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妹妹不甘示弱,瞪着眼说:“就瞅你了,能咋地,干哈不让瞅啊。”

日子平静如常,安宁祥和。

吃过午饭,稍作休息,何老师提议:“大勋,你是第一次来这种乡下吧?”

卫大勋点头:“基本上是的,东北太冷了,到处白茫茫的,其他颜色不多。”

黄老师笑着说:“小苏,澎澎,你们带大勋和几个年轻人在村里转转吧。”

苏乐点头,他正有此意。年轻人坐不住,总待着也难受。

接到安排,苏乐便和澎雨唱、卫大勋、热叭、妹妹、祝序单一共六人走出院子。

王正宇一挥手,几名摄像师扛着机器跟了上去。

呼吸着新鲜空气,心情也舒畅许多。苏乐一边走,一边向大勋和祝序单介绍周围。

此时正值六月初夏,万物复苏,当地气温已达二十多度,野花野草随处可见。

田野间,秧苗青翠茂密,溪水清澈,隐约可见几尾蝌蚪游动。

虫鸣阵阵,远山层叠。站在路旁望向看似很近、实则遥远的大山深处,卫大勋胸中涌起一阵难以言说的情绪,不禁感叹:“太美了,这真是世间最后一片净土。”

苏乐笑了笑,问道:“大勋哥,你是东北哪儿的呀?”

卫大勋随口答道:“我基林的。”

他顿了顿,奇怪地看向苏乐:“老弟,我听你口音也挺像东北的。”

苏乐一愣,摆手道:“我不是东北的,我应该算魔都人。”

“应该算是……”卫大勋低声重复了一句,没再多问。

但他随即又疑惑道:“你是魔都人,怎么东北话说得这么纯正?”

苏乐笑道:“听你说得有趣,就跟着学了两句。”

“就这样?”卫大勋问。

苏乐点头。卫大勋无奈道:“那你可真是个语言天才。”

那语气让苏乐想起《亮剑》里李云龙的话:“你小子还真 ** 是个天才。”

走神间,同伴已走远。见苏乐仍站在原地,热叭折返回来,在他眼前挥了挥手,轻轻踢了他一下:“喂,发什么呆呢?”

苏乐回过神,嬉皮笑脸道:“在想你。”

热芭脸一红,瞪了他一眼:“我人就在这儿,还用想?你肯定又在想哪个妖艳**了。”

苏乐急忙摆手:“没有,绝对没有。”

热叭本是随口一说,见他慌张,便不再逗他,转身向前走去。

苏乐擦了擦额头的汗,快步跟上,心里暗叹:现在的女人真是越来越难应付了。

众人在村里转了一圈,看完风景,便一起返回蘑菇屋。

一进门,见黄老师正在锯木头,何老师则在丈量什么,苏乐好奇地问:“两位老师,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黄老师挺直身子说道:“原先的秋千被我拆了,我打算重新做一个,就安在这里。以后女生们可以坐在这儿,一边荡秋千一边看夕阳和风景。”

听他这么说,几个女孩都露出向往的神情。紫讽开口道:“谢谢黄爸爸。”

祝序单和热叭也跟着道谢,热芭问:“黄老师,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吗?”

黄老师看了她们一眼,摇摇头:“不用,你们在旁边看着就好。”

这些姑娘细胳膊细腿的,能帮上什么忙?万一不小心伤到她们,反而更麻烦。

虽然几个女孩心里都很期待,但秋千还没做好,只能乖乖等着。

热芭把瓢哥抱进怀里,也不管它乐不乐意,慢悠悠地抚摸起来。

苏乐开口道:“黄老师,我来帮你。”

卫大勋也说:“我也来。”

剩下澎雨唱一个人,不好意思光站着,只好上前帮忙,动作却有些笨拙。

苏乐对他说:“澎澎,你来给这块木板钻两个孔。”

说完,苏乐把电钻递给了澎雨唱,自己则去房梁上测量间距。

澎雨唱接过电钻,左看右摸,半天找不到开关在哪,只好厚着脸皮过来问:“乐哥,这电钻怎么用?”

苏乐有点无奈地看着他:“你连电钻都不会用?算了,钻孔的事还是我来吧。”

那一刻,澎雨唱觉得自己的自尊心被苏乐惊讶的眼神刺伤了,他咬咬牙说:“不用,乐哥,你告诉我开关在哪儿,我能做好。”

看他一脸认真坚持的样子,苏乐点点头:“握把上有个小凸起,一直按着就能启动。”

澎雨唱照他说的按下去,电钻果然响了,但突然爆发的噪音吓了他一跳,差点把电钻扔出去。

一旁的卫大勋在帮何老师弄绳子,毕竟是要承重的,必须确保麻绳足够结实。

澎雨唱提着电钻,准备在木板上钻孔。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至少他是这么觉得的。钻头是圆的,又不是尖的,很难固定在一个点上发力。

加上电钻有点重,钻孔时震动得厉害,钻头在木板上划出好几道痕迹。

一旁的黄老师瞥了一眼,顿时火冒三丈:“澎澎,你在干嘛呢?”

苏乐目光扫去,顿时吓了一跳——原本平整光滑的木板表面,此刻布满凌乱的划痕,简直惨不忍睹。

黄老师的惊叫声让澎雨唱更加紧张,他手一抖,电钻失控地扎进地面,钻出一个细长的小洞。

钻头似乎卡住了,不管他怎么用力都拔不出来。

苏乐看得直摇头,连忙出声:“好了好了,你别动了,交给我吧,别把电钻弄坏了。”

他赶紧让澎雨唱退到一边,自己接过电钻,轻轻晃动钻头尝试拔出,但钻头卡得很深,纹丝不动。

苏乐捏住电钻末端,轻轻转动钻头根部的环扣,顺利将其卸下。

一旁的黄老师无奈地说:“澎澎,你真该跟小苏学学,看看人家怎么做的。”

澎雨唱委屈地点点头。苏乐把电钻放在一旁,现在只剩钻头还插在地里,处理起来简单多了。

毕竟钻头是金属的,不容易损坏。他用钳子一夹,轻松将钻头取出,重新装回电钻。

这时卫大勋走过来,看着木板表面一片狼藉,问道:“这板子不能用了?都起皮了。”

苏乐笑了笑:“还能用,翻过来就行了。”

说着他将木板翻了个面。虽然这一面不如原先光滑,但对苏乐来说不算什么。他用砂纸轻轻打磨,不一会儿就平整了许多。

拿起电钻,苏乐对澎雨唱说:“澎澎,记住钻孔时要先固定木板,然后找准着力点,用手腕发力。”

澎雨唱点点头,环顾四周问道:“可是怎么固定呢?”

苏乐无奈道:“你看好了。”

说完他直接用脚踩住木板。澎雨唱瞪大眼睛,意识到自己问了个傻问题——固定木板就是这么简单直接。

在苏乐手中,木板变得格外听话。不到五分钟,两个大小一致的孔洞就钻好了。

与此同时,何老师那边也准备好了绳索。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不到一小时,秋千就安装完成了。

当然,如果中间没有澎雨唱帮倒忙,进度可能会更快。

秋千做好了,几人面面相觑。何老师笑着问:“谁先来试试?”

静默了一会儿,大勋说:“我上去吧,这里就我最重,只要我上去没问题,那基本就算成功了。”

苏乐却一脸认真地看着他:“不,大勋哥,你说得不对。”

卫大勋一愣,有点没反应过来。

苏乐严肃地说:“最重的应该是黄老师,看身材就知道了。”

何老师他们先是一愣,接着忍不住捂嘴偷笑。一旁躺在藤椅上、突然被点名的黄老师一脸无奈。

真是躺着也中枪。要是换成澎澎,他早就动手了,可惜是苏乐这个小狐狸,不好惹。

他只好闭上眼睛装睡,假装什么都没听见。

大家心里感叹,敢这么明目张胆调侃黄老师的年轻人,恐怕只有苏乐了。

当然,这句话大家也只当玩笑听听,卫大勋还是坐了上去,晃了晃。

卫大勋站起来说:“可以,很结实。”

看着自己参与做的秋千,苏乐难得起了童心,说:“我试试。”

正好盆妹经过,没注意就被苏乐一把抓住,抱在怀里一起荡秋千。

望着远处的大山,欣赏天边的火烧云,苏乐说:“不错,很舒服。”

三个女生走过来,迫不及待想试试,苏乐耍赖说:“不行,我还没荡够呢,你们再等等。”

三人不答应,在热叭的带领下,从三个方向围攻,最后苏乐招架不住,只好逃开。

看着三个女生兴奋的样子,苏乐笑了笑,把盆妹放下,走到黄老师那边。

澎雨唱问卫大勋:“大勋哥,你是东北人,能教我们几句常用的东北话吗?”

卫大勋点头:“行啊,你想学什么?”

澎雨唱想了想:“就要那种很有气势的。”

卫大勋说:“好,简单,记住了啊——你瞅啥瞅?瞅啥哈?”

“就瞅你了咋地,打扮那么漂亮不让人瞅。”

“你再瞅一个试试?”

“瞅就瞅,怕你呀。”

整个院子都飘着浓重的大碴子味儿,何老师笑得停不下来,说:“再这么说下去,怕是要打起来了。”

卫大勋点头附和:“没错,我们那儿的人,经常话不投机就动手,挺常见的。”

澎雨唱一听,缩了缩脖子,说:“那我还是不学了。”

他这秒怂的模样,逗乐了不少看直播的粉丝。

另一边两人聊得正欢,躺在藤椅上的黄老师忽然冒出一句:“没有书看的日子真没意思。”

大家都愣了一下,苏乐笑着问:“黄老师,你平时也喜欢看?”

黄老师睁开眼睛,发现大家都在看他,才意识到刚才那句话把自己暴露了。

不过,这也没什么,明星也是人,当然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只是平时不常表现出来。既然说出来了,黄老师也就坦然承认了,反正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黄老师点了点头,其他人都露出惊讶的表情。

澎雨唱兴奋地问:“黄老师,你平时喜欢看哪几本?”

黄老师回答:“我平时看的都是九典中文网推荐的,一本叫《神墓》,一本叫《斗破苍穹》,写得挺好看的。”

“哎呦我去!”听到这两本书的名字从黄老师嘴里说出来,苏乐差点被刚喝的水呛到,猛咳起来。

何老师问:“小苏,你怎么了?”

苏乐摆摆手:“没事,喝水不小心呛到了。”

澎雨唱一脸兴奋地说:“黄老师,我也喜欢看这两本,就是作者更新太慢了。”

何老师疑惑地问:“真有那么好看?”

黄老师点头:“不是我打广告,是真的觉得那作者写得不错,斗气化马、万年重生,都是以前没看过的题材。”

卫大勋也点头说:“我也看过这本书,朋友推荐的,作者名字叫什么来着?”

黄老师嘴角一抽:“还是别说了,这作者起这名字,一看就是想占人便宜。”

谁也没注意到,苏乐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接下来,黄老师、大勋和澎澎就像多年未见的老友一样,聊得热火朝天,围绕着两本书的情节展开激烈讨论,苏乐和何老师根本插不上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