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 > 第140章 荆襄九郡,景升暗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0章 荆襄九郡,景升暗忌

寿春城头的“刘”字大纛迎风猎猎,淮南之地在新政的滋养下渐复生机。然而,这股自北而来的强劲新风,吹至荆襄之地时,却化作了刺骨的寒流,让坐镇襄阳的州牧刘表,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意与惊悸。

襄阳州牧府的书房内,炭火盆烧得正旺,却驱不散刘表眉宇间凝结的沉重。他独坐案前,手中捏着一份细作从寿春送回的密报,上面详细记述了刘隆在淮南推行的轻徭薄赋、招抚流亡、兴修水利等政令,以及甘宁在合肥、濡须口大张旗鼓督造新式战舰的消息。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一种锐意进取、蒸蒸日上的强大气势。

“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刘表放下密报,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苦涩与疲惫。他本是守成之主,只愿偏安一隅,保境安民。昔日袁术在淮南,虽嚣张跋扈,然其志大才疏,内部混乱,尚不足为惧。可如今,北面的邻居换成了这个年纪轻轻便接连平定益州、关中,如今又鲸吞淮南的刘隆!此子用兵如神,麾下谋臣如雨,猛将如云,更兼深谙治国安民之道,其势如日中天!

刘表走到悬挂的巨幅地图前,目光沉重。代表刘隆势力的赤色区域,已从西边的益州,延伸至关中,如今更如一块巨大的烙铁,牢牢嵌在了淮南之地!襄阳以北的南阳郡,本就与刘隆控制的区域接壤,如今东面的江夏郡,亦与淮南隔江相望!荆州,已被其从北、东两个方向,完成了战略包围!昔日赖以屏障的长江天险,在东线已与刘隆共有,优势荡然无存。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刘表长叹一声,一股强烈的危机感攫住了他。刘隆在淮南打造水师,其意图昭然若揭——剑指荆襄!若让其水师大成,顺流而下,配合其北路陆军,荆州岂有宁日?

不能再坐以待毙了!刘表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必须做出反应,即便不能主动进攻,也要加强戒备,遏制刘隆的势头。

次日,州牧府再议。相较于前次的争论不休,此次刘表的态度明显强硬了许多。

“诸公,”刘表扫视堂下众臣,语气低沉却坚定,“北邻刘隆,鹰视狼顾,非是善类。其在淮南所为,诸位心知肚明。我荆州欲求自保,不可不未雨绸缪!”

蔡瑁闻言,精神一振,立刻出列:“主公明鉴!刘隆狼子野心,世人皆知!我荆州水军雄视长江,岂能容他在上游肆意造船练兵?末将请命,即刻加强江陵、夏口水寨防务,增派战船巡弋江面,封锁江北航道,严禁一切与淮南的物资、人员往来!尤其要严防其细作渗透!看他如何打造战船!”

此番主战言论,此次却得到了更多人的默许甚至支持。即便是主张缓和的韩嵩,也知局势已变,蹙眉道:“德珪将军加强戒备,理所应当。然,全面封锁,是否过于激烈,恐提前引发冲突?不若先加强盘查,限制战略物资流出为宜。”

蒯越沉吟道:“主公,封锁边境,示以强硬,确有必要。然,亦需留有转圜余地。可明令加强关防巡查,对往来商旅严加盘查,尤其是铁器、木材、硝石等物,严禁出境。同时,可遣使至寿春,质询其打造战舰之意,观其反应。”

刘表点了点头,蔡瑁的策略虽显激进,但正合他此刻警惕之心。他需要向刘隆展示荆州的决心和力量。

“便依德珪、异度之见!”刘表下令,“即日起,提升北境、东境戒备等级!江陵、襄阳北部关隘,增兵设防,严查北来行人!江夏一线,由水军都督蔡瑁亲自负责,加派艨艟斗舰,巡弋长江,凡可疑船只,一律扣查!尤其是合肥、濡须口方向,给我盯紧了!所需木材、铁料等物,绝不准片板过江!韩嵩,遣使之事,由你斟酌办理。”

“末将(臣)遵命!”蔡瑁、韩嵩等人齐声领命。

命令迅速传下。很快,荆襄北境的城关守备明显增强,盘查骤然严格,气氛紧张。而更显着的变化发生在长江之上。

江夏水域,荆州水军的战船明显增多。蔡瑁麾下的精锐战舰,以“缉拿奸细”、“巡查盗匪”为名,频繁游弋在靠近北岸的水域,尤其对从合肥、濡须口方向驶出的船只,更是如临大敌,往往强行登船检查,稍有可疑便扣船拿人。一些原本往来于淮南与荆州之间的商船,受到严格盘剥和刁难,甚至有无故被扣者,商贸往来几近中断。

消息传回寿春,甘宁大怒,几次欲率船队与荆州水军理论,均被刘隆以“大局为重,暂避其锋”为由按下。刘隆深知,这是刘表恐惧下的本能反应,也是荆州内部矛盾激化的体现。这种摩擦,正在他的预料之中,甚至是他“西图”战略的一部分——通过施加压力,促使荆州内部进一步分化。

荆襄九郡,在刘表的“暗忌”与被动应对下,看似加强了壁垒,实则更深地陷入了内忧外患的泥潭。一道无形的裂痕,已在长江两岸悄然划下。而这场由恐惧引发的边境摩擦,正成为刘隆未来介入荆州事务的最佳借口。襄阳城中的刘表,或许并未意识到,他封锁边境的举动,非但未能吓阻北方的强邻,反而加速了那场注定到来的风暴的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