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月余的泥泞跋涉与零星战斗,付出不小的非战斗减员代价后,大明北伐东、中两路大军,如同两把巨大的铁钳,终于会师于辽阳城下。这座辽东重镇,后金苦心经营多年的核心堡垒,如同一头沉默的巨兽,匍匐在浑河北岸,城高池深,旌旗密布,肃杀之气扑面而来。真正的考验,此刻才刚刚开始。
一、 坚城之下,运筹帷幄
辽阳城头,守将乃是后金贝勒岳托,以沉稳善守着称。他早已将城外民居尽数焚毁,清空射界,挖掘深壕,布设拒马,城墙上火炮、床弩林立,八旗精锐严阵以待。
明军大营,帅帐之内。
“太师,辽阳城防比锦州更甚,岳托亦是宿将,强攻恐非上策。”卢象升指着沙盘,面色凝重,“我军远程奔袭,虽连战连捷,然将士疲惫,粮草转运亦愈发艰难。”
曹变蛟虽然好战,但看着沙盘上那森严的防御体系,也皱紧了眉头:“他娘的,这岳托把乌龟壳修得倒是结实!”
赵率教从中路军赶来会合,补充道:“我军斥候发现,有小股虏骑试图从北面绕行,似有断我粮道或骚扰后方的意图,已被击退,但需加强戒备。”
林宸听着众将汇报,目光始终停留在辽阳城模型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岳托想凭借坚城消耗我军,等待盛京援军或是我军粮尽自退。”林宸缓缓开口,语气平静,“他打的是这个算盘,那我们,就偏不让他如愿。”
他抬起头,眼中精光闪烁:“强攻损失太大,围困时间太长,我们耗不起。此战,需以智取,攻心为上,破城为下。”
二、 攻心为上,瓦解斗志
林宸的策略迅速展开。
第一,心理攻势。他下令将俘虏的部分八旗兵(非核心甲喇)进行简单救治和教育后,分批释放回辽阳城内,让他们带去明军军威之盛、火器之利的消息,以及“只诛首恶,胁从不问,汉民归顺,一律优待”的政策。同时,命军中善射者,将裹着劝降文书的箭矢大量射入城内,动摇其军心民心。
第二,技术威慑。明军将部分重炮前移,在不进入守城火炮有效射程的前提下,进行高精度、间歇性的“表演性”射击,专挑城头显眼的旗杆、望楼等目标,展示其远超守军火炮的射程与精度,给守军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第三,虚实结合。明军白日里大张旗鼓地调动部队,挖掘壕沟,摆出长期围困和重点攻城的姿态。到了夜间,却派出小股精锐,利用夜色和声响(如鼓噪、零星炮声)掩护,不断进行佯动和试探性袭击,让守军精神紧绷,疲于奔命。
岳托很快感受到了压力。城内开始出现流言,一些被释放回来的俘虏的描述更是加剧了普通士兵和汉人包衣的恐慌。明军那神出鬼没的冷炮,更是让城头守军时刻提心吊胆。
三、 朝堂暗箭,釜底抽薪
就在林宸于辽阳城下与岳托斗智斗勇之际,京城的暗箭再次悄然而至。
一份由几位江南籍御史联名的奏疏,被悄然递到了崇祯皇帝的案头。奏疏中并未直接攻击林宸,而是迂回进言,大谈“仁义之师”,称王师北伐,当以德服人,对辽东百姓应施以仁政,不可过于倚重杀戮与奇技,以免有伤天和,失却民心。更隐晦地提出,大军久顿坚城之下,耗费钱粮无数,若能“招抚”辽阳守将,令其献城归降,方为上策,既可减少伤亡,亦可彰显陛下仁德。
这奏疏看似冠冕堂皇,实则包藏祸心。其意在掣肘林宸的军事行动,用“仁义”的枷锁限制其手脚,甚至试图引导崇祯直接干预前线指挥,若真依此“招抚”,无异于痴人说梦,只会贻误战机,助长守军气焰。
崇祯阅后,果然心生疑虑,将奏疏内容通过快马转给了前线的林宸,并询问“招抚”是否可行。
林宸收到皇帝密信,看完之后,只是冷冷一笑。他立刻回信,言辞恳切而犀利:
“陛下明鉴!岳托乃虏酋核心,其家族与我有血海深仇,岂肯轻易归降?所谓‘招抚’,不过是其缓兵之计,亦或是朝中有人不愿见臣成功,以此迂回阻挠!对豺狼讲仁义,便是对百姓的残忍!辽阳汉民苦虏久矣,唯有以雷霆之势破城,方能真正解救他们,震慑宵小!若行妇人之仁,拖延不决,则军心懈怠,粮草耗尽,虏寇援兵若至,则大势去矣!臣在前方,深知战机稍纵即逝,恳请陛下勿信虚言,授予臣临机决断之全权!”
他的回信有理有据,直指问题核心,再次坚定了崇祯的信心。皇帝下旨申饬了那几名御史,明确支持林宸的方略。
四、 奇兵天降,水陆并进
朝堂风波平息,林宸可以心无旁骛地对付岳托。他敏锐地发现,辽阳城东面紧邻浑河,虽然水门防守严密,但河道本身或可利用。
他密令已控制部分辽河水道的黄龙水师,挑选善于潜水的死士,携带特制的、威力巨大的“水底龙王炮”(一种定时爆炸装置),趁夜潜至辽阳东水门之下,固定于水门闸口。
同时,他命令曹变蛟,挑选五千最精锐的敢死之士,配备最好的盔甲和近战兵器,秘密运动至辽阳城防御相对薄弱的西北角待命。
三日后的子时,约定的信号升起。
轰隆——!!
一声沉闷至极的巨响从辽阳东门方向传来,整个城墙似乎都晃了一晃!水门闸口在剧烈的爆炸中被炸开一个巨大的窟窿,河水倒灌而入!
“水门破了!”
“明军杀进来了!”
城内瞬间一片大乱,守军注意力被东面吸引。
几乎在同一时间,辽阳城西北角,曹变蛟身先士卒,率领五千敢死队,扛着云梯,冒着骤然稀疏了许多的箭矢,发起了决死突击!
“弟兄们!破城就在今夜!随我杀!”曹变蛟的怒吼声压过了一切喧嚣。
岳托闻听东门巨响,又见西北角烽火连天,心知中计,再想调兵已是不及。曹变蛟部如同猛虎上山,迅速突破城头防御,打开了缺口!后续明军如同潮水般涌入城内!
五、 巷战血火,岳托授首
辽阳城内,陷入了比锦州更为惨烈的巷战。岳托率亲卫退守内城,负隅顽抗。八旗兵的战斗意志确实顽强,依托街巷房屋,与明军逐寸争夺。
火器的优势在巷战中减弱,战斗更多地依赖于士兵的个人勇武和小队配合。明军虽然装备精良,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激战持续了一整夜。拂晓时分,曹变蛟部终于攻破内城,在一处衙署内,找到了身披数创、兀自挥刀力战的岳托。
“岳托!纳命来!”曹变蛟大喝一声,挺枪便刺。
岳托自知不免,狂吼着迎上。刀枪相交,火星四溅。终究是力竭伤重,不过数合,被曹变蛟一枪刺穿胸膛,倒地身亡。
主将战死,城内残余抵抗很快被肃清。辽阳,这座辽东的核心坚城,在经历了一场艰苦的智勇较量后,终于被明军攻克。飘扬了十余年的后金龙旗,被大明战旗取代。
六、 余波与展望
辽阳光复的消息,如同一声惊雷,震撼了整个辽东,也迅速传回关内。朝野再次为之沸腾。崇祯皇帝狂喜之下,连下数道褒奖圣旨。
然而,林宸站在辽阳残破的城头上,望着北方盛京的方向,脸上并无太多喜悦。攻克辽阳,只是斩断了皇太极一臂,其核心主力尚在,盛京依然固守。皇太极绝不会坐以待毙,接下来的盛京之战,必将更加残酷。
“传令全军,抓紧休整,清点战果,安抚百姓。盛京,才是最终的战场。”林宸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不移的决心。
兵临辽阳,斗智斗勇。林宸以其卓越的谋略和果决的指挥,再下一城。北伐之路,已过半程,最终的目标——盛京,已遥遥在望。决定华夏北疆最终归属的终极决战,即将到来。
---
(第一百二十八章 盛京在望,终极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