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穿越亮剑之铁血崛起 > 第423章 火箭弹,雏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剑要亮得寒光四射,让鬼子和傅宜森都看得清清楚楚,但剑尖具体指向何处,何时落下,却要留下足够的悬念和操作空间。

江岳立刻铺开纸笔,目光灼灼。

他必须尽快给李云龙回电,更要将这个“以炸促和”的思路立刻上报师部乃至总部首长定夺。

这里面牵扯到对傅宜森工作的整体策略,绝非他一个装备大队长或李云龙一个纵队司令能单独决定的。

但他知道,总部那些老首长们,个个都是人精,绝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司令,”

江岳仿佛能透过电文看到李云龙那张焦急又期待的脸,笔下飞快地写着回电,

“剑肯定要亮!但亮之前,得先让傅宜森听听咱的剑鸣!请示总部,可否借此与傅部接触?

若能换回粮食、形成事实上的互助,甚至打开西向贸易通道,比单纯炸几个铁疙瘩划得来!

机场继续修,让沈泉加快速度!

剑鞘已开,只待一声令下!”

做完这一切,江岳走出窑洞,目光投向西北方向。

那里是右玉,是绥远,是波谲云诡的战场与棋局。

空中似乎已经能隐约听到未来战鹰的轰鸣,以及随之而来的、看不见的惊涛骇浪。

小王庄后山的喧嚣日夜不息。

右玉方向的机场正在抢修,但江岳决定暂时按捺住亲赴前线的冲动,将那把即将亮出的“剑”再淬炼得锋利几分。

他深知,拥有了轰炸能力只是第一步,如何应对鬼子地面部队,尤其是集宁那些横冲直撞的铁乌龟,是接下来必须解决的硬骨头。

他把目光投向了那几名已逐渐融入这片山沟沟的大学生身上。

窑洞里,油灯的光晕将几张年轻却带着疲态与亢奋的脸映得发亮。

陈鸿渐、王启明、李振华,甚至拿着笔记本的赵守仁都围坐在一起。

他们刚刚又完成了一次“三头怪”的试飞调整,此刻正沉浸在解决了一个棘手难题的兴奋中。

“江队长,您来得正好!”

王启明推了推滑到鼻梁的眼镜,脸上带着技术宅特有的那种纯粹喜悦,

“德什卡那个卡壳的问题,我们有眉目了!”

“哦?快说说!”

江岳拉过一条板凳坐下,饶有兴趣。那挺威力巨大却时不时闹脾气的重机枪,确实是心头一患。

王启明语速很快,带着点邀功的意味:

“我们跟留在厂里的那位顾问伊万同志反复交流了几次。

他提到,这种机枪对子弹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咱们边区厂和缴获的子弹,难免有些公差过大或者弹壳形状有细微偏差的,上了高速连发,就容易卡住。”

他拿起桌上一颗泛着铜光的12.7毫米子弹,指着弹壳颈部:

“瞧,这里稍微有点不圆,或者底火边缘有毛刺,都可能要命。伊万同志说,他们在前线,也有类似问题。”

“那怎么解决?咱们短时间内可造不出那么精密的子弹。”

江岳皱眉,这是现实困难。

“所以,我们想了两个办法!”

陈鸿渐接过话头,眼神发亮,

“第一,加一道人工筛选!组织女工和心细的战士,对所有要上飞机的子弹,一颗一颗地检查、比对,形状不标准、有明显瑕疵的,坚决挑出来不用!

虽然慢点,但能极大减少问题弹!”

“那要是上天之后还卡壳呢?”

江岳追问,战场上可没时间下来换子弹。

“这就是第二个办法!”

王启明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从脚边工具箱里拿出一把普通的木柄铁锤,

“带这个上去!伊万同志说,他们有时候也这么干。万一卡住了,别慌,找准位置,用锤子这么敲几下,”

他比划着一个敲击枪机部位的动作,

“往往就能震开复进簧或者退壳钩,让它恢复工作!虽然……虽然土了点,但管用!”

带把锤子上天打仗?

江岳先是一愣,随即一段深埋的记忆猛地浮现——

后世似乎在哪部关于毛子空战的电影里,还真看到过类似的场景!

飞行员一边咒骂一边拿着小锤子敲捣卡壳的机枪!

原来艺术真的来源于生活!

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用力拍着王启明的肩膀:

“好!好办法!这就是解决问题的思路!

咱们现在条件就这样,武器设备不可能十全十美,能发现问题,找到办法让它能用、好用,就是大功一件!

不土,一点不土!管用就是硬道理!”

他环视着这几个眼睛里有光的年轻人,由衷赞道:

“你们做得很好!没有迷信权威,也没有被困难吓倒,结合实际,群策群力,这就是咱们根据地搞科研的办法!”

赞扬之后,江岳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向了他此来的真正目的。

他拿起那枚沉重的子弹,在桌上顿了顿:

“这大家伙打步兵、打卡车是好手,可要是碰上鬼子的坦克,或者更厚实点的装甲车,就显得有点吃力了。

光靠机枪不够,咱们得给飞机想想别的招,专门对付这些铁王八。”

他目光扫过几人:

“都说说,有什么想法?天马行空也行,集思广益。”

话题一下子拔高,几个大学生都陷入了沉思。

陈鸿渐先开口,推着眼镜:

“理论上,穿甲需要更高的动能和更坚硬的弹头。

或许可以尝试研制专用的穿甲弹?

或者……像陆军用的那样,弄点聚能装药的反坦克弹头,从天上扔下去?”

王启明皱眉摇头:

“专门研制新弹种,以我们现在的设备和材料,周期太长。

聚能装药对投掷精度要求太高,飞机高速飞行下很难保证命中。”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李振华忽然道:

“能不能……用速度弥补?

飞机俯冲下去,利用动能,投掷一些特制的重型穿甲炸弹?

或者……就像用锤子砸钉子?”

“俯冲投弹……”

江岳若有所思,

“这思路对,但风险也大,鬼子防空火力不是吃素的。”

赵守仁在本子上飞快记录着,偶尔抬头插一句:

“我……我看过一些国外杂志的图片,好像有种飞机能发射小火箭打坦克?”

“火箭弹?”

江岳眼睛一亮,

“这个思路好!不仅空军能用,步兵也能用,咱们就按这个思路想办法!”

这会是一种新武器的诞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