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 第122章 西汉版"外戚101":一场撕X大戏如何扯出惊天谋反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2章 西汉版"外戚101":一场撕X大戏如何扯出惊天谋反案

西汉的朝堂,从来就不缺大戏。但要说最抓马、最狗血的剧情,还得数灌夫、窦婴和田蚡这三位上演的相爱相杀连续剧。这场由一场酒席引发的血案,不仅让两位大佬身首异处,还牵扯出惊天谋反秘闻,堪称古代宫廷版之《权力的游戏》。

故事的开端,要从一场充满火药味的酒席说起。话说这天,新贵田蚡突然找上老臣窦婴,说:老哥,听说你家东园那块地不错,要不卖给兄弟?窦婴当场就炸了:我虽然落魄了,你田蚡也不能骑到我头上吧!这事传到灌夫耳朵里,这位暴脾气的将军更坐不住了——灌夫跟窦婴那可是过命的交情,当即拍案而起:田蚡你个暴发户,也配抢窦大哥的地?

矛盾就此埋下。不久后,田蚡办酒席,窦婴为了缓和关系,拉着灌夫去捧场。结果酒席上,田蚡全程摆谱,对窦婴爱答不理,灌夫当场就喝高了,借着酒劲把田蚡和他的狐朋狗友骂了个狗血淋头。这一骂不要紧,直接把田蚡得罪惨了。田蚡心想:好你个灌夫,不给我面子?那就别怪我不客气!

很快,田蚡就给灌夫扣上了一顶家属横颍川的大帽子。要说灌夫家里人,确实在颍川横着走,强买强卖、鱼肉乡里的事没少干。但田蚡这招明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之意,全在整死灌夫。可怜灌夫,前脚还在酒桌上骂骂咧咧,后脚就被田蚡派人五花大绑关进了大牢。

窦婴得知消息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四处奔走,甚至拿出景帝遗诏,想救灌夫一命。为了这事,窦婴和田蚡还在汉武帝面前来了场世纪辩论。朝堂上,窦婴把田蚡的老底全掀了,什么贪污受贿、结党营私,能说的全说了;田蚡也不示弱,抓住灌夫家人的劣迹一顿猛喷。两边吵得不可开交,满朝文武却集体开启静音模式,一个个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毕竟这两边,一边是王太后的亲弟弟(田蚡是皇帝刘彻的舅舅),一边是先帝的老臣(窦婴是太皇太后的侄子),帮谁都得罪人,不如当个吃瓜群众,保命要紧。

汉武帝夹在中间,那叫一个头疼。本以为自己能当主持公道,结果发现这根本就是个烫手山芋。就在这时,王太后出面了。她哭哭啼啼地对汉武帝说:我还活着呢,弟弟就被人这么欺负,我要是死了,还不得被人踩在脚底下?汉武帝没办法,只好下旨:灌夫灭族!窦婴一看大势已去,整个人都蔫了,不久后也被拉到菜市场砍了头,这场撕x大戏看似落下帷幕。

但故事还没完。田蚡虽然赢了,却也没捞到好下场。不久后,他就患上了怪病,整天疯疯癫癫,嘴里念叨着窦婴、灌夫饶命。最后,田蚡在恐惧中病逝,本以为死了就能一了百了,谁知道汉武帝在清理淮南王谋反案时,意外发现田蚡居然早就跟淮南王勾搭上了,还许诺支持谋反!汉武帝气得拍桌子:要是田蚡还活着,朕灭他九族!

这场持续数年的闹剧,表面看是一场私人恩怨引发的血案,实则是西汉外戚势力的生死较量。窦婴代表的是窦氏旧外戚集团,田蚡背后则是新兴的王氏外戚。两人的争斗,本质上是新旧势力对权力的争夺。可怜灌夫,本想为兄弟两肋插刀,结果成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窦婴空有一腔热血,却敌不过太后的枕边风;田蚡机关算尽,到头来也是一场空,还落得个遗臭万年的下场。

司马光说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复盘这场大戏,那叫一个痛心疾首。他评价窦婴重然诺,轻生死,虽然为人仗义,但不懂审时度势,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终白白送命。对于灌夫,司马光叹息道:夫以刚直招祸,虽有可取,然终非保身之道。而田蚡,在司马光笔下直接成了奸佞小人的代名词,以私怨灭忠良,终遭天谴。在司马光看来,这场斗争充分暴露了外戚专权的危害,也让后人看到,在权力的游戏里,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永恒的利益。

作者说

每次读灌夫、窦婴和田蚡的故事,都忍不住感叹:古代的权力斗争,比宫斗剧精彩多了!这三位大佬的命运告诉我们:职场上,千万别轻易站队;交朋友,更要擦亮眼睛。灌夫以为自己是路见不平一声吼,结果成了别人棋盘上的弃子;窦婴以为凭着先帝遗诏就能力挽狂澜,却低估了太后的影响力;田蚡机关算尽,以为能笑到最后,没想到自己早就被埋好了雷。

这场大戏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的复杂和权力的残酷。在权力的漩涡里,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永恒的利益。窦婴和田蚡的争斗,本质上都是为了保住自家的荣华富贵;汉武帝看似在,实则在利用外戚内斗巩固皇权。这也提醒我们,生活中很多矛盾看似是私人恩怨,背后往往藏着更深层的利益博弈。读懂了灌夫之死、窦婴被诛的故事,也就读懂了人性,读懂了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