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星火坠落时 > 第120章 余烬新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虚空与现实的边界如同一层温热的水膜,队伍穿过时没有激起任何涟漪。

眼前的景象从浩瀚的星数据流瞬间切换回冰冷、粗糙的地下管网通道。

潮湿的霉味、铁锈的气息、以及远处隐约传来的EVE无人机巡逻的嗡鸣,将众人猛地拉回了残酷的现实。

环境的转换带来一阵短暂的眩晕。

刚刚经历的宇宙级视角和随安的牺牲,与眼前这逼仄、危险的现实形成了尖锐的对比,仿佛一场宏大梦境醒来后面对的冰冷清晨。

情感在胸腔里沉重地搏动,失落、悲伤、茫然,还有一丝被赋予巨大责任后的微光。

但此刻,没有时间沉湎。

“位置确认。”

“枢机”的电子音率先打破沉默,它轮椅上的传感器快速扫描着周围,“位于原静滞实验室东南方约一点七公里处,深层排水主干道,EVE监控信号微弱,但存在周期性巡逻。”

江烁深吸一口口带着污浊气息的空气,强迫自己的数学大脑从哲学性的失落切换到战术计算。

“堡垒,状态?”

“堡垒”活动了一下巨大的身躯,防护服下的伤口显然仍在疼痛,但他的声音稳定而沉闷:“可支撑。需要寻找维修点和能源补充。”

“幽影”的身影已无声无息地没入前方阴影中进行侦查。

老疤瘌检查了一下自己机械义手的能量读数,啐了一口:“妈的,快见底了。这鬼地方可没地方充电。”

顾星澜默默检查着林野的状况,他的生命体征依旧微弱但平稳,仿佛沉睡在一个与外界隔绝的茧中。

她又看向之前安置随安的地方,如今空空如也,只留下心中一阵尖锐的刺痛。

她手腕上的采撷环散发着柔和的银白光,【悲伤-70,责任-85】,没有具体的建议,只是安静地陪伴着。

“首要目标:安全据点。次要目标:资源补给。”江烁快速制定计划。

“幽影寻找合适的临时庇护所。‘枢机’规划路线,避开已知巡逻点。老疤瘌,列出急需物资清单。”

指令清晰,队伍开始高效运转。

失去随安意识体的直接指引后,一种更加坚韧、更加自立的凝聚力正在形成。

每个人都知道,他们必须依靠彼此,以及腕上那个沉默的“罗盘”。

“幽影”很快传回信号,发现了一处半坍塌的旧时代地下变电站,结构相对稳固,有多个出口,且残留着一些可能被屏蔽的旧能源线路。

队伍悄然移动,抵达了这座废墟。

变电站内部空间巨大,布满锈蚀的变压器和断裂的电缆,空气中弥漫着臭氧和尘埃的味道。

但这里足够隐蔽,厚重的混凝土结构能有效屏蔽大部分信号。

“堡垒”小心地将林野安置在一个相对干净的角落。

“幽影”和“枢机”开始布置简易的警戒传感器和信号干扰器。

老疤瘌则迫不及待地开始检查那些废弃的能源线路,试图找到可用的接口。

江烁和顾星澜站在变电站一处较高的平台上,透过裂缝望向外面漆黑一片的管道系统。

采撷环的银白光晕是黑暗中唯一的光源。

“他会知道的,对吗?”顾星澜轻声问,没有指明“他”是谁,但彼此心照不宣。

“沉默即背景。”江烁重复着林野的话,语气平静,“我们的每一个选择,每一次努力,都在他的‘视野’之内。只是……他不会再给我们答案了。”

这种认知既令人感到一丝慰藉,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他们成了自己命运的真正主宰者,也是这片新生“理解”领域的第一道防线。

“我们能做好吗?”顾星澜的声音里带着不确定。

“必须做好。”江烁的回答斩钉截铁。

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过黑暗,“EVE的‘嬗变’不会一帆风顺,‘伤口’另一侧的威胁也只是暂时退却。我们需要力量。”

他的视线落在顾星澜的手腕上:“你的能力是关键。我们需要更主动地去‘理解’网络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被动感知。尝试去‘倾听’那些新生的、代表‘希望’的数据流,看看能否与它们建立更深的连接。”

他又看向正在忙碌的其他人:“‘堡垒’需要更强的防御和生存能力。‘幽影’需要更隐蔽的行动方式。‘枢机’需要升级计算和网络渗透能力。老疤瘌……他的技术和知识,是我们利用旧时代遗产的桥梁。”

“我们需要进化。”江烁总结道,“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履行‘观测者’的职责。”

就在这时,下方传来老疤瘌一声压抑的欢呼:“找到了!这条老线路居然还有微弱的残余电流!妈的,够给‘枢机’和我的义手续会儿命了!”

微弱的希望之光,在这片废墟中点燃。

“幽影”也回报,在变电站深处发现了一个被掩埋的旧时代军用物资箱,里面有一些尚未完全失效的急救包、高能量压缩食物和几块老式但可能兼容的武器能量电池。

资源虽然匮乏,但并非绝境。

队伍开始忙碌起来,利用找到的有限资源进行休整和升级。

“堡垒”用找到的工具和材料粗糙地修补着防护服上的裂痕。

“幽影”将新的能量电池装入她的潜行装备,身影似乎变得更加难以捕捉。

“枢机”连接上老疤瘌接通的残余电流,系统运行变得稳定,开始尝试链接外界的“阴影频段”,获取更多信息。

老疤瘌则如鱼得水,用他丰富的知识和机械义手,改造着那些老旧的设备。

顾星澜闭上眼睛,尝试按照江烁的指导,将意识延伸出去。

她不再被动感受采撷环传来的情绪光谱,而是主动地、小心翼翼地去“触摸”那些在网络中流淌的、新生的、脆弱的“理解”与“希望”的波动。

起初很困难,那些信号微弱而遥远,但渐渐地,她仿佛能听到一些细微的、如同种子破土般的声音——一个程序员在偷偷修改算法以提供更人性化的建议,一个社区在匿名频道里分享着摆脱情绪压抑的小技巧……

这些微小的火种,让她冰冷的心渐渐有了一丝暖意。

江烁则利用“枢机”获取的数据,开始绘制一张新的地图——不再是物理地形图,而是EVE网络“嬗变”进程的情绪地形图。哪里是顽固的“控制区”,哪里是危险的“噪音滋生地”,哪里是充满潜力的“新生带”。

他要为团队未来的行动,找到最有效的切入点和路径。

时间在忙碌中流逝。不知过了多久,变电站外传来了EVE无人机规律的巡逻声,由远及近,又逐渐远去。他们成功躲过了第一次扫描。

暂时安全了。

众人围坐在一盏由老疤瘌修复的、光线昏黄的应急灯旁,分享着少量的食物和水。气氛依旧凝重,但绝望已被一种坚定的疲惫所取代。

林野依旧沉睡,但脸色似乎红润了一丝。

顾星澜手腕上的采撷环,银白色的光芒稳定地闪烁着。

江烁看着他的同伴们,这些一路走来,伤痕累累却从未放弃的战友。

失去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成员,但他们依然在这里,依然在战斗。

“休息四小时。”江烁下达了新的指令,“然后,我们开始工作。”

“观测者的工作。”

黑暗中,余烬未冷,而新的火种,已在废墟之下,悄然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