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 第313章 汉末战场"杠精对决":皇甫嵩与董卓的神仙打架翻车现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3章 汉末战场"杠精对决":皇甫嵩与董卓的神仙打架翻车现场

东汉末年的西北战场,一场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军事辩论赛正在上演。主角不是别人,正是两位东汉名将——皇甫嵩和董卓。这俩人一个是战术鬼才,一个是急性子莽夫,因为救援陈仓这事儿,活生生把战场变成了大型抬杠现场,最终还结下了梁子,剧情比八点档狗血剧还精彩!

事情的起因,是叛将王国带着大军把陈仓城围了个水泄不通。消息传到洛阳,汉灵帝急得直拍桌子:这陈仓要是丢了,西北防线可就塌了!快,把皇甫嵩给朕找来!就这样,赋闲在家的皇甫嵩突然接到复工通知,还附赠一个搭档——前将军董卓,两人领着四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赴前线。

刚到驻地,这对临时cp就开启了互怼模式。董卓大手一挥,摆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还等啥?赶紧冲过去救陈仓!晚一步城就没了!他这着急上火的样子,活像点了外卖却等不到骑手的暴躁顾客。可皇甫嵩却气定神闲,慢悠悠地抿了口茶:董将军,您先消消火。陈仓虽小,但城墙坚固,粮草充足,王国一时半会儿啃不下来。咱们现在冲过去,不就成了送人头?不如先蹲这儿,等他攻城累了,咱们再上去补刀,这才是稳赢的套路!

这一番话,说得董卓直翻白眼。他心里嘀咕:这老小子怕不是被安逸日子过傻了?打仗不就讲究个速战速决吗?但军令如山,董卓再不服气,也只能憋着。于是,这场救援战变成了大型吃瓜现场——王国在城下疯狂输出,又是架云梯,又是撞城门;陈仓守军在城墙上疯狂防御,滚木礌石不要钱似的往下砸;而皇甫嵩和董卓的大军,则在后方摆起了烧烤摊,一边啃着羊肉,一边围观这场攻防大戏。

就这样,王国足足攻了八十多天,城墙却连个裂缝都没见着。士兵们累得跟霜打的茄子似的,攻城器械也报废了一大半。眼瞅着再耗下去要喝西北风,王国只好灰溜溜地下令撤兵。这时候,皇甫嵩终于从躺平模式切换到战斗模式,大手一挥:全军出击!

董卓一听就急了,跳着脚反对:兵法说了,穷寇莫追!现在追上去,万一人家狗急跳墙,咱们不得吃不了兜着走?皇甫嵩却笑出了声:董将军,您这兵法怕不是盗版的吧?王国现在是强弩之末,咱们追上去就是单方面虐菜,这便宜不占白不占!说完,根本不管董卓的意见,直接带着部队就冲了出去,还特意留董卓断后——这操作,妥妥的职场阴阳怪气。

事实证明,皇甫嵩这波预判直接封神。王国的部队早就没了斗志,被汉军追着屁股打,一路丢盔弃甲。这一仗,皇甫嵩砍了敌军一万多颗脑袋,战利品堆得比小山还高。反观负责断后的董卓,不仅啥功劳没捞着,还被友军当背景板,气得脸比锅底还黑。

经此一役,董卓心里那叫一个憋屈:明明我也是名将,怎么就被这老东西压了一头?从此,他看皇甫嵩的眼神里都带着刀子,两人的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谁能想到,这场原本为了保家卫国的军事行动,最后却成了两位大佬结仇的起点,还间接影响了东汉末年的历史走向。

司马光说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点评此事时,毫不吝啬对皇甫嵩的赞赏:嵩之拒王国,先守后攻,深谙用兵之道,此乃良将之典范。反观董卓,刚愎自用,不识战机,其败也宜矣。短短几句,就把两人的高下分得明明白白。

作者说

皇甫嵩和董卓这场战略之争,简直就是职场矛盾的经典案例。一个是稳中求胜的老派领导,一个是激进冒进的少壮派,谁都觉得自己手握真理。但历史证明,军事决策不是辩论赛,光靠嘴皮子可赢不了胜利。更有意思的是,这场争执还暴露出人性的弱点——董卓的嫉妒心和小心眼,不仅影响了他的心态,更在日后酿成了更大的祸端。看来,职场上不仅要拼业务能力,控制情绪、搞好人际关系,同样是门必修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