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 第199章 汉朝外交官遇上摆烂匈奴王:教科书级土地谈判翻车现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9章 汉朝外交官遇上摆烂匈奴王:教科书级土地谈判翻车现场

在汉朝和匈奴相爱相杀的漫长岁月里,有一场堪称社死现场的外交谈判,至今读来仍让人忍俊不禁。这事儿发生在汉成帝年间,当时匈奴车牙单于突然下线,新上任的囊知牙斯单于接过了草原扛把子的大旗,史称乌珠留若鞮单于。谁能想到,这位新单于刚走马上任,就被汉朝的一场土地碰瓷整得哭笑不得。

事情的起因堪称魔幻现实主义。某天,不知从哪冒出个民间发明家,信誓旦旦地跟汉朝权臣王根安利:大人!您看匈奴那块伸到张掖郡的山岭,那可是老天爷藏的武器库!据说长着能做超级箭竿的神树,要是搞到手,咱们边塞直接原地起飞,富得流油!王根一听眼睛都亮了,这不明摆着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赶紧跑去跟汉成帝打小报告。

要说这汉成帝也是个纠结怪,一边馋这块地馋得不行,一边又怕匈奴不给面子,毕竟当年汉武帝揍匈奴那都是老黄历了,现在汉朝国力有点虚,万一人家不给,多丢人啊!王根一看领导这怂样,灵机一动想出个妙计:让中郎将夏侯藩去当说客。这夏侯藩也是个,拍着胸脯就接下了这烫手山芋,估计心里还想着:不就是去忽悠两句?拿捏!

夏侯藩见到乌珠留若鞮单于,那小嘴跟抹了蜜似的:单于大大!您看这块地在咱们这儿,您管着也费劲不是?不如割爱给大汉,咱们撤了守边的兵,既能给您省事儿,又能彰显您对天子的孝心!这波血赚不亏啊!这番说辞,搁现在妥妥能拿个最佳销售奖。

谁料乌珠留若鞮单于可不是省油的灯,表面上客客气气:哎呀,这么大事儿我不得跟下面人商量商量?先派个使者去问问情况哈。心里估计早就翻了八百个白眼:当我傻?这明显是想空手套白狼!果不其然,使者一去一回,单于直接来了个硬核拒绝:这地是祖宗传下来的,动不得!

消息传回汉朝,汉成帝脸都绿了,这不是当众打他脸吗?但又不敢跟匈奴硬刚,只好拿夏侯藩撒气,大手一挥把他调去了别的地方,算是给单于一个。这场轰轰烈烈的土地谈判,就这么以闹剧收场,成了史书里让人啼笑皆非的一页。

司马光说

司马光在编纂《资治通鉴》时,对这段故事想必也是感慨万千。他曾说:国之大政,当审时度势,不可轻启争端。这场土地争端,看似是一场简单的外交博弈,实则暴露了西汉后期政治的诸多弊病。汉成帝的优柔寡断,王根的投机取巧,夏侯藩的好大喜功,都让这次外交行动充满了儿戏色彩。而乌珠留若鞮单于的清醒应对,也从侧面反映出匈奴政权在处理边境事务时的成熟与理智。这不仅是一场土地的争夺,更是两个政权综合实力与决策智慧的较量,警示着后世决策者:外交无小事,行事需谨慎。

作者说

读罢这段历史,不禁让人感叹:从古至今,职场甩锅、画大饼的套路从未改变。汉成帝的纠结症,王根的甩手掌柜作风,夏侯藩的盲目自信,像极了现代职场里那些不靠谱的决策和执行。而乌珠留若鞮单于堪称古代反画饼大师,面对空口白牙的忽悠,愣是守住了底线。这段历史告诉我们:谈判桌上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任何看似诱人的条件背后,都可能藏着陷阱。同时也提醒决策者,制定政策切忌头脑发热,盲目跟风,否则只会落得个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尴尬下场。历史的幽默之处,就在于它总能在荒诞的故事里,藏着发人深省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