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 > 第174章 北疆铁壁守如山,南洋烈焰焚贼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4章 北疆铁壁守如山,南洋烈焰焚贼酋

永昌帝的决断如同战鼓,激励着帝国的每一根神经。南北两线,依据“北守南攻”的总体战略,几乎同时展开了行动。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将士的勇武,更依赖于平日积累的国力与悄然变革的战术。

一、 蓟镇坚壁,火器之威

北疆,黄沙漫卷,烽烟已起。准噶尔部骑兵如潮水般涌向长城沿线,马蹄声震天动地,试图以传统的游牧突袭方式,撕开大明的防线。

然而,他们面对的不再是昔日腐朽的边军。蓟辽总督卢象升坐镇古北口,神情冷峻。经过林宸多年经营,此时的边军已大量换装改良燧发枪和迅雷铳,关键隘口更配备了少量后装线膛炮和大量仿制自格物院的“虎蹲炮”(轻型迫击炮)。

当准噶尔骑兵进入火炮射程,卢象升毫不犹豫地下令:“所有火炮,霰弹、开花弹,覆盖射击!火枪兵,三段击准备!”

轰!轰!轰!

边墙之上,炮火轰鸣!密集的霰弹如同死亡风暴,横扫冲锋的骑兵队列。开花弹则在人群中炸响,掀起一片腥风血雨。准噶尔人引以为傲的骑射,在如此密集猛烈的火力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尚未接敌,前锋便已损失惨重。侥幸冲近的骑兵,又遭到墙头火枪兵轮番不绝的精准射击,人仰马翻。

巴图尔珲台吉在远处望楼上,看着己方勇士如同撞上铁壁般纷纷倒下,脸色铁青。他试图分兵攻击其他看似薄弱的关口,却发现明军依托电报传递消息,机动增援极快,各处防守皆是有条不紊,坚如磐石。

“明狗……何时变得如此难缠?!”他愤怒地咆哮,却无可奈何。想象中的长驱直入变成了残酷的消耗战,而他的部落,显然耗不起。北疆战事,在明军依托坚城利炮和高效通信建立的钢铁防线前,迅速陷入了僵持与消耗,主动权牢牢掌握在卢象升手中。

二、 怒海争锋,技术碾压

就在北疆陷入僵持之际,南洋的决战风暴已然降临。

黄龙根据多方情报(包括渔民报告、前线侦察及破译的零星敌方通信),准确地判断出西夷联合舰队正隐匿于吕宋岛东北部的拉瓦格湾,试图借此复杂水文休整,并寻找战机。

“想当缩头乌龟?老子就把你们揪出来打!”黄龙冷笑。他摒弃了传统的战列线对轰战术,制定了一个极其大胆的计划。

夜色是最好的掩护。数艘吃水极浅、经过伪装的小型“蛟龙艇”,搭载着格物院技术小组和精锐水兵,凭借蒸汽动力低噪航行的优势,悄然潜入拉瓦格湾外围。他们的任务,是在关键航道布设磁性水雷(格物院基于电磁原理研发的早期实验性武器)和漂浮式延时燃烧瓶。

次日清晨,大明南洋水师主力,以“定远”、“镇海”、“平海”三艘铁甲舰为先锋,呈攻击阵型,浩浩荡荡地逼近拉瓦格湾入口,故意大张旗鼓,吸引敌军注意力。

湾内的西夷联军果然被引出。急于雪耻的荷兰指挥官考乌(接替被俘的范德堡)不顾英国舰长威尔逊(再次参与)的谨慎建议,率领联合舰队主力冲出海湾,企图利用数量优势围攻明军铁甲舰。

然而,他们刚刚驶出狭窄水道,噩梦便开始了!

轰!轰!

接连的剧烈爆炸在荷兰旗舰“赫克托”号船底响起!磁性水雷发挥了作用,虽然不是每颗都奏效,但足以引起恐慌和混乱。与此同时,海面上漂浮的燃烧瓶被点燃,形成一道道火墙,进一步扰乱了西夷舰队的阵型。

就在西夷舰队陷入混乱之际,一直保持距离的明军铁甲舰开火了!

“最大射程,瞄准敌旗舰及大型战列舰,穿甲爆破弹,自由射击!”黄龙怒吼。

超越时代的炮击再次上演!后装线膛主炮的炮弹精准而致命,如同长了眼睛般砸向西夷舰队核心。“赫克托”号连中数弹,龙骨断裂,迅速下沉。另一艘英国战列舰“皇家幸运”号也被重创,失去动力。

“撤退!快撤回海湾!”考乌在沉没前发出了最后的哀嚎。

但此时撤退已为时已晚。阵型已乱,士气已崩。明军舰队趁势压上,如同虎入羊群,用副炮和步枪火力清扫着试图顽抗或逃跑的敌舰。蒸汽动力带来的高航速,使得追击战毫无悬念。

拉瓦格湾海战,以西夷联合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而告终。超过十五艘主力战舰被击沉或俘获,仅有寥寥数艘见机得早的快船侥幸逃脱。荷兰在远东的海上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西班牙人也损失惨重,英国东印度公司再次颜面扫地。

三、 捷报入京,帝心大悦

南北两线的捷报,几乎同时通过电报和六百里加急,传入了紫禁城。

“陛下!蓟镇急电!卢象升将军报:我军依托坚城,火器毙敌数千,准噶尔部攻势已挫,被迫后撤二十里扎营,北线无忧!”

“陛下!南洋急电!黄龙将军报:拉瓦格湾海战,我水师大破西夷联军,焚毁、击沉、俘获敌舰计十七艘,敌酋考乌毙命,威尔逊再度逃脱,南洋威胁已除!”

养心殿内,永昌帝朱慈烺看着这两份沉甸甸的捷报,猛地一拍御案,霍然起身!

“好!好!卢象升、黄龙,真乃朕之肱骨!镇国公之策,果然神妙!”

年轻的皇帝脸上洋溢着兴奋与自豪的红光。这是他登基后主导的第一次重大军事行动,取得了如此辉煌的胜利,不仅彻底稳固了他的帝位,更极大地增强了帝国的自信。

他立刻下旨,对两线有功将士大加封赏,并命令将捷报明发天下,以鼓舞民心士气。

四、 余波荡漾,格局新定

南北两场干净利落的胜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疆,准噶尔部元气大伤,短期内再也无力组织大规模入侵,反而开始内部纷争。大明北境获得了宝贵的喘息和发展时间。

南洋,荷兰势力几乎被连根拔起,西班牙人蜷缩于吕宋不敢妄动,英国东印度公司暂时收敛了在远东的激进扩张策略。大明的南海主导权得到空前巩固,通往西洋的商路变得更加安全畅通。

朝堂之上,所有质疑“北守南攻”策略和担忧两线作战的声音彻底消失。林宸的威望和永昌帝的权威,都借此战达到了新的高度。新政的成果,在战火中得到了最有力的检验。

然而,林宸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西方的贪婪绝不会因此消失,只会变得更加隐蔽和狡猾。技术的优势需要不断保持,帝国的内部治理和持续发展更是长远之道。

他站在电报总局的地图前,看着那连接南北、横贯东西的电报网络,目光深邃。帝国的躯体因这“神经网络”而更加协调有力,但未来的挑战,依旧遍布于这片广袤的土地和浩瀚的海洋。

战争的硝烟暂时散去,但一个庞大帝国在崛起之路上,永无真正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