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 第458章 石勒的"影帝级"偷袭:王浚的翻车现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58章 石勒的"影帝级"偷袭:王浚的翻车现场

石勒盯着地图上的幽州地界,手指在两个字上戳了戳,跟张宾念叨:这老王头天天自称齐桓公第二,咱给他来个曹刿论战怎么样?张宾正用算盘噼里啪啦算粮草,头也不抬地回:依我看,该给他来个演员的自我修养

这话得从王浚派使者来襄国说起。那使者骑着高头大马进城门时,下巴抬得能搁住酒壶,活像刚中了状元的酸秀才。石勒瞅着他那副德行,偷偷给张宾使了个眼色——戏台搭好了,该演戏了。

使者参观军营时,差点笑出声。石勒的士兵一个个面黄肌瘦,有的扛着锈得掉渣的长矛,有的居然还在城墙根晒太阳抓虱子。最绝的是军械库,掀开帘子一看,好家伙,除了几堆发霉的草料,就是几只乱窜的老鼠。石将军这队伍,怕是连流寇都打不过吧?使者心里暗自嘀咕,嘴上却假惺惺地说:将军治军简朴,真是我辈楷模。

到了正殿,更绝的场面来了。王浚的亲笔信刚递上去,石勒一声就跪下了,膝盖磕在金砖上的一声,听得旁边侍卫都直咧嘴。他捧着信纸跟捧着圣旨似的,嘴里念念有词:王爷的字真乃神来之笔,属下得天天焚香供奉才行。转头就喊人:快把王爷赐的麈尾挂起来,以后这就是咱襄国的镇宅之宝!

那麈尾是王浚随手送的,也就值两吊钱,石勒却真把它挂在中堂,每天早晚各拜三拜。有回张宾故意问:将军这拜的是麈尾,还是王爷啊?石勒挤眉弄眼:笨!咱拜的是幽州的粮草和兵马。

使者回去复命时,把所见所闻添油加醋说了一遍,重点突出石勒胆小如鼠对王爷死心塌地。王浚捋着山羊胡听得眉开眼笑,当即把防务地图扔到一边:就凭他那几杆破枪,还能反了不成?手下谋士劝他防着点,他眼一瞪:人家都要尊我为帝了,你们别瞎挑拨!

其实石勒早派王子春在幽州当。这王子春是个机灵鬼,每天装作算命先生在市集转悠,把王浚的底细摸得门儿清。回来跟石勒汇报时,说得那叫一个详细:王爷家里囤了百万石粮食,可去年大水,老百姓都快易子而食了,他一粒米都不肯放;手下官员稍微犯错就扒皮抽筋,现在幽州城里的官儿,晚上睡觉都得睁着一只眼。

石勒听完拍着桌子大笑:这老王头是把自己当粮仓管理员了?还是觉得老百姓的命不如他的宝贝粮食金贵?张宾趁机递上作战计划:将军您看,三月中旬他准在幽州摆登基宴,到时候咱打着送礼的旗号过去,保管他毫无防备。

出发前,石勒还特意让人赶制了一面大旗,上面绣着恭迎圣主四个大字,把队伍里最瘦的马都牵出来当坐骑,粮草车装得满满当当——当然,底下藏的都是刀枪剑戟。临行前他对着镜子整理衣袍,跟士兵们开玩笑:咱这趟不是去打仗,是去给王王爷贺寿,都给我笑得自然点,谁露馅了回来没饭吃!

到了幽州城下,守城的士兵果然没设防,还热情地指引他们往王府走。王浚正穿着龙袍在院子里彩排登基仪式,听见石勒来了,乐颠颠地出门迎接,结果刚走到台阶上,就被石勒身后窜出的刀斧手按在了地上。

你你你...你这是干啥?王浚挣扎着喊。石勒摘下腰间的麈尾,慢悠悠地扇着:王爷您看,我把您赐的宝贝带来了。就是有个事儿想不通——您囤那么多粮食,是打算带到地底下当陪葬品吗?

幽州城破那天,老百姓扒着墙头看热闹,见石勒的士兵把王府粮仓打开放粮,一个个提着篮子抢着去领米,哪有人管被捆成粽子的王浚。有个老汉边装米边念叨:这王浚啊,就像那守着金元宝饿死的傻子,活该!

司马光说

石勒起于羯虏,负智勇以窥天下,王浚据幽州之险,拥强兵而怀异志,皆乱世之雄也。然勒能屈身伪事,示之以弱而藏其锋,浚则骄盈自满,信虚言而忘远虑。《军志》曰:骄兵必败。浚之覆亡,非力不足,盖失于察而败于骄也。夫乱世之中,强弱无常势,智勇方足恃,浚不知此,故及于难。

作者说

这场偷袭哪是什么简单的军事胜利,分明是场人性弱点的展示现场。王浚的失败不在于没兵没粮,而在于把别人的顺从当成了自己的本事,就像现在有些老板,总觉得员工拍的马屁都是真心话。石勒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看懂了和的游戏——你想要当皇帝的虚名,我就给你搭戏台;你沉迷于别人的奉承,我就给你递剧本。其实生活里处处都是石勒与王浚的翻版,有人忙着装腔作势,有人悄悄看穿底牌,最后输赢往往不在实力,而在谁更懂人性这出戏。

本章金句:别把别人的捧场当实力,戏演完了,该卸妆还得卸妆。

如果你是西晋末年的好汉,你会怎么选择?是像石勒那样藏锋露拙,还是像王浚那样志得意满,又或者会给这场较量加些不一样的戏码?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