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穿越亮剑之铁血崛起 > 第483章 江岳的算盘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赫尔迅速在脑中计算着:

“这条路线,大部分航程在毛子控制区,安全性确实比驼峰航线高得多。

但问题是,石大林会同意吗?

他一直在避免刺激日本,严守苏日中立条约。

允许我们通过他的领土向中国的共产党武装运送物资,这几乎等同于直接卷入对日冲突,会严重恶化苏日关系。”

罗斯福的脸上露出了那种标志性的、混合了政治智慧和实用主义的笑容:

“所以,这需要技巧,赫尔,需要谈判。石大林是现实的。

我们可以这样向他提出:第一,这些物资是为了支持一支正在有效打击鬼子战争潜力的中国武装,这符合我们反法西斯同盟的共同目标。

第二,运输和交接可以严格保密,物资在蒙古境内由毛熊方面转交,或者由我们的人员在指定地点秘密交付给八路军,最大限度地避免公开化。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可以以此为筹码,在其他方面,比如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时间表上,或者对苏联战后重建的援助上,给予斯大林一些他想要的东西。”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

“告诉石大林,这不是在帮八路,而是在帮他自己。

八路军在华北牵制的日军越多,关东军的力量相对就被削弱,他在远东的压力就越小。”

赫尔沉吟良久,显然被总统这个大胆而富有想象力的计划打动了。

尽管前路布满外交荆棘,但这确实是目前看来,唯一有可能绕过重庆、直接支援晋北八路军、以保住那些关键云母矿的现实途径。

“我明白了,总统先生。”

赫尔终于抬起头,眼神变得坚定,

“这条路线,运输成本虽然高昂,但战略价值巨大,且确实都在盟国控制之下。

我会立即组织一个精干的小组,着手制定详细方案,并尽快通过秘密渠道与毛子和李云龙方面进行接触和协商。”

“很好,赫尔,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罗斯福总统满意地点点头,目光重新回到地图上那个被点中的区域,仿佛能看到遥远的晋西北山区里,那些装备简陋却战斗力惊人的中国士兵。

“时间不等人,赫尔。

鬼子大本营绝不会坐视云母矿长期丢失,他们的报复很快就会到来。

我们必须赶在那之前,让我们的‘朋友’多一点坚持下去的本钱。

哪怕只能多送过去几箱子弹,几门反坦克炮,也可能在关键时刻改变战场的天平。”

同一时间。

大同,独立师第一纵队司令部。

几乎就在白房子里进行着那场关乎战略通道的对话的同时,江岳也将类似的思路,在烟雾缭绕的指挥部里,摊开在了李云龙、赵刚等人面前。

“……所以,司令,政委,”

江岳用树枝在地图上那条蜿蜒的北线虚划了一下,

“指望老毛子直接出兵帮咱们打鬼子,那是做梦。但让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允许甚至暗中协助一条从北面过来的物资通道,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关键是,咱们得让他们觉得,支持咱们,符合他们毛子自己的利益。”

李云龙摸着下巴,眼睛眯着,像一头审视猎物的老狼:

“嗯,有道理。这好比做买卖,得让对方觉得划算。

咱们在这儿拼死拼活打鬼子,他老毛子在北边看热闹,怎么着也得给点看戏的钱吧?”

赵刚思考得更周全一些:

“江岳同志这个思路很有价值。我们可以通过上级,正式向毛子方面提出这个请求。

同时,我们在东北的抗日联军同志,也可以配合造势,让关东军感觉到压力。双管齐下,增加成功的筹码。”

孔捷磕了磕烟斗:

“要是真能成,那可是解决了大问题!咱们现在最缺的就是重武器和特种弹药!

火箭筒是好,可炮弹打一发少一发!

要是能从北面源源不断运进来,老子敢带着部队直接打出山西去!”

张大彪也兴奋地搓着手:

“还有高射机枪!要是能多搞点来,鬼子的飞机再来,非得把它揍下来不可!”

江岳看着众人被点燃的情绪,适时地泼了点冷水,也是提醒:

“其实咱们最缺的,还是空中力量,只要咱们空军不输给鬼子,地面上的关东军,只是枪法准,凶恶一些的鬼子!

眼下最要紧的,还是靠我们自己,抓紧这鬼子重兵到来前的宝贵时间,整训部队,加固工事,囤积粮弹。

特别是要把新解放的这几个县的地方工作做好,把群众发动起来。

有了巩固的根据地,咱们才能像钉子一样,牢牢扎在这里,让鬼子的‘泰山压顶’,崩掉几颗大门牙!”

江岳的话,像在烧得正旺的炭火盆里又泼了一瓢油,指挥部里的气氛瞬间变得更加炽热。

“空军?美国佬的航空队?”

李云龙眼睛瞪得溜圆,下意识地摸了摸脑袋,仿佛在确认自己没听错,

“你小子,胃口是越来越大了!那铁鸟儿是能随便要的?人家能给你?”

赵刚也露出思索的神色,他更关注可行性:

“江岳同志,这个想法很超前。但正如老李所说,让美军直接成建制派遣航空队进驻我们的根据地,这涉及主权、指挥权、后勤保障等一系列极其复杂敏感的问题。

重庆方面绝不会坐视不管,国际影响也太大。”

江岳显然早有腹案,他不慌不忙地解释道:

“司令,政委,我说的不是让他们永久驻扎,也不是把飞机送给我们。

而是作为一种‘临时性、任务导向’的加强。”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重点划过北平、太原、郑州这几个华北日军的核心枢纽。

然而,众人此刻还无法完全预料,江岳脑中酝酿的“临时航空队”构想,其细节远比“短期支援”四个字更为精妙和大胆。

几天后,当他在美军联络处面对史密斯中校时,提出的将不仅仅是一个请求,而是一份极具诱惑力、让美军难以拒绝的“合作提案”。

这份提案的核心,将直指日军最致命却又最难以触及的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