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窃窃私语你听见了吗 > 第147章 山楂酿酒,岁月回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7章 山楂酿酒,岁月回甘

处暑的风带着秋燥掠过山楂林时,枝头的果子已经红透了大半。甄珠踩着木梯,正往竹篮里摘果子,指尖触到果皮上细密的绒毛,带着阳光晒过的微暖,像触到了一团团小小的火焰。

“够了够了,再摘就装不下了。”沈眠站在树下,仰头看着她,手里还提着个半满的竹篮,里面的山楂果红得发亮,把她的手腕都映成了胭脂色。

甄珠低头看了看篮里的果子,确实堆得像座小山了,便笑着从木梯上下来,脚下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响:“今年的果子结得真密,比去年多收了两篮呢。”她拿起一颗在衣角擦了擦,往沈眠嘴边送,“尝尝这颗,向阳的枝桠上摘的,肯定甜。”

沈眠咬了一小口,酸甜的汁水在舌尖漫开,带着股清冽的香,比往年的更有滋味。“是甜,”她笑着点头,接过甄珠手里的竹篮,“林萱说今天下午来教咱们封酒坛,说要按老法子在坛口抹层松脂,能存得更久。”

她们说的酒,是要埋在启星堂后的那批。去年秋天就说好的,等今年山楂丰收,酿些新酒存着,等学堂里的孩子们长到能喝酒的年纪,就开封共饮。玄风长老说,这叫“岁月酒”,酿的是时光,存的是念想。

***回到小木屋时,院子里已经晒满了山楂果。

甄珠把果子倒在铺着苇席的竹匾里,沈眠则拿起特制的铁钎,熟练地给果子去核。铁钎是玄山打的,一头尖一头圆,尖的去核,圆的挖蒂,用起来格外顺手。阳光透过竹篱笆照进来,在果子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把碎金。

“阿水说要带学堂的孩子们来帮忙,”甄珠一边分拣果子一边说,“说要学酿酒的手艺,以后给他们自己的酒坛封泥。”

“让他们来呗,”沈眠手里的铁钎没停,去核的果子在陶盆里堆成了小山,“正好让他们认认酿酒的步骤,也算是门学问。”她顿了顿,忽然想起什么,“玄风爷爷说,等下要过来看看,说有样东西要给咱们。”

正说着,院门外就传来了拐杖点地的声音,玄风长老被阿水搀扶着,慢慢走了进来。老人穿着件深蓝色的粗布袍,手里捧着个小小的木盒,脸上的皱纹在阳光下舒展开来,像幅被岁月熨平的画。

“爷爷来了。”沈眠赶紧放下铁钎,搬了把竹椅放在廊下,又倒了杯山楂水递过去。

玄风长老喝了口水,打开手里的木盒,里面是块巴掌大的竹牌,上面用烫火的工艺刻着复杂的星纹,正是定魂珠上的星轨图案,旁边还刻着两个小字:“长守”。

“这是三百年前圣女留下的,”老人的声音带着岁月的厚重,把竹牌递给甄珠,“当年她结契后,亲手刻了这块牌,说要让玄殇族的守护之心,像竹牌一样坚韧。我想着,你们守着定魂珠,守着族人,这牌该给你们。”

甄珠接过竹牌,指尖触到烫火的纹路,带着微微的凸起,像触到了三百年前的温度。她忽然想起那幅画里的圣女,想起画中与自己相似的眉眼,心里涌起一阵奇妙的联结——原来守护的心意,真的能跨越时光。

“谢谢爷爷。”甄珠把竹牌小心地放进怀里,贴身收好。

“谢什么,”玄风长老笑着摆手,目光落在晒着的山楂果上,“这果子看着真喜人,酿出来的酒肯定醇厚。”他看向沈眠,“我让玄山在启星堂后挖了个深坑,能埋十坛酒,够你们存的了。”

***午后的阳光越来越暖,学堂的孩子们果然跟着阿水来了。

十几个孩子排着队站在院子里,手里都提着小小的竹篮,说是要帮忙捡掉落的果子。最大的那个男孩已经十二岁了,叫石头,是玄山的侄子,手里还拿着把小铁钎,学着沈眠的样子给果子去核,动作有模有样的。

林萱也挎着个竹篮来了,里面装着松脂和红布,还有几支用来写名字的炭笔。“按老规矩,”她把东西放在石桌上,笑着说,“先把果子捣碎了发酵,七天后再蒸馏,最后装坛时,要在坛口写上酿酒人的名字,这样存出来的酒才带着心意。”

孩子们听得眼睛发亮,围在石桌旁,看着林萱演示捣碎果子的手法。阿水最兴奋,拿着个小木槌,学着林萱的样子往石臼里捶打山楂,果汁溅了满脸,像只沾了胭脂的小花猫。

甄珠和沈眠也没闲着。甄珠负责把捣碎的果肉装进陶缸,撒上特制的酒曲;沈眠则往缸口盖上纱布,防止蚊虫进去。两人配合默契,指尖偶尔碰到一起,像有细小的电流窜过,引得彼此都红了脸。

“甄珠姐姐,”石头忽然举起手里的炭笔,“我的名字怎么写?我想刻在酒坛上。”

甄珠笑着走过去,握住他的手,在准备好的木牌上写下“石头”两个字:“等酒装坛时,就把这牌挂在坛口,等你长大了,一看就知道哪坛是你参与酿的。”

石头拿着木牌,高兴得直蹦,其他孩子也纷纷围过来,吵着要写自己的名字。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孩子们的笑声、木槌捶打果子的声音、林萱的叮嘱声混在一起,像支欢快的歌。

玄风长老坐在廊下,看着眼前的景象,浑浊的眼睛里闪着泪光。他想起三百年前的动荡,想起影阁肆虐时的惶恐,再看看现在的安宁——孩子们能安心上学,年轻人能踏实酿酒,这大概就是历代先祖最想看到的景象。

***傍晚时分,第一缸山楂果肉终于封好了。

孩子们被各自的家人接走了,临走时都恋恋不舍地看着陶缸,像在告别什么宝贝。阿水是最后走的,他把自己写好的木牌轻轻放在陶缸旁,小声对启明珠说:“珠子,你要帮我看着它,别让小虫子靠近。”

启明珠在他手心微微发烫,像是在回应他的话。

院子里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甄珠、沈眠和林萱在收拾。夕阳的金光透过山楂林照进来,给陶缸镀上了层温暖的色。林萱把松脂和红布收好,笑着说:“七天后蒸馏时再来找你们,保证教你们酿出最好的酒。”

送走林萱,甄珠和沈眠坐在廊下,看着那口陶缸,忽然觉得心里满得像要溢出来。沈眠靠在甄珠肩上,指尖轻轻碰了碰她怀里的竹牌,声音轻得像叹息:“三百年前的圣女,是不是也像我们这样,守着族人,酿着酒,盼着日子越来越好?”

“肯定是,”甄珠握紧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布料传过来,“就像这山楂酒,刚酿时带着点涩,存得久了,就会慢慢回甘。”

晚风穿过山楂林,带来阵阵果香。远处的寨子里升起了炊烟,混着草木的清香,漫了满鼻。甄珠看着沈眠被夕阳映红的侧脸,忽然觉得,所谓岁月,大概就是这样——有一起酿酒的寻常,有彼此依偎的温暖,有存满期待的等待,最后在时光里,酿成最醇厚的回甘。

***七天后,蒸馏好的山楂酒装进了十个陶坛。

每个坛口都用红布封着,上面挂着写有名字的木牌——有甄珠和沈眠的,有林萱和玄山的,有阿水和石头的,还有学堂里其他孩子的。玄山带着族人,把坛酒小心翼翼地埋进启星堂后的深坑里,上面盖了层厚厚的松针,再压上石板,像藏了个珍贵的秘密。

埋好酒的那天,下起了小雨。甄珠和沈眠撑着一把竹伞,站在坑边,看着石板上的雨滴汇成小溪,心里忽然涌起一阵奇妙的笃定——等多年后再开封时,不管世事如何变迁,这酒里的心意,这守着的安稳,肯定都还在。

回到小木屋时,沈眠把那块“长守”竹牌挂在了火塘边的墙上。竹牌在火光里泛着温润的光,星纹的影子投在墙上,像片小小的星空。

“等我们老了,”甄珠靠在沈眠怀里,听着外面的雨声,“就坐在这火塘边,给孩子们讲三百年前的故事,讲我们怎么酿酒,怎么守着这寨子。”

“好啊,”沈眠的声音带着笑意,轻轻吻了吻她的发顶,“还要告诉他们,这世上最珍贵的,从来都不是定魂珠,而是守着珠子的人,是一起走过的岁月,是藏在酒里的回甘。”

火塘里的炭火烧得正旺,映着墙上的竹牌,映着两人交握的手,银镯子的光在昏黄的光里闪着,像两颗永远依偎的星。窗外的雨还在下,敲打着竹篱笆,像首温柔的催眠曲。

山楂已酿酒,岁月正回甘。属于她们的故事,还在时光里,慢慢发酵,静静沉淀,等着在未来的某一天,散发出最动人的香。

(第一百四十七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