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 第699章 玉珽除权臣:周武帝的“影帝式”表演麻痹宇文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99章 玉珽除权臣:周武帝的“影帝式”表演麻痹宇文护

南北朝的北周朝堂,曾上演过一出堪称“年度反转大戏”的夺权闹剧。权臣宇文护手握重兵,权倾朝野,把皇帝当傀儡耍了十几年,却没料到,自己精心扶持的“乖侄子”周武帝,竟是个演技精湛的“影帝”,最后用一根玉珽,就结束了他的权臣生涯,看得人直呼“过瘾”。

话说北周太祖宇文泰死后,留下了一个权力真空。他创立的左右十二军,全被侄子宇文护攥在了手里。这宇文护可不是善茬,仗着兵权在握,屯兵侍卫,把朝堂变成了自己的“一言堂”。他先后拥立了三个皇帝,杀了两个,简直是“皇帝终结者”。到了周武帝宇文邕继位,宇文护更是嚣张到了极点,诸子及僚属个个贪残恣横,在京城作威作福,老百姓怨声载道,士民们都活得提心吊胆。

可周武帝呢?表面上对宇文护毕恭毕敬,简直是“孝顺侄子”的典范。宇文护说东,他绝不往西;宇文护让打狗,他绝不骂鸡。有人在他面前说宇文护的坏话,他还会立马翻脸,把人治罪。久而久之,宇文护真把这个侄子当成了没脾气的“软柿子”,放松了警惕,整天忙着享受权力带来的快感,压根没把周武帝放在眼里。

殊不知,周武帝这是在“扮猪吃老虎”。他表面深自晦匿,暗地里却在磨刀子,悄悄联络了卫公宇文直、宇文神举、王轨、宇文孝伯等一批对宇文护不满的大臣,谋划着一场惊天动地的“除奸大计”。这一忍,就是十三年。十三年里,周武帝每天都在演戏,对着宇文护笑脸相迎,心里却早已把复仇的计划演练了无数遍,这份隐忍,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机会终于来了。一天,宇文护从同州回到长安,周武帝立马亲自到宫门口迎接,嘘寒问暖,热情得不得了。随后,他拉着宇文护的手,神秘兮兮地说:“叔父啊,太后最近老是喝酒,脾气也越来越不好,我劝了好几次都没用。您是太后最信任的人,您去劝劝她,她肯定会听的。”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篇《酒诰》,递给宇文护:“您就照着这个念,保管管用。”

宇文护一听,心里美滋滋的:“还是侄子懂事,知道谁才是这个家的主心骨。” 他压根没多想,就跟着周武帝进了含仁殿谒见太后。进殿后,周武帝让宇文护站在太后面前读《酒诰》,自己则假装站在宇文护身后“听训”,还贴心地说:“叔父,您慢着点读,别累着。”

宇文护清了清嗓子,开始摇头晃脑地读了起来:“王若曰:‘明大命于妹邦……’” 可他刚读到一半,身后的周武帝突然眼神一变,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温顺。他猛地从腰间抽出一根玉珽——这原本是古代帝王手中的礼器,此刻却成了致命的武器,朝着宇文护的后脑勺狠狠砸了下去。

“咚”的一声闷响,宇文护猝不及防,一头栽倒在地,疼得龇牙咧嘴,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周武帝见状,立马喊来早已埋伏好的宦者何泉:“快,杀了他!” 何泉吓得魂飞魄散,握着御刀哆哆嗦嗦地砍了下去,可手一抖,砍了好几刀都没伤到要害,反而把自己吓得差点尿裤子。

就在这关键时刻,埋伏在户内的卫公宇文直跃了出来。这家伙早就憋了一肚子火,之前因为得罪宇文护,被削了兵权,一直怀恨在心。他一把夺过何泉手里的刀,对着倒地的宇文护,手起刀落,一刀就结果了他的性命。宇文护到死都没想到,自己纵横朝堂十几年,最后竟然死在了自己最看不起的侄子手里,死得这么憋屈。

解决了宇文护,周武帝立马翻脸,露出了帝王的狠辣。他下令将宇文护的儿子、亲信等一众党羽,全部抓到大殿上处死,一时间,殿内血流成河,曾经嚣张跋扈的宇文氏集团,瞬间土崩瓦解。随后,周武帝大赦天下,还改了年号,宣告着自己真正掌控了北周的朝政。

司马光说

夫权臣之祸,在于权柄过盛,凌驾于君主之上。宇文护专权十余年,弑君立君,祸乱朝纲,其死实属咎由自取。周武帝隐忍十三年,不动声色,暗中谋划,终以雷霆之势除奸,可谓智矣。然帝王之术,虽能夺权,亦需以仁治国,方能长治久安。故曰:“能隐忍者成大事,能果断者定天下”,信哉!

作者说

宇文护的败亡,看似是周武帝的突然发难,实则是他长期专权、目中无人的必然结果。他把皇帝当成傀儡,把朝堂当成私产,却忘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更忘了“兔子急了还咬人”。而周武帝的成功,不仅在于他的隐忍和果断,更在于他的“演技”。在权力斗争中,适当的伪装和隐忍,不是懦弱,而是为了等待最佳时机,一击制胜。

更值得深思的是,宇文护手握重兵,却死于一根玉珽,这说明权力的大小,从来不取决于兵力的多少,而取决于人心的向背和时机的把握。宇文护的党羽虽多,却个个贪赃枉法,不得人心;周武帝虽看似无权,却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找准宇文护的软肋,一击致命。这像极了现实生活中,那些看似强大的人,往往因为骄傲自满、不得人心而一败涂地;而那些懂得低调隐忍、积蓄力量的人,总能在关键时刻脱颖而出。

本章金句:骄傲是失败的温床,隐忍是成功的伏笔,再强大的权势,也敌不过人心向背与时机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