸汽机!真的成功了!”墨衡激动得满脸通红,几乎要跳起来。

尽管这台原型机效率低下,噪音巨大,故障频发,但它确确实实将热能转化为了持续的、可靠的机械能!这是划时代的突破!

小林玥看着那往复运动的活塞和旋转的飞轮,大眼睛里充满了好奇与兴奋,小手指着机器,对身旁的徐元亮说:“徐伯伯,这个……力气好大!可以……装在船上吗?不用风……自己走!”

童言无忌,却道破了天机!徐元亮浑身一震,看向林宸。林宸脸上露出了欣慰而深邃的笑容,点了点头。

“明远,”林宸对身边的苏明远低声吩咐,“将此项目列为帝国最高机密,参与人员一律严加保护。集中所有资源,全力改进此机,目标是——让它能带动一艘大船!我们的海军,即将迎来真正的革命!”

四、 林家传承,时代交接

林府的书房,似乎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林宸开始有意识地将更多政务、尤其是涉及新学和海外事务的部分,交给日渐成熟的小林萧阅读、分析,甚至提出初步意见。小林萧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能力和沉稳的性格,处理事务条理清晰,让林宸颇为欣慰。

而小林玥则几乎将格物院当成了第二个家,她对机械的那种近乎本能的理解和创造力,让徐元亮等大匠都惊叹不已。她不再满足于模仿,开始提出自己独特的构想,虽然大多稚嫩,却往往能给人意想不到的启发。林宸特意为她组建了一个由年轻工匠和学员组成的“奇思妙想小组”,专门负责将她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进行初步验证和模型制作。

五、 尾声与开端

夕阳西下,林宸再次登临京城城墙。脚下是恢复生机、日益繁华的帝都,远方是隐约可见的、通往未知世界的道路。

北方的威胁暂时解除,海上的霸权正在争夺,内部的秩序得以重塑,科技的曙光已然显现。他似乎已经做到了一个穿越者所能做到的极限,逆转了亡国的命运,将华夏推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充满希望的轨道。

然而,他心中并无多少功成名就的懈怠。他知道,这只是一个新的开端。蒸汽机的轰鸣即将打破旧时代的宁静,远洋的舰队将要挑战既有的世界格局,内部的新旧观念冲突也不会完全平息,而遥远的西方,工业革命的萌芽或许也在悄然生长。

未来的挑战,只会更加复杂,更加宏大。

“爹爹,你看!”小林萧指着天边升起的第一颗星辰,“先生说,那是启明星,预示着新的一天就要开始。”

林宸揽住儿子的肩膀,望着那璀璨的星光,轻声道:“是啊,新的一天,新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盛世基石已筑,远航序曲奏响。属于林宸的时代远未结束,而属于大明、属于华夏的波澜壮阔的新篇章,正伴随着初啼的蒸汽机与扬帆的远洋舰,缓缓拉开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