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 > 第156章 惊雷初绽破晓光,暗室密谋潜毒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6章 惊雷初绽破晓光,暗室密谋潜毒芒

格物院在“观察团”的注视下,仿佛被置于一个透明的琉璃罩中。每一份物料申领,每一次试验记录,甚至工匠们之间的交谈,都暴露在来自司礼监、工部和翰林院的六双眼睛之下。这种无处不在的审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却也激发了一种更为极致的专注与严谨。

一、 金石为开,惊雷终响

经过不知多少次失败与调整,定装金属弹药的研发,终于迎来了决定性的时刻。

这一次,用于测试的弹壳采用了最新确定的铜锌镍合金比例,经过多次退火处理,兼具了足够的强度和优异的延展性。底火配方经过微调,加入了极细的玻璃粉以增强摩擦感度,击发可靠性显着提升。弹头则是标准的铅锡合金,外层包裹着用油脂浸润的薄纸壳(纸壳弹概念早期应用),以减少挂铅并提升气密性。

测试场地选在格物院后山一处加固的掩体内。一门专门为此次测试改造的、结构简单的后装线膛炮(原型)被固定在沉重的基座上。小林玥亲自将一枚黄澄澄的定装炮弹填入弹膛,合上经过精心设计的回转式炮闩,动作沉稳,丝毫不受身后不远处观察团成员灼灼目光的影响。

“准备完毕!”她清脆的声音在掩体内回荡。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尤其是观察团的成员,他们虽然秉持着监督甚至挑刺的心态而来,但此刻面对这可能改变战争形态的造物,也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林玥深吸一口气,拉动了击发绳。

“砰——!”

一声与以往火炮沉闷轰鸣截然不同的、更加清脆尖锐的爆鸣响起!炮弹脱膛而出的瞬间,几乎看不到明显的烟雾,只有炮口处一团迅速膨胀又消散的烈焰!

远处预定的山坡靶位上,腾起一小团烟尘。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测量人员迅速打出旗语——命中!射程、精度远超现役同口径前装滑膛炮!

“快!检查炮膛!检查炮闩!”林玥顾不上欢呼,立刻下令。

工匠们迅速上前,小心翼翼地打开炮闩。弹膛内壁光滑,仅有正常使用后的痕迹,没有任何燃气泄漏的迹象! 炮闩闭锁机构完好无损!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掩体内外,参与研发的工匠和学员们终于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观察团的成员们面面相觑,都能看到对方眼中的震撼。翰林院的那位老翰林,更是抚着胡须,喃喃道:“竟真成了……金石之力,竟至于斯……”

司礼监的太监则飞快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记录着,他知道,这份亲眼所见的报告,将直达天听。

小林玥看着那枚成功发射后略微膨胀、完美实现了气密作用的铜制弹壳,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而又充满成就感的笑容。这道源于雷雨夜的灵感惊雷,终于在她的手中,化为了划破时代长空的现实之光。

二、 密折暗涌,攻讦转向

格物院内惊雷初绽,朝堂之上的暗流却并未停息。首辅周延儒的书房内,烛光摇曳。

“阁老,格物院那边……似乎真的搞出了不得了的东西。”一名心腹幕僚低声道,“观察团传回的消息,那新式炮弹威力惊人,且射速极快。若真装备大军,林宸之势,恐更难遏制啊。”

周延儒老神在在地品着茶,眼中却闪过一丝阴鸷:“利器虽好,也要看握在谁手,如何使用。他林宸能造,难道这利器就非得姓林不成?”

幕僚心领神会:“阁老的意思是?”

“上一次‘妖器’之论,陛下不纳,是因其空泛。此次不同,我们有‘观察团’的眼睛。”周延儒放下茶杯,缓缓道,“你去找那几位御史,如此这般……记住,此次不攻其心,只究其行。焦点,放在‘靡费国帑’、‘任用私人’、‘格物院尾大不掉,几成国中之国’上。尤其是那林玥,一介女流,无官无职,却能动用如此巨量资源,此乃程序之大弊!”

很快,几份新的弹章悄然递入通政司。这一次,措辞不再那么骇人听闻,而是引据观察团反馈的“部分”数据(如单次试验耗费精铜几何、用工若干),质疑格物院研发成本过高,管理混乱;抨击林宸在格物院大量任用其女、弟子、亲信,排斥异己,形成独立王国;更指斥林玥虽有大才,然无朝廷正式职司,却权柄过重,于礼法不合,于制度有亏。

这些攻击,更加具体,更加阴险,直指林宸权力体系的核心运作模式,试图从“程序正义”和“成本效益”的角度,瓦解其合法性。

三、 东海传讯,狼子野心

就在朝中密折往来之际,苏明远带来了更令人不安的东海消息。

“主公,我们在萨摩藩的内线冒死传出密信,那座秘密铸炮工坊,进度比想象中更快!英夷此次下了血本,不仅提供了更先进的镗床图纸,甚至可能……可能暗中输送了少量可用于铸造炮管的优质坩埚钢!”

“坩埚钢?”林宸目光一凝。这可是目前大明也只有格物院和少数几个顶尖工坊才能稳定生产的高端材料,用于制造最精良的枪管和炮管。如果萨摩藩真的获得了这种材料和技术,其火炮质量的提升将是飞跃性的。

“不仅如此,”苏明远脸色凝重,“内线还提到,英夷使者与岛津家老密谈时,曾提及一个词——‘代理人战争’。他们似乎有意怂恿甚至武装萨摩藩,寻找借口主动挑衅我大明在琉球的势力,或袭击我海上商队,试图将我们拖入一场局部冲突,以此消耗我国力,试探我底线!”

“代理人战争……哼,英夷倒是打得好算盘!”林宸冷笑。他走到地图前,看着琉球群岛那串明珠般的岛屿,“看来,东海这把火,他们是铁了心要点了。”

四、 御前定策,双管齐下

次日,林宸携带着定装弹药成功的详细报告(附观察团联署见证)以及东海的最新警讯,紧急入宫。

养心殿内,崇祯皇帝先是被那份弹药成功的报告所震撼,尤其是观察团成员——包括那位以古板着称的老翰林——都对其威力与前景给予了高度评价,这让他心中的天平更加倾斜。

然而,随后关于萨摩藩与英夷勾结升级、意图挑起冲突的密报,又让他的眉头紧紧锁起。

“爱卿,此事……你以为该如何应对?”崇祯将问题抛给了林宸。

“陛下,东海之事,已非疥癣之疾,实乃心腹之患。英夷与萨摩,亡我之心不死!”林宸语气坚决,“臣以为,必须双管齐下!”

“其一,军事上,保持绝对高压。 命海军抽调至少两艘新式蒸汽战舰,组成特遣分队,常驻琉球那霸港,与琉球王国守军进行联合演习,展示肌肉,震慑宵小。同时,授权前线将领,若遇萨摩藩船只主动挑衅,或侵犯琉球海域,有权予以坚决反击,甚至追入其领海,摧毁其秘密工坊!”

“其二,外交上,主动出击,釜底抽薪。 请陛下正式下旨,遣使携国书前往日本江户,面见德川幕府将军!国书中可严正指出萨摩藩勾结外夷、违禁铸炮、图谋不轨之事实,要求幕府履行其管理藩属之责,严惩岛津氏,并重申遵守与我大明的友好约定。此举,既可借幕府之力压制萨摩,亦可向英夷表明,我大明对日本局势并非无能为力,更可试探幕府态度!”

这一次,林宸的策略更加激进,也更具针对性。他不仅要防御,更要主动出击,将战火控制在敌方境内,并利用日本内部的矛盾。

崇祯沉思良久。林宸的策略风险不小,尤其是追入领海和遣使江户,都可能引发不可预料的后果。但东海局势的恶化,以及定装弹药成功带来的底气,让他最终下定了决心。

“准!”崇祯沉声道,“军事部署,依卿所议。遣使江户一事……朕准了!使团人选,由爱卿与礼部斟酌拟定,务求稳重干练。国书朕会亲自过目。”

五、 新篇伊始,波澜再起

旨意传出,各方震动。

海军摩拳擦掌,准备给觊觎东海的对手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

礼部则开始忙碌地筛选使团人选,准备国礼物件。

而周延儒等人得知消息,更是加紧在“靡费”、“程序”等问题上做文章,试图在使团派出和新装备大规模列装前,给林宸制造足够的麻烦。

定装弹药的惊雷已然炸响,照亮了前路,也引来了更多的明枪暗箭。东海之上,战云密布;朝堂之内,暗斗不休。林宸站在时代变革的潮头,一手握着划时代的利器,一手应对着内外的明枪暗箭,引领着庞大的帝国,驶向更加波澜壮阔而又危机四伏的深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