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 第254章 皇帝想打猎遇上"人间清醒"皇叔:一场教科书级的劝返现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4章 皇帝想打猎遇上"人间清醒"皇叔:一场教科书级的劝返现场

在东汉的职场圈里,皇帝想出门打猎放松一下,本是件稀松平常的事儿。可汉明帝刘庄这趟河内狩猎计划,却被亲叔叔东平王刘苍硬生生怼了回去。这场叔侄间的过招,堪称古代版反向安利现场,最后还上演了一出功高震主的辞职大戏,剧情之精彩,比宫斗剧还上头!

话说永平四年春天,汉明帝刘庄突然来了兴致,大手一挥就要去河内打猎。想象一下,皇帝出游那阵仗,浩浩荡荡的车队,前呼后拥的侍卫,再加上沿途接待的官员、清场的百姓,这哪是打猎,分明是要把整个河内郡搅得天翻地覆。就在大家忙得脚不沾地准备接驾时,一封奏折突然递到了明帝面前。

打开一看,竟是东平王刘苍的谏言。这位皇叔堪称东汉皇室的文化担当,平日里温文尔雅,满腹经纶。可这次一开口,直接给皇帝来了个灵魂三连问:陛下啊,现在正是春耕大忙时节,农民伯伯们都在地里抢种呢,咱们带着大队人马去打猎,这不耽误人家干活嘛!再说了,您身为天子,出门得讲究礼仪排场,要是因为打猎闹得乱糟糟的,传出去多影响形象?这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字字戳中要害,活脱脱一个古代版环保与秩序监督员。

明帝刚看到奏折时,估计心里还在犯嘀咕:叔叔这是唱的哪出?我就打个猎,至于这么上纲上线吗?可再仔细一读,冷汗都下来了——刘苍说得太对了!要是因为自己一时兴起,耽误了农时,惹得百姓怨声载道,这皇位坐得可就不踏实了。于是明帝当场就来了个急刹车,大手一挥:回宫!这场还没开始的狩猎活动,就这么被刘苍的一封奏折给扼杀在摇篮里了。

要说这刘苍,绝对是东汉皇室里的六边形战士。不仅品德好得没话说,还博学多才,满肚子都是治国安邦的学问。明帝对这个亲叔叔也是信任有加,直接让他以皇叔身份辅政。这下可好,刘苍一上任就展现出超强的工作能力,把朝廷大事小情处理得井井有条,声望也是一天比一天高。

可刘苍心里却慌得一批,每天都在内心oS:完犊子!我这声望都快超过皇帝侄子了,这要是被人说我功高震主,不得掉脑袋?于是,这位人间清醒的皇叔开启了疯狂辞职模式。隔三岔五就写奏折,言辞恳切得能把人看哭:陛下啊,臣实在能力有限,这骠骑将军的位子我实在坐不住了,您就让我回藩国养老吧!

一开始,明帝还以为叔叔是谦虚,每次都好言挽留:皇叔您可别闹!没您帮忙,这江山我可守不住!可刘苍辞职的决心比泰山还坚定,接连上了好几道奏折,把打工人想躺平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明帝一看实在拗不过,只好答应让他回藩国。但印绶坚决不收——毕竟,这么靠谱的叔叔,关键时刻还得靠他救场呢!

刘苍临走那天,估计心里长舒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在刀尖上跳舞了!而明帝望着叔叔远去的背影,说不定心里还在默默念叨:这叔叔,走得比我发际线退得还快!这场叔侄间的互动,既有君臣间的政治智慧,又透着浓浓的人情味,简直就是东汉皇室的年度大戏!

司马光说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感慨:刘苍以至亲之重,辅政于朝,能引经据礼以谏君,可谓忠矣。及声望日隆,能急流勇退,不贪权位,其进退之际,足为后世宗室之法。明帝知其贤而不舍,亦见君臣相得之义。这番点评,既肯定了刘苍的忠君与明智,也赞赏了明帝的知人善任,尽显史家眼光。

作者说

刘苍和明帝这对叔侄的故事,活脱脱一部古代职场生存指南!皇叔用一封奏折成功劝退皇帝打猎,告诉我们:提意见得讲方法,有理有据才能让人信服。而刘苍急流勇退的操作,更是把职场避坑玩明白了——再高的职位,也比不上小命重要!明帝这边也挺有意思,既听得进劝,又懂得用人,妥妥的明君模板。历史就像一面镜子,照出的不只是帝王将相的传奇,更是人性的复杂与智慧。这对叔侄的互动,让我们看到:再尊贵的身份,也逃不过职场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