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 第606章 钟离之战:白发将军坐轿退敌,火攻断桥大破十万魏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06章 钟离之战:白发将军坐轿退敌,火攻断桥大破十万魏军

天监六年的冬天,北魏中山王英带着大军南下,一路把梁军打得节节败退,眼看就要打到钟离城。这钟离城是梁朝的门户,要是丢了,北魏的骑兵就能长驱直入,建康城都得跟着完。梁武帝急得在宫里转圈,最后一拍桌子:“让韦睿去!再让曹景宗配合他,务必守住钟离!”

消息传到韦睿营中时,老爷子正披着棉袄看兵书,听说要去救钟离,还得受曹景宗节度,他倒没计较谁指挥谁,当即叫人收拾行装。手下劝他:“将军,现在天寒地冻,阴陵大泽那边全是泥沼,不好走,要不绕条宽路?”韦睿捋着白胡子笑了:“绕路要多走半个月,钟离城等不起!”

第二天一早,韦睿带着队伍钻进了阴陵大泽。地上的泥能没过脚踝,遇到深涧峡谷,他就让士兵们连夜造“飞桥”——用木头搭起简易的便桥,人踩着桥板过,车马就用绳索拉着走。有士兵冻得直跺脚,韦睿就把自己的暖炉递过去,说:“咱们多赶一天路,钟离城里的百姓就少受一天罪。”就这么连赶十天路,硬是提前到了邵阳洲,比曹景宗的士兵队伍还早到了两天。

曹景宗见韦睿来了,赶紧出城迎接。俩人一合计,决定连夜在邵阳洲上修防御工事。韦睿让人沿着洲边挖长堑,曹景宗让人在堑边插鹿角——就是削尖的木头桩子,防止魏军骑兵冲过来。士兵们举着火把干活,韦睿和曹景宗也不闲着,一会儿帮着搬木头,一会儿指点怎么挖堑更结实。天亮时,一条几里长的堑壕、一圈密密麻麻的鹿角,再加上一座临时筑成的小城,就立在了邵阳洲上。

北魏中山王英早起一看,差点把手里的马鞭扔了,对着身边人嘀咕:“这梁军是连夜请了神仙帮忙?怎么一夜之间就修出这么个堡垒!”他不服气,当天就派了大将杨大眼,带着一万多骑兵来攻。

杨大眼是北魏有名的猛将,据说能单手举鼎,骑兵们也个个凶神恶煞,朝着梁军阵地就冲。韦睿却不慌不忙,让人把战车排成圆阵,车与车之间留着缝隙,每个缝隙里都架起强弩。等杨大眼的骑兵冲到跟前,韦睿举起手里的白角如意——那玩意儿平时像个玩物,这会儿成了指挥信号,他往下一压,两千张强弩“唰”地一起发射。

弩箭力道大得能穿透铠甲,有的箭甚至能射穿两个骑兵。杨大眼正挥着马刀往前冲,一支弩箭“嗖”地过来,擦着他的右臂飞过,虽然没伤到骨头,却也划了个大口子,鲜血瞬间染红了袖子。骑兵们见主将受伤,又被弩箭射得不敢靠前,只好掉头往回跑。韦睿让人吹响号角,梁军趁机追了一阵,缴获了不少战马。

第二天,中山王英亲自带兵来战。他看着韦睿坐在一顶素木轿子里,手里还捏着那柄白角如意,心里又气又笑:“这老东西倒会享受,看我怎么收拾他!”魏军摆开阵势,一波接一波地往梁军阵地冲。韦睿坐在轿子里,眼睛不眨地盯着战场,哪边快守不住了,他就用如意指一下,预备队立马就顶上去。从早上打到傍晚,魏军发起了好几次进攻,都被梁军打退,英只好带着人撤回去。

到了夜里,魏军不甘心,又来偷袭。箭像下雨似的往梁军城头上射,有的士兵吓得缩到城垛后面,韦睿见状,站起来走到城头最显眼的地方,大声说:“我都没躲,你们怕什么?”士兵们见老将军站在前面,胆子也大了,纷纷探出头来反击。另一边,曹景宗早就料到魏军会偷袭,提前招募了几百个勇士,在杨大眼的军营南边偷偷筑了个小堡垒,等魏军去偷袭梁军阵地时,勇士们就从堡垒里冲出来,抄魏军的后路,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

就这么僵持了几天,梁武帝派来使者,带来了破敌的法子:“让韦睿和曹景宗造高舰,灌上草膏,等风大的时候,用火攻烧魏军的桥梁!”原来魏军为了过江,在邵阳洲两边的河上修了两座浮桥,把两岸的军队连起来,只要烧了桥,魏军就成了两半,首尾不能相救。

韦睿和曹景宗赶紧让人造高舰,这船造得比魏军的浮桥还高,船舷上都涂了厚厚的草膏,一点就着。某天夜里,刮起了东南风,韦睿让人把几十艘高舰划到浮桥附近,点上火把往船上一扔,火“腾”地就烧了起来。风助火势,火借风威,很快就把浮桥烧断了。

魏军见桥被烧,顿时乱了套,南边的魏军想往北逃,北边的想往南退,挤在河边互相踩踏。梁军趁机发起总攻,韦睿让人吹响冲锋号,曹景宗带着骑兵从陆路冲,水军则驾着船在河里追。魏军死伤无数,有的被烧死,有的被淹死,有的被砍死,中山王英带着少数残兵往西逃,杨大眼也跟着跑了。

等战斗结束,梁军清点战果,光杀死的魏军就有十多万,生擒的有五万人,还缴获了无数的粮食、兵器和战马。钟离之战打赢的消息传到建康,梁武帝高兴得设宴庆祝,对着大臣们说:“韦睿老当益壮,曹景宗骁勇善战,这俩人真是我的左膀右臂啊!”

司马光说

钟离之战,梁以弱胜强,非唯天时,实赖人和。韦睿临危受命,不畏险途,十日至邵阳,其速也;夜筑长堑,以车结阵,其谋也;坐舆麾军,城头镇乱,其勇也。曹景宗虽骁勇,却能与韦睿同心协力,互补短长,无争功之念,有破敌之心。北魏中山王英、杨大眼虽勇,然恃强冒进,不知变通,又无协同之策,败亡亦属必然。治国者当知,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更在上下同心——心齐则阵稳,阵稳则必胜。

作者说

钟离之战里藏着一个很有意思的“以柔克刚”逻辑:韦睿没有像杨大眼那样靠蛮力冲锋,也没有像中山王英那样靠人数压制,而是用“巧劲”破局——用飞桥赶路抢时间,用车阵弩箭挡骑兵,用火攻断桥断后路,每一步都没跟魏军“硬刚”,却每一步都掐住了魏军的要害。

更妙的是韦睿和曹景宗的配合:一个年长持重,擅长谋略布局;一个年轻骁勇,擅长冲锋陷阵。他们没有因为“谁指挥谁”争高低,反而像两块互补的拼图,把各自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这其实比战术更重要——很多时候,团队赢不了不是因为对手太强,而是因为内部互相掣肘,把力气都耗在了内斗上。

还有个细节很戳人:韦睿始终坐着素木轿,拿着白角如意,看起来一点都不像“猛将”,可就是这个“不像猛将”的老将军,却成了梁军的“定海神针”。这说明真正的领导力,从来不是靠凶神恶煞的样子吓住人,而是靠冷静的判断、坚定的底气,让身边人觉得“跟着他,就不会输”。这种“于从容中显力量”的智慧,放在今天的团队协作里,依然特别管用。

本章金句:真正的破局从不是“以强胜弱”,而是用谋定的巧劲,打在对手最软的地方;真正的团队也不是“强者扎堆”,而是彼此互补,把力气拧成一股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