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 第550章 北魏版“职场反杀”:王爷叛乱刚开场,手下就送他领盒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50章 北魏版“职场反杀”:王爷叛乱刚开场,手下就送他领盒饭

要聊北魏那点事儿,就跟看古装职场剧似的——表面上君臣和睦、官官相安,背地里藏着的小心思、小算计,比咱现代办公室里的KpI内卷还热闹。今天要讲的这出戏,主角是个手握兵权的王爷,本想搞波“逆风翻盘”,结果刚拉开架势,就被自己人给“咔嚓”了,剧情反转快得让人来不及嗑瓜子,说起来都忍不住想笑。

这主角名叫拓跋道符,身份那是相当硬核——北魏东平王,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按说生在这样的家庭,只要不瞎折腾,一辈子荣华富贵享不尽,就算每天躺平晒太阳,也比咱普通人奋斗一辈子强。可这拓跋道符偏不,大概是觉得“王爷”的头衔不够刺激,总想搞点大动作,证明自己不是靠祖宗吃饭的“纨绔子弟”。

当时他驻守在长安,手里握着不少兵,相当于地方军区的“一把手”。长安这地方,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放个靠谱的人在这儿,皇帝才能睡安稳觉。可拓跋道符心里的小九九,早就不是“守好地盘”那么简单了。他看着朝廷里的动静,总觉得自己能再往上走一步——比如,把当时的北魏皇帝拉下来,自己坐龙椅。

有了这心思,拓跋道符就开始偷偷摸摸搞准备。先是拉拢身边的人,跟几个心腹喝酒时,故意说些“朝廷现在不行了”“咱们跟着混没前途”之类的话,试探大家的口风。可他忘了,不是所有人都想跟着他“赌一把”,大多数人还是想安安稳稳拿俸禄,不想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干造反的事儿。

但拓跋道符已经被“当皇帝”的美梦冲昏了头,见有人不配合,他就开始来硬的。某天早上,他突然召集手下的将领开会,说是有“紧急军情”。等大家到齐了,他直接拍案而起,说要“起兵清君侧”——其实就是明着叛乱。当时在场的副将里,有个叫万古真的,还是驸马都尉,娶了公主的人,怎么可能跟着他瞎闹?万古真当场就反对,说:“王爷,这可是灭族的大罪,咱们不能干啊!”

拓跋道符本来就没耐心,见万古真敢唱反调,立马翻脸。他早就安排好了自己的亲信士兵在帐外等着,一声令下,士兵就冲了进来,当场把万古真和几个反对的副将给杀了。这下可好,本来还想“师出有名”,结果一开场就先杀了自己人,叛乱的性质彻底坐实了,连点回旋的余地都没留。

消息传到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皇帝一听就炸了——好你个拓跋道符,给你兵权是让你守边疆,你倒好,直接起兵造反?这要是不赶紧收拾,以后谁还敢听朝廷的话?皇帝立马召集大臣开会,最后拍板:让司空和其奴带着宫廷禁卫军,火速赶往长安平叛。

这和其奴可不是一般人,司空是朝廷重臣,又管着禁卫军,相当于皇帝的“贴身保镖队长”,打仗经验丰富,手下的兵也都是精锐。他接到命令后,不敢耽搁,立马点兵出发,一路上快马加鞭,就怕拓跋道符在长安站稳脚跟。

可谁都没想到,和其奴的大军还没到长安,城里就先出了变故——拓跋道符的司马段太阳,反手给了他一刀。

这司马是个啥官?简单说,就是王爷手下的“参谋长”,管着军政要务,算是拓跋道符的核心下属。段太阳平时跟着拓跋道符做事,看着挺顺从,可心里门儿清:拓跋道符这事儿,纯属脑子发热,叛乱哪有那么容易?朝廷的大军一到,别说当皇帝了,能不能保住小命都难说。自己要是跟着他一条道走到黑,最后肯定得被满门抄斩,这买卖太亏了。

于是段太阳开始偷偷琢磨:怎么才能既不跟着叛乱,又能保住自己,还能捞点功劳?思来想去,他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拓跋道符给杀了,然后向朝廷表忠心。

这天晚上,段太阳趁着拓跋道符在府里喝酒,假装进去汇报工作。拓跋道符正喝得晕晕乎乎,还以为段太阳是来给他拍马屁的,没多想就让他进来了。结果段太阳一进门,身后就跟着几个心腹士兵,没等拓跋道符反应过来,士兵就冲上去把他按在了椅子上。

拓跋道符这才慌了,大喊:“段太阳,你想干什么?我可是王爷!”段太阳冷笑一声:“王爷?你现在是叛贼!我杀了你,是为了朝廷,为了天下百姓!”说完,他使了个眼色,一个士兵手起刀落,拓跋道符的脑袋就掉了下来。可怜这位东平王,忙活了半天,叛乱的大旗还没来得及插遍长安,就先成了自己手下的刀下鬼,连句遗言都没来得及说全。

段太阳杀了拓跋道符后,立马提着他的脑袋跑到长安城头,对着下面还在犹豫的士兵喊话:“拓跋道符叛乱,现已被我诛杀!愿意归顺朝廷的,既往不咎;要是还想跟着叛贼走,就是这个下场!”士兵们本来就不想叛乱,见首领死了,纷纷放下武器,长安的叛乱就这么兵不血刃地解决了。

等和其奴带着大军赶到长安时,看到的就是段太阳捧着拓跋道符的脑袋来献功的场景。和其奴又惊又喜,赶紧派人把消息传回平城。皇帝听说叛乱已经平定,特别高兴,不仅没追究段太阳之前跟着拓跋道符的事儿,还赏了他不少钱财。不过,长安这地方刚经历过叛乱,人心不安,需要一个靠谱的人来镇守。皇帝想来想去,最后任命安西将军陆真为长安镇将,让他去安抚军民。

这陆真也是个有本事的人,他到了长安后,没搞那些花里胡哨的排场,而是亲自下到街巷里,跟老百姓聊天。看到有人因为叛乱丢了家产,他就从官府里拨出粮食和钱财救济;看到士兵们因为之前的事儿心里有疙瘩,他就挨个找他们谈话,说“过去的事就过去了,只要以后好好守城,朝廷不会亏待大家”。没几个月,长安就恢复了往日的热闹,老百姓该种地的种地,士兵该站岗的站岗,仿佛那场荒唐的叛乱从来没发生过一样。

现在回头看这事儿,拓跋道符纯属“不作死就不会死”。手里握着好牌,却非要打个稀烂,既没算准自己的实力,也没看透手下的心思,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说起来都让人觉得可笑。而段太阳呢,虽然有点“卖主求荣”的嫌疑,但不得不说,他看得清形势,关键时刻拎得清,不仅保住了自己,还顺带平定了叛乱,也算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了。

司马光说

夫东平王拓跋道符,恃宗室之亲,握方面之权,不思尽忠报国,反怀觊觎之心,擅杀僚属以倡乱,何其愚也!段太阳虽为其属,然能审时度势,弃暗投明,诛逆贼以安地方,此非唯自保,亦有功于社稷。陆真镇长安,抚民以仁,治军以信,使乱后之地速归安定,可谓贤将。盖自古以来,叛乱者多因贪念蒙蔽,而成功者必赖明辨是非,此天道人心之常也。

作者说

要是搁现在,拓跋道符这事儿就是典型的“职场认知错位”——把平台给的权力当成了自己的能力,把一时的位置当成了永久的资本,总觉得“我上我也行”,结果连基本的风险评估都没做,就敢梭哈全部身家,不翻车才怪。反观段太阳,他的选择虽然不怎么“讲义气”,但特别符合“生存逻辑”:职场里从来没有“一条路走到黑”的死理,知道什么时候该止损,什么时候该转向,才是真本事。

而且这事儿还藏着个有意思的点:很多人觉得“叛乱”是大张旗鼓的大事,可实际上,大多数荒唐的叛乱,都死在“内部反水”上。就像拓跋道符,他以为自己是团队的“核心”,却没发现手下早就跟他不是一条心了。这就跟现在有些小领导似的,总觉得自己能带着团队“另起炉灶”,结果刚提想法,就被手下人反手举报给了大老板——不是手下不忠诚,是你画的饼太假,风险又太高,谁愿意陪你疯?

还有陆真的做法,也挺值得琢磨。他没靠暴力镇压,也没靠空话安抚,而是实实在在帮老百姓解决问题。这说明不管是古代守城池,还是现在管团队,“办实事”永远比“讲大道理”管用。你跟老百姓说一百句“朝廷会帮你们”,不如给他们一袋米;你跟员工说一百句“公司会好起来的”,不如给他们涨点工资。道理从古到今,其实都一样。

本章金句

贪念起时看不见刀光剑影,清醒处才躲得过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