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 第374章 三国"火攻名场面":陆逊如何烧崩刘备替关羽复仇的大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74章 三国"火攻名场面":陆逊如何烧崩刘备替关羽复仇的大军?

公元221年的长江沿岸,空气里除了江风的腥气,还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复仇火药味。蜀汉集团cEo刘备正带着大军东进,从巫峡建平一直到夷陵地界,连营几百里,那架势活像在长江边铺了条复仇红地毯。这位六十岁的老爷子之所以如此激动,全因二弟关羽被东吴——哦不,是被杀了,这会儿正憋着一股子劲要给东吴来场血色KpI考核。

要说刘备这波操作,简直把情绪化决策刻在了脑门上。诸葛亮劝他老板三思,现在打东吴不合时宜,他左耳进右耳出;赵云说曹操才是主要竞争对手,他直接把赵云调到后方冷静冷静。整个蜀汉高层就像劝失恋朋友别冲动的闺蜜团,急得团团转却拦不住这位复仇脑老板。大军刚出发时士气倒挺高,士兵们喊着为关将军报仇的口号,活像去参加热血团建,谁也没料到这会是场大型翻车现场。

东吴这边则上演着临危受命的职场戏码。面对刘备的倾巢而出,孙权把陆逊推到了前线总指挥的位置,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东吴的老将们个个资历比陆逊深,有的是跟着孙策打天下的开国员工,有的是手握兵权的区域总监,谁也不服这个三十多岁的空降领导。韩当、周泰这帮老将天天在营里抱怨:让个毛头小子指挥我们?这是要断送东吴基业啊!陆逊倒好,每天该看地图看地图,该巡营巡营,就像没听见背后的闲言碎语,活脱脱一个职场情绪稳定大师。

双方刚对峙时,刘备就玩起了职场套路。他派吴班带着几千人在平地上扎营,士兵们天天在营前射箭、操练,故意把阵仗搞得很大,活像在说来打我呀。东吴的老将们一看乐了,纷纷找到陆逊请战:这明显是送人头的机会啊!刘备老糊涂了吧?陆逊却盯着地图冷笑:你们见过猎人把陷阱摆在明面上的吗?这肯定是诱敌之计,旁边山谷里指不定藏着多少伏兵呢!果然没过几天,刘备见东吴不上当,只好悻悻地把山谷里的八千伏兵撤了出来,心里估计把陆逊骂了八百遍不识抬举。

这一对峙就是大半年,从春天耗到夏天,长江边的天气热得像蒸笼。刘备的大军远道而来,粮草补给越来越紧张,士兵们天天在太阳底下暴晒,士气跌得比股票跌停板还快,营里开始出现什么时候回家的抱怨。更要命的是,刘备为了避暑,把军营从江边挪到了山林里,几百座营寨连绵不断,看着挺壮观,却犯了军事大忌——就像把鸡蛋都放在了一个怕火的篮子里。

陆逊觉得反击的时机到了,召集众将开会时,老将们还在阴阳怪气:早干嘛去了?现在刘备站稳脚跟了才打?陆逊没跟他们置气,指着地图分析:刘备刚来时士气正盛,就像刚烧开的水,碰不得;现在他们驻扎半年,锐气早没了,就像凉透的茶水,随便喝。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他们把营寨扎在树林里,这不是给我们送吗?

谁也没想到,陆逊的第一波进攻居然搞砸了。他派一支小队去攻刘备的先锋营,结果被揍得鼻青脸肿地回来,韩当当场就翻了脸:我说什么来着?这就是瞎指挥的后果!陆逊却面不改色地宣布:没事,我就是试试他们的防御强度。现在我知道该怎么打了。

当晚,长江边突然亮起无数火把,陆逊的火攻套餐正式上线。他让士兵每人拿一把茅草,摸到蜀军营寨附近,瞅准风向就点火。那天气候干燥,风又大,火借风势瞬间蔓延,几百座连营就像被点燃的羊肉串,噼里啪啦烧得震天响。蜀兵从睡梦中惊醒,发现到处都是火墙,顿时乱成一锅粥,有的忙着救火,有的忙着逃跑,还有的直接举了白旗,场面比现代演唱会散场还混乱。

陆逊趁机下令全线进攻,东吴军队像开了挂似的追杀,一口气攻破了四十多座营寨。刘备的大将张南、冯习当场战死,连请来帮忙的胡王沙摩柯也没能幸免,蜀军的尸体顺着长江漂流,那景象惨得让人心疼。刘备在亲兵的掩护下拼命逃跑,跑到马鞍山时被陆逊的大军团团围住,真成了困在山上的马鞍山。幸亏天色黑得快,他趁着夜色带少数人突围,连御驾的马车都扔了,最后狼狈不堪地逃进白帝城,活像个输光家产的赌徒。

这场战役下来,蜀军的舟船、器械、粮草损失得干干净净,刘备积攒多年的家底几乎赔光。据说他站在白帝城城楼上望着东方,气得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天天念叨着朕居然输给了陆逊这小子,没过多久就病倒了。而陆逊则一战封神,那些之前质疑他的老将们,现在见了他都点头哈腰,活像换了个人,完美诠释了职场只看结果不看资历的真理。

司马光说

《资治通鉴》里把夷陵之战称为以少胜多的典范。在司马光看来,刘备失败的根源在于怒而兴师,带着情绪打仗就像盲人骑马,迟早要摔跟头;而陆逊的胜利则在于持重待机,懂得等待最佳时机,不因外界干扰而动摇。他强调: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行军打仗如此,治国理政亦是如此,冲动从来都是败亡之源。

作者说

这场战役藏着个有趣的情绪管理学密码:刘备输在情绪上头,陆逊赢在情绪脱敏。刘备因为关羽之死失去理性判断,把复仇当成唯一目标,既不听劝也不看形势,活像个被愤怒冲昏头脑的职场莽夫;而陆逊则完美避开了情绪陷阱,不管是同僚质疑还是初战失利,始终保持冷静分析,这种情绪钝感力恰恰是关键决策时最稀缺的能力。更值得玩味的是时机选择——人生很多时候不是比谁更用力,而是比谁更懂得等待,就像陆逊等待刘备士气低落的那一刻,时机到了,轻轻一推就能撬动全局。

本章金句:真正的高手从不用愤怒对抗对手,而是用耐心熬到对手犯错。

如果你是文中的主人公陆逊,面对刘备的诱敌之计,你会像历史上真实的陆逊一样坚持不战吗?在众人质疑时,又会如何说服大家相信你的判断?人生就是在一个个选择和考验下,不断的往我们的档案中添加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教训。思考,总结,是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