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 第491章 慕容廆的"北伐梦"与燕王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91章 慕容廆的"北伐梦"与燕王帽

咸和六年的辽东,雪下得比慕容廆心里的算盘还密。这位割据一方的枭雄正对着地图磨牙——不是因为天冷,而是盯着中原那块肥肉流口水。他把案几拍得砰砰响,羊皮地图上的邺城标记被手指头戳出个小坑:陶侃那老小子要是肯跟我搭伙,石勒的羯人军队就得跪下来唱《辽东好》!

旁边的参军韩恒偷偷翻了个白眼。这位戴着儒生帽的谋士正用牙签挑牙缝里的羊肉渣,慢悠悠地说:主公,您上个月刚给东晋朝廷送了三车貂皮,这个月就喊着要当燕王,这好比刚给丈母娘送了两斤茶叶就想让人家倒贴嫁妆,不太合适吧?

慕容廆的络腮胡气得直抖。他最恨这些读书人说话拐弯抹角,就像辽东冬天的路,看着平坦,踩上去全是冰碴子。韩参军你这话就不对了!他猛地站起来,腰间的玉佩撞得叮当作响,想当年我爷爷在辽西打鲜卑段部的时候,陶侃还在荆州跟王敦掐架呢!如今我慕容家兵强马壮,牛羊多得能把辽河堵上,当个燕王怎么了?难道要等我孙子辈拿着计算器跟朝廷讨价还价?

帐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原来是负责养马的仆役慌慌张张跑进来,手里举着个啃了一半的胡萝卜:主公!南边来的信使在营门口哭呢,说陶将军的回信被雪冻成冰疙瘩了!

慕容廆的眼睛瞬间亮了,比帐里的油灯还亮。他三步并作两步冲出大帐,差点被门槛绊倒——这要是让史官记下来,怕是要写成燕王(未遂)为北伐跌断门牙。信使冻得像只红鼻子驯鹿,递过来一块冰砖似的竹简,上面隐约能看出老当益壮四个字。

瞧见没!慕容廆举着冰砖给韩恒看,活像个得了糖的孩子,陶侃这是答应了!老东西还夸我呢!韩恒摸出随身携带的小铜炉,把冰砖架在上面慢慢烤,慢悠悠地说:主公,这四个字后面好像还有但粮草自备......

帐内顿时安静得能听见雪花落在帐顶的声音。慕容廆的脸从通红变成铁青,活像辽东特产的冻梨。他猛地把冰砖掼在地上,冰块四溅:姓陶的这是拿我当冤大头!他在荆州吃鱼羹,让我在辽东啃冻土豆?北伐可以,燕王必须先给我戴上!不然我凭什么带着鲜卑儿郎去中原送死?

韩恒弯腰捡起一块没化的冰碴,对着光看了看:主公您看,这冰碴子看着透亮,太阳一晒就没了。可这辽东的石头呢?千百年都在这儿。您说哪个更实在?他见慕容廆没说话,又补充道,去年您帮段部解围,他们送的那批战马至今还在帮咱们拉粮草;前年您救济幽州灾民,现在多少流民来投奔?这些才是真东西啊!

这时帐外传来一阵欢呼,原来是去中原打探消息的斥候回来了。那斥候冻得说话都打哆嗦,却难掩兴奋:主公!听说石勒在邺城修宫殿,老百姓怨声载道,都说还是慕容公您这儿日子好过!慕容廆的眼睛又亮了,韩恒却轻轻咳嗽了一声:主公听见了?老百姓心里的秤,可比朝廷的册封诏书准多了。

当晚慕容廆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摸着床头那顶早就打好的燕王冠——鹿角做的簪子,鎏金的帽檐,甚至还镶了几颗从高句丽换来的蓝宝石。可一想起韩恒的话,又觉得这帽子有点沉。他索性披衣下床,走到帐外看雪。站岗的士兵见主公出来,赶紧立正敬礼,冻得发紫的脸上却带着笑:主公,今年冬天囤的粮草够吃三年,弟兄们说开春就随您南下!

慕容廆突然觉得,这顶还没戴上的燕王帽,好像不如士兵脸上的笑容实在。他想起年轻时跟着父亲打仗,那会儿连头盔都凑不齐,可弟兄们喊的慕容公比现在任何称呼都响亮。他对着雪地啐了一口:娘的,韩恒这酸秀才,说的好像有点道理。

第二天一早,慕容廆把韩恒叫到帐里,指着那顶燕王冠说:给我收起来!等啥时候洛阳的老百姓自发来给我戴,再拿出来不迟。他顿了顿,又补充道,给陶侃回信,就说粮草我出一半,但得让他派水师从海上来接应。对了,别提燕王的事。

韩恒刚要拱手称是,慕容廆又喊住他:还有,把那批准备送给朝廷的貂皮,分一半给南下的流民。告诉他们,跟着我慕容廆,有肉吃,有活干,比啥爵位都强!

司马光说

夫名者,实之宾也。慕容廆据辽东而怀问鼎之心,固其势也。然韩恒一言点破症结:信义未着而求名位,犹缘木求鱼。观其终能敛欲蓄力,可知豪杰之智,在于知何时当舍虚而取实。后世逐利者,常惑于浮名而忘根本,岂不谬哉?

作者说

慕容廆的燕王帽,像极了现代职场里的职位焦虑症。有人为了个头衔跟老板拍桌子,却忘了自己带的团队连基础业绩都完不成;有人刷遍朋友圈晒创始人身份,办公室却还在共享工位。韩恒的智慧在于,他懂品牌溢价永远建立在产品力之上——就像现在的网红店,要是味道不行,就算挂着米其林推荐的招牌,排队的人也迟早会散。

真正的燕王帽从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挣的。就像小区门口那家夫妻面馆,没挂中华名小吃的牌子,可每天早上排队的人能排到巷口——他们的,是食客用筷子一票一票投出来的。

本章金句

虚头衔像过冬的棉袄,看着厚实,要是里面没塞真棉花,风一吹就贴了身。

如果回到古代你是文中的角色,你会怎么选择?是像慕容廆那样先争取名分再干事,还是学韩恒坚持先干活再谈钱?或者有什么更聪明的第三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