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 第446章 石勒升职记:从奴隶到大佬(后赵开国皇帝)的逆袭之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6章 石勒升职记:从奴隶到大佬(后赵开国皇帝)的逆袭之路

西晋那阵子的并州,简直就是老天爷忘了关火的大烤炉。地里的庄稼旱得能当柴烧,路边的树皮被啃得比狗舔过还干净,连平时横得不行的兵痞见了野狗都得绕道走——生怕被饿疯了的畜生扑上来啃两口。就在这饿殍遍地的光景里,一个叫石勒的羯族小伙子,正琢磨着下一顿该去哪儿找口吃的。

谁也没想到,这年冬天会跳出个创收鬼才——建威将军阎粹,给东嬴公司马腾支了个馊主意。大人您看,阎粹摸着下巴上没几根的胡子,眼睛亮得像饿狼,现在军饷短缺,可咱并州有的是胡人啊!把他们抓起来卖到山东,一准能换不少粮草,还能顺便解决治安问题,一箭双雕!

司马腾一听,这主意简直妙绝,拍着大腿就同意了。于是并州地界突然多了支捉胡小分队,白天扛着锄头假装种地,晚上就揣着绳子挨家挨户摸。石勒就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被逮的,当时他正蹲在破庙里啃发霉的窝头,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麻袋套了头,等醒过来时,已经跟几十号胡人挤在一辆闷罐车里了。

这趟贩卖之旅堪称地狱级体验。车厢里又闷又臭,有人饿晕了,有人冻僵了,石勒靠着年轻力壮硬扛了下来。他还偷偷观察押送的兵卒,听他们唠嗑,记下沿途的地名——后来他能在中原大地纵横驰骋,跟这段路上攒下的地理知识还真有点关系。

不知颠簸了多少天,石勒被卖到了茌平县一个叫师懽的地主家。师懽见他身材魁梧,眼神里透着股狠劲,不像一般的奴隶,就没让他去干刨地的重活,只让他放放马。这可正对了石勒的胃口,他打小就爱跟马打交道,骑术更是没的说,把师家的马养得膘肥体壮,连最烈的那匹黑马都被他治得服服帖帖。

有天夜里,师懽起夜,看见马棚里透着微光,还以为进了贼,抄起扁担就冲过去。结果扒着门缝一瞧,好家伙!石勒正躺在草堆上,头顶上像有团白气缭绕,隐约还有马在给他舔手。师懽吓得差点把扁担扔了,心里直犯嘀咕:这小子怕不是个异人?

第二天一早,师懽就把石勒叫到跟前,递给他一件粗布衣裳:你走吧,别在我这儿当奴隶了。石勒愣了一下,没明白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师懽又说:我看你不是池中之物,留在乡下屈才了。其实师懽心里打得是另一笔账——万这小子真是个贵人,现在放他一马,将来说不定能沾光;要是个祸害,早点送走也省得惹麻烦。

离开师家的石勒没地方去,就跑到附近的马牧场混日子。马牧帅汲桑是个豪爽的汉子,见石勒会相马、懂骑射,还能说会道,就跟他拜了把子。当时天下大乱,官府横征暴敛,不少人活不下去,都跑到牧场来躲着。汲桑和石勒索性拉起一支队伍,干起了劫富济贫的勾当——其实就是抢那些为富不仁的地主,抢来的东西一半分弟兄,一半藏起来备着。

石勒这人有个本事,记性特别好。他能记住每个弟兄的名字、老家在哪儿、家里有几口人,还知道谁擅长使刀、谁跑得快、谁嗓门大适合放哨。每次出去,他都能把人安排得明明白白,从没出过岔子。弟兄们都服他,说跟着石大哥混,有肉吃,有酒喝,还安全。

没过多久,公师籓在赵魏一带起兵,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招兵买马。汲桑跟石勒商量:咱们总不能一直当山大王吧?要不投靠公将军,干票大的?石勒摸着下巴想了想:行是行,但咱得有个正经名号。我以前没大名,就叫石勒吧,姓石,坚硬如石;名勒,勒马定天下的勒。就这么着,这个名字,开始在乱世中崭露头角,并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后赵开国皇帝。

他俩带着几百号弟兄投奔公师籓时,场面还挺壮观。石勒骑着那匹被他驯服的黑马,腰里别着把从地主家抢来的宝刀,身后跟着一群扛着长矛、拿着斧头的汉子,虽然衣裳破烂,但个个精神头十足。公师籓见了挺高兴,当场封汲桑为扫虏将军,石勒为前队督,让他们跟着自己攻打邺城。

别看石勒以前没打过正规仗,打起仗来却有股不要命的狠劲。他知道自己人少,就不跟敌人硬碰硬,专挑晚上偷袭,或者在必经之路设埋伏。有次敌军派了上千人来追他们,石勒让弟兄们把马嘴绑上,人嘴衔枚,摸到敌军营地后,先放了一把火,再趁乱砍杀,愣是把上千人杀得屁滚尿流。

公师籓后来兵败被杀,汲桑和石勒就带着残部回到牧场,继续招兵买马。石勒这时候已经明白,光靠勇猛不行,还得有脑子。他开始搜罗那些读过书的人,让他们出谋划策,还学着制定军纪——以前抢东西不分青红皂白,现在规定只抢官府和恶霸,不许欺负老百姓。这么一来,投靠他的人越来越多,队伍像滚雪球似的壮大起来。

有人说石勒运气好,碰上了乱世;有人说他命硬,从奴隶堆里爬出来还能成大事。但那些跟他一起扛过刀、一起啃过冷窝头的弟兄们都知道,石勒这人,不光能打,还懂得把弟兄们的心拢在一块儿。就像他常说的:一匹马跑不久,一群马才能踏平天下。

司马光说

石勒起于微贱,遭逢乱世,由奴隶而至将帅,非独勇力过人,亦因其有识人之明、容人之量也。观其初投公师籓,虽位卑而能立功,可见其才。晋室之乱,在于失民心、轻夷狄,石勒之崛起,亦天时人事相激而成矣。然其后来行事,多有残暴,终非仁德之主,此亦乱世英雄之常也。

作者说

石勒的逆袭,藏着个很有意思的逻辑:他没把这个身份当成一辈子的标签,反而把这段经历变成了生存的资本。在闷罐车里学会的察言观色,在马棚里练出的对人性的判断,甚至被贩卖途中记下的地理路线,后来都成了他打天下的秘密武器。

这事儿细想挺颠覆的——我们总觉得出身决定命运,但石勒告诉你,所谓的,不过是你最先拿到的那副牌。他拿到的牌烂得不能再烂:异族、奴隶、乱世,随便一张都能让人认命。可他偏不按常理出牌,把的隐忍变成的智慧,把底层的挣扎变成了解社会的田野调查。

更有意思的是他对的理解。那些跟着他的人,大多是些没名没姓的草莽,但石勒没把他们当工具,反而当成一起踏平天下的同伴。这种从底层带出来的平等感,可能比那些世家子弟的权谋术更有凝聚力。毕竟在乱世里,大家跟着你,图的不光是活命,还有个能让人瞧得起的奔头。

本章金句

命运给你的烂牌,说不定是藏着同花顺的伏笔,就看你敢不敢把它打出去。

如果你是文中的石勒,那种艰难困苦条件下,你会这么选择并成就霸业吗?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