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但是又忌惮他身后有其他世家的人。

毕竟打下流云国之后,不少世家都来了,都想要分一杯羹。

明礼文看着眼前的人,然后就一脸为难的说:“这琉璃佛像只此一座,多了就没有了。”

话外之意就是价格不菲。

韩管家哪管这些,眼睛看这佛像都直了。

“多少钱?”

明礼文比了个五。

“五百两?”

明礼文摇头:“黄金。”

韩管家的眯眯眼都瞪大了,不过也就和黄豆差不多大小,反正明礼文没有看出来。

“黄金也是你敢要的?!”

明礼文一脸心痛的表情不同意。

韩管家就这么甩袖离开了。

其他人见状纷纷上前,还有不少世家的暗子都把消息带回去了,一个个的都在往这里赶。

青县这里同样是一片银装素裹。

然而,若有人能踏足这片土地,定会为眼前的景象所震惊。

在那皑皑白雪之下,并非一片枯黄,而是大片大片的翠绿!

那是成片搭建起来的简易暖棚,以及被精心打理、覆盖着草苫或透明油布的田地。

掀开覆盖物,便能看见一畦畦长势喜人的鸡毛菜、生菜、小油菜,绿油油的叶子在寒冷空气中舒展着。

王来娣正和几个妇人在地里忙碌着,仔细检查着菜畦,清除偶尔出现的杂草,脸上洋溢着满足和自豪的红光。

“瞧瞧这菜长得多水灵!谁能想到,这老天爷还下着雪呢,咱们地里就能长出这么新鲜的绿叶菜!”

“可不是嘛,大人给的这些种子真是神了!耐寒得很!往年这时候,别说青菜了,就是啃点干菜疙瘩都算好的了。”另一个妇人接口道,手下麻利地干着活。

不少人家的院子里面也有那么两三盆的小菜。

临近晌午,地里劳作的人们陆续收工回家。

炊烟在覆盖着白雪的屋顶上袅袅升起,空气中除了凛冽的寒气,还渐渐弥漫开一种独特而诱人的香味。

这味道的来源,是一种叫做“辣椒”的新奇东西。

也是花堡带来的,一开始大家还不敢尝试,那红艳艳的果子看着就吓人。

但是老大夫胡泽第一个试了试确实是好东西,吃的人上瘾。

花堡的人弄出来的火锅更是离不得这东西,太香了。

尤其是在这冻手冻脚的天气里,还有什么比围坐在一起,吃一顿热火朝天的火锅更舒坦的事呢?

李一宁拍了拍身上的雪屑,快步往家走。

她今年十六岁,原本是个沉默寡言的姑娘,家里就只有一个母亲,也不识字。

但现在,青县组织了扫盲班,她和母亲都是班里最用功的学生之一。

下午还有课,她得赶紧回家吃口热乎饭。

还没进家门,那股熟悉的、让人口水直流的火锅香味就扑鼻而来。

家里条件好了些,娘今天特意切了点存着的腊肉,洗了些地里刚摘的青菜,准备涮火锅吃。

“一宁回来啦?快,炕上坐,暖和暖和,马上就能吃了!”母亲招呼着。

李一宁脱掉沾雪的外鞋,爬上热乎乎的炕头这炕也是新盘的,按照花堡传来的法子建的,烧起来特别暖和,整个屋子都暖烘烘的,与外界的寒冷彻底隔绝。

她拿出扫盲班的课本——那是用白色光滑宣纸订成的,上面是她工工整整抄写的字句,就着炕桌温习起来。

没一会儿,娘母俩就吃了起来,这顿吃的舒坦极了。

另一边,古月也刚从地里回来。

她家今天也吃火锅,不过锅底是她自己调的,放了不少辣椒,吃得她鼻尖冒汗,脸颊红扑扑的。

“这辣椒真是好东西,吃下去浑身都热乎了!”

古月一边涮着一片脆嫩的生菜,一边对家人说,“听说花堡那边还有好多不同的吃法,等咱们再多认点字,说不定也能看懂那些方子了。”

吃完饭,古月没有休息,又拿起农具,准备去暖棚里再看看。

她对种植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喜欢观察那些在严寒中依然茁壮成长的作物。

她细心记录着不同蔬菜的生长情况,琢磨着怎样才能让它们长得更好。

此时此刻有一队人马运着货物来到了青县城门处。

带头的徐掌柜看着门口这两边一白一绿的两批帐篷,一下就明了。

毕竟他们遇到的明掌柜已经给他说了一个大概,他直接就带着人去排队了。

旁边和徐掌柜一起来的章掌柜就有些不满意了,他们从东非过来这里做生意,居然还防着他们!

简直可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