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末年的江湖,说乱也乱,说热闹也真是够热闹——这边杜洛周扯着大旗占山为王,那边葛荣带着人马四处闯荡,最厉害的还要数尔朱荣,手底下兵强马壮,活脱脱一个“北方职场顶流”。高欢和发小段荣,那会儿还在“创业公司”里摸爬滚打,先跟着杜洛周混饭吃,后来觉得老板格局太小,转头投奔葛荣,没干多久又发现这公司看似人多,实则是个空架子,俩人一合计:“再这么跳下去,简历都要写满‘前任’了,得找个真正能成大事的主儿!”
这时候,老熟人刘贵站了出来。刘贵早就在尔朱荣手下当差,知道这位老板正缺有脑子的谋士,就把高欢夸得天花乱坠:“荣哥,我跟你说,高欢这小子可不是一般人,脑子转得比你家那匹日行千里的宝马还快,你要是见了他,保准觉得捡到宝!”尔朱荣那会儿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听多了奉承话,对刘贵的推荐也没太当回事,只淡淡说了句:“行吧,那就让他来府里当个差,先看看再说。”
高欢刚进尔朱荣府里那阵儿,确实没什么存在感。每天跟着众人早晚请安,偶尔干些杂活,连跟尔朱荣说上几句话的机会都少。段荣私下里还替他着急:“兄弟,你倒是露两手啊,总这么默默无闻,啥时候才能熬出头?”高欢却一点不慌,手里拿着刚磨好的剪刀,笑着说:“急啥?机会这东西,就像草原上的兔子,得等它自己撞上来,咱们只要做好准备就行。”
还真让高欢等着了。这天午后,尔朱荣牵着自己最宝贝的一匹悍马,在院子里来回踱步,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这匹马性子烈得很,通身黑毛油光水滑,就是脾气差,之前找了好几个马夫给它剪毛,不是被它一脚踹飞,就是被它咬得胳膊流血,谁见了都犯怵。尔朱荣看着马身上杂乱的长毛,气不打一处来:“一群废物!连匹马都收拾不了!”
这话刚好被路过的高欢听见了。他放下手里的活计,走上前躬身行礼:“主公,不如让属下试试?”尔朱荣抬头瞅了瞅他,见是那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高欢,有些意外:“你?可别逞强,这马的脾气你也知道,伤着了可没人替你上药。”高欢笑着摆手:“属下自有办法,要是搞不定,任凭主公处置。”
周围的仆人都凑过来看热闹,有人偷偷嘀咕:“这高欢怕不是疯了吧?前几个马夫的惨样还没看够?”段荣也捏了把汗,站在人群后面,悄悄给高欢使眼色,让他别冲动。高欢却假装没看见,接过剪刀,慢慢走到马跟前。
奇怪的是,那匹平日里见人就龇牙咧嘴的悍马,见高欢过来,竟没像往常那样暴躁。高欢也不着急动手,先是伸出手,轻轻抚摸着马的脖子,嘴里还低声说着什么,像是在跟马聊天。那马竟渐渐安静下来,耳朵耷拉着,一副温顺的模样。尔朱荣站在一旁,看得眼睛都直了:“这小子还真有点门道!”
紧接着,高欢拿起剪刀,开始给马剪毛。他手法利落,每一刀都剪得恰到好处,而且全程没给马套任何羁绊——既没拴缰绳,也没套马笼头。要是换了别人,这马早该蹬腿咬人了,可此刻它却乖乖站在原地,任由高欢摆弄,连一声粗气都没喘。周围的人都看呆了,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惊扰了这匹“转性”的悍马。
没一会儿,高欢就把马毛修剪得整整齐齐,那匹悍马看起来精神了不少,还凑到高欢身边,用脑袋蹭了蹭他的胳膊,像是在道谢。高欢放下剪刀,走到尔朱荣面前复命:“主公,幸不辱命。”
尔朱荣这才回过神来,快步走上前,围着马转了两圈,又看看高欢,眼神里满是惊讶:“你倒是说说,这马平日里烈得像头豹子,怎么到你手里就这么听话了?”
高欢知道,机会来了。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话锋一转:“主公,其实驯马和管人是一个道理。这马看着凶悍,其实是没找对驯它的法子——你要是硬来,它就跟你对着干;你要是懂它的性子,顺着它的脾气来,它自然就服你了。就像这天下的‘恶人’,有些看似难管,其实不过是没遇到能镇住他们的人。”
这话一下子说到了尔朱荣心坎里。他这些日子正愁着怎么收拾朝中那些不服管的大臣,高欢的话像是给了他一个提醒。他当即屏退左右,只留下高欢一人,把他请到书房,倒了杯酒递过去:“你接着说,这天下的事,你怎么看?”
高欢也不客套,接过酒杯一饮而尽,放下杯子,侃侃而谈:“主公,如今的北魏朝廷,早就不是当年的样子了。天子年幼,性子懦弱,连朝堂上的事都做不了主;太后胡氏更是荒唐,整天只顾着自己享乐,还重用郑俨、徐纥那两个奸佞小人,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老百姓怨声载道,各地起义不断,这正是主公您的机会啊!”
尔朱荣身子微微前倾,眼神里多了几分认真:“哦?你倒说说,我该怎么做?”
“很简单,”高欢身子坐直,声音也提高了几分,“主公您手握重兵,又深得民心,不如趁机起兵,以‘清君侧’的名义,讨伐郑俨、徐纥那两个乱臣贼子。到时候,您既能替朝廷除去祸害,又能让天下人知道您的忠义,再借着这个势头发展势力,成就霸业还不是水到渠成的事?要是再犹豫下去,等别人先动手了,可就没您的份了!”
这番话听得尔朱荣心潮澎湃,他猛地一拍桌子,哈哈大笑:“好!说得好!高欢啊高欢,我以前真是看走眼了!你这脑子,比我手下那些只会舞刀弄枪的将军好用多了!”
从那以后,尔朱荣再也没把高欢当普通下属看待,每次商议军机大事,都要把高欢叫到身边,让他出谋划策。高欢也没辜负尔朱荣的信任,每次都能提出独到的见解,帮尔朱荣解决了不少难题。段荣见高欢终于熬出了头,也替他高兴:“兄弟,还是你有远见,当初我还替你着急呢,没想到你早就心里有数了。”高欢笑着说:“其实也没什么,不过是找准了机会,把该说的话说到了点子上而已。”
司马光说
高欢之智,不在逞一时之勇,而在观时察势,待机而动。剪马毛一事,看似寻常,实则是他借物喻理,向尔朱荣展露才识的契机。夫成大事者,当能于细微处见机,于闲谈中论道,既不急于求成,亦不错失良机。尔朱荣虽有雄才,然初不识高欢,幸得高欢借驯马之喻点醒,方知其栋梁之材。由此观之,人才常有,而识才者需有慧眼,用才者需有雅量,二者相得,方能成其大业。
作者说
高欢的逆袭,藏着一种“职场智慧”:比起一味地“刷存在感”,不如先沉下心来观察局势,找准对方的“需求点”。尔朱荣缺的不是会干活的人,而是能替他分析局势、出谋划策的谋士,高欢恰恰在剪马毛这个看似偶然的场景里,用“驯马喻管人”的方式,精准戳中了尔朱荣的痛点。更有意思的是,他没有一上来就高谈阔论,而是先用“驯马”这个具体的事证明自己的能力,再顺势延伸到天下大事,让尔朱荣从“好奇”到“认可”,最后到“重用”,整个过程水到渠成。这告诉我们:真正的“说服”,从来不是靠嘴皮子功夫,而是靠“先做事,再说话”的逻辑——用看得见的能力打底,说出来的观点才更有分量。
本章金句:机会不会主动敲你的门,但它会给你递一把剪刀,就看你能不能用它剪出改变命运的形状。
如果你是文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选择?是像高欢这样耐心等待机会,还是会主动找尔朱荣“毛遂自荐”?快来说说你的谋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