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 第102章 西汉朝堂大戏:丞相气吐血,宠臣喜洋洋,皇帝拉偏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2章 西汉朝堂大戏:丞相气吐血,宠臣喜洋洋,皇帝拉偏架?

在西汉那风云变幻的朝堂之上,一场堪比现代职场宫斗剧的大戏正火热上演。主角不是别人,正是汉景帝时期的当红炸子鸡晁错和老牌丞相申屠嘉。这两人从政见不合到剑拔弩张,最后竟以一方气到吐血身亡收场,剧情之跌宕起伏,反转之出人意料,简直比八点档电视剧还精彩!

事情还得从汉景帝一纸任命说起。这位年轻的皇帝大手一挥,让晁错当上了左内史。要知道,这左内史可不是什么普通官职,相当于皇帝身边的高级智囊,能直接参与国家大事决策。晁错一上任,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开启了改革狂魔模式。今天改这条法令,明天动那条制度,每天都变着花样给汉景帝出主意。朝堂上的大臣们都看傻了眼,私下里议论纷纷:这晁错,该不会是把朝堂当自家实验室了吧?

更让其他大臣坐不住的是,晁错居然提出要侵削诸侯王的领地!要知道,那些诸侯王各个手握重兵,在自己的地盘上当土皇帝当惯了,现在突然有人要动他们的,这不是捅了马蜂窝吗?消息一出,满朝哗然,而首当其冲反对的,就是丞相申屠嘉。

申屠嘉可是历经三朝的老臣,在朝堂上那是德高望重,说话都带着三分威严。他觉得晁错这小子就是个愣头青,不知天高地厚,净整些不靠谱的幺蛾子。以前他给皇帝提建议,那都是说一不二,现在倒好,自己的话汉景帝压根不听,反倒是晁错的提议一个接一个被采纳。申屠嘉越想越气,心里那股子怨气就像高压锅,就差的一声炸开了。

要说矛盾的导火索,还得是晁错干的一件离谱事——他竟然把内史府的南门开在了太上皇庙宇的外墙上!在古代,庙宇那可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这一举动简直就是在挑战皇家威严。申屠嘉得知这个消息后,眼睛都亮了,就像发现了敌人的致命弱点,心里暗喜:好你个晁错,这次看我不把你扳倒!他连夜写好弹劾奏章,就等着上朝时给晁错来个致命一击。

第二天上朝,申屠嘉雄赳赳气昂昂地站出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把晁错的一五一十地抖了出来,最后还大义凛然地说:陛下,晁错此举目无尊长,藐视皇家威严,理应严惩!正当申屠嘉以为胜券在握时,汉景帝却轻飘飘地来了一句:这事是我让他干的。

这话一出,朝堂瞬间鸦雀无声,申屠嘉更是当场如遭雷击。他瞪大了眼睛,看着坐在龙椅上的汉景帝,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半天都没缓过神来。这就好比你精心准备了一场辩论赛,结果对方辩手直接掏出了主办方的证明,任谁都得傻眼。

申屠嘉失魂落魄地回到家,越想越憋屈。自己在朝堂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什么时候受过这种窝囊气?这口恶气憋在心里,怎么都咽不下去。没几天,这位老丞相竟然气得吐血,一命呜呼了。而另一边的晁错呢?不仅啥事没有,还因为有皇帝撑腰,变得更加春风得意,在朝堂上的地位愈发稳固。

这场朝堂之争,表面上看是晁错和申屠嘉的个人恩怨,实则是新旧势力的一次激烈碰撞。晁错代表着锐意进取的改革派,而申屠嘉则是守旧势力的代表。汉景帝在这场争斗中扮演的角色也耐人寻味,他看似是在偏袒晁错,实则是在为自己的治国方略扫除障碍。这场大戏,没有真正的赢家,只有权力更迭的残酷现实。

司马光说

司马光奋笔疾书:申屠嘉身为丞相,虽欲维护朝纲,然行事操切,未能审时度势;晁错恃宠而骄,行事乖张,不知收敛锋芒。汉景帝偏听偏信,未能调和矛盾,终酿此祸。此乃君臣失和之鉴,后世当引以为戒!在司马光看来,这场争斗暴露了西汉朝堂权力运作的诸多问题,无论是臣子的争权夺利,还是君主的用人之道,都值得后人深思。

作者说

这场西汉朝堂的宫斗大戏,简直让人眼珠掉地上!晁错和申屠嘉这两位主人公,一个像锐意进取的职场新人,一个似墨守成规的资深领导,两人的碰撞注定火花四溅。而汉景帝则像个吃瓜不嫌事大的老板,表面上看着在和稀泥,实则在默默布局。申屠嘉的死,看似是一场个人悲剧,实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在历史的长河中,改革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人成为时代的牺牲品。晁错虽然暂时赢得了胜利,但他恐怕也没想到,自己的命运在未来也会迎来巨大的反转。这场争斗告诉我们,职场如战场,权力斗争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而站在权力巅峰的人,每一个决策都可能改变无数人的命运,这大概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