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洛风城休整的两日。

顾默团队补充了些许本地特产,并随意地收集了些流传于市井的消息。

不过大多数收集到的是关于周边邪祟异动、小型势力摩擦以及粮价浮动之类。

当然,他们这支装备怪异的队伍,自然也成为了洛风城各方势力窥探的焦点。

然而,在确认顾默他们只是短暂停留、交易规矩且并无任何滋扰行为后,大多数势力都选择了观望。

顾默团队离开洛风城的当天下午。

城主府内。

洛风城主放下手中的茶盏,对下首的几位心腹幕僚道:“那支队伍,总算走了,看着倒是精锐,不像流寇,也不知是哪路神仙。”

一名主管城防的将领接口:“确实,他们那些弩箭和衣甲,绝非寻常之物。”

“属下派人远远看过,寒气森森,定是附了高深符文,幸好他们只是路过,若真闹将起来,只怕我们会损失惨重啊!”

另一名文士模样的幕僚捋须笑道:“将军多虑了,我看他们首领是个明白人,懂得规矩。”

“既然他们识趣,我们也不必徒惹麻烦,如今这世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守住咱洛风城的基业,按时向朝廷缴纳赋税,便是大功一件,些许奇技淫巧,终究是外道,难成大器。”

城主深以为然地点点头:“不错,我洛风城城高池深,符阵完备,只要谨守祖宗法度,不乱折腾,任他外界风浪起,我自岿然不动。”

“至于那大同会,哼!不过是用些小恩小惠蛊惑无知贱民,待七日之期一到,立刻驱逐!”

“些许钱粮,还能动摇我洛风城根本不成?”

厅内众人纷纷附和,洋溢着一种在乱世中偏安一隅、并以此自得的氛围。

他们看到了顾默队伍的强大,却本能地将其归为麻烦而非机遇,更从未想过探究其力量来源,或反思自身是否已然落后。

离开洛风城后,顾默一行继续东行。

接下来的路程,他们又途经了三座规模不等的城池。

铁岩城,其中信息封闭如铁桶。

城门守军对外来者充满警惕,盘查极其苛刻,几乎不允许任何带有规则波动的物品入城。

城内气氛压抑,言论管制极严,宛如一座巨大的军营。

顾默只在城外留了半日便带领队伍离开。

“哼!这座城池固步自封,初时或可自保,然外部稍加压力,便有崩碎之危。”

陈九有些不满意这座城池的作风,回头骂了一句。

两天后,队伍来到了澜沧城,这里地处水陆要冲,信息流通。

城内龙蛇混杂,各方势力皆有眼线,消息贩子活跃。

而城主府力量相对薄弱,主要依靠平衡各方势力维持统治,政策灵活或者说混乱。

就如同当初的西安城一样。

顾默对于这里并不敢兴趣,也是修整半天便离开。

再过两天,他们又来到了另一个城池,百工城。

此城给顾默团队带来一丝意外。

城主年少时曾是工匠出身,意识到旧法难以为继,开始大胆启用工匠,鼓励技术创新。

虽略显粗糙,但城内充满了活力,防御工事也在尝试融入一些新的设计。

顾默在此停留稍久,与当地几位大匠进行了简短交流。

他对此城的评价:“知变通,有活力。虽底蕴尚浅,技术稚嫩,然若能坚持此路,不断积累,或有在黑森林时代中有立足之机。”

夜宿时,镇邪馆高层不免议论起这几座城池的命运。

李婷婷叹道:“那铁岩堡,怕是撑不过下一次大规模的邪祟潮汐或者有组织的进攻,内部一旦生变,便是末日。”

吴风接口:“澜沧集太过混乱,缺乏核心凝聚力,容易被外部势力渗透或从内部瓦解。”

陈九则更看好百工城:“那地方,有点咱们三封城早些时候的影子,虽然糙,但路子对了。”

顾默听着众人的讨论,并未搭话。

又经过三余日的跋涉,当队伍越过一座名为断念山的山脊后,他们终于来到秦家所管理的地界。

举目望去,远方地平线上,一片片规划整齐、泛着金属与玉石光泽的建筑群,与周围的山水林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田垄之间所种植粮食,还间隔种植着一些,上面挂着符文器物的奇异植物,显然是某种秦家所研究出来符文作物。

道路上往来行人往来所讨论之事,也是多与符文技术为主。

“李工,你那边流云符阵的第三节点能量损耗问题解决了吗?”

“我尝试用叠浪结构分流,似乎有效…!”

“王兄,听说了吗?学院最近发布了关于地脉异常波动与防护法阵适应性调整的新课题,奖励丰厚…!”

“快走快走,千机阁新到了一批从坠星湖打捞上来的异种矿石,去晚了就被那些研究狂人抢光了!”

“城主府令,鼓励民间自建坞堡联防体系,通过考核者,可低价租赁制式符文塔…!”

除此之外,道路两旁,可以看到一些明显是民用设施的符文装置。

比如调节区域温度的小型符塔,甚至还有一些简单的、由符文驱动的搬运傀儡在协助劳作。

顾默团队的队员也纷纷低声议论起来。

“快看那边!那个小傀儡,自己在搬东西!”

“他们谈论的节点?课题?矿石?听起来跟咱们在研究院里听到的有点像…!”

“这里的空气感觉都不一样,能量粒子好像更活跃些?”

一种混合着震撼、钦佩、以及隐隐紧迫感的情绪在队伍中弥漫。

他们来自三封城,自认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但秦家地界的景象,让他们清晰地看到了一个更加成熟、体系更完善的竞争者或者说同行者。

顾默眼中第一次露出赞赏,他对身边的技术人员说道。

“这里的思想,已经跳出了维持与生存的旧框架,进入了发展与探索的新阶段。”

“他们将符文技术真正融入了生产、生活与防御的每一个角落,形成了一套能够自我驱动、不断优化的体系。”

“这才是真正有能力在黑森林时代立足的文明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