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 > 第169章 稳固防线,据守江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9章 稳固防线,据守江陵

赤壁的冲天火光与震天喊杀声渐渐沉寂,但长江南岸的胜利者,并未给北岸的失败者太多舔舐伤口的时间。当刘隆在江陵城中痛定思痛,决意转向内修、巩固根基的同时,挟大胜之威的孙刘联军,已如汹涌的潮水,乘势北上,兵锋直指荆州的心脏、长江中游的锁钥之地——江陵。

周瑜、刘备深知,赤壁之火重创了刘隆的水师主力,焚毁了其大量粮草辎重,更沉重打击了其军心士气。此刻的刘隆军,正处在最虚弱的时期。若能一鼓作气,攻占江陵这座荆州重镇,不仅能将刘隆的势力彻底逐出南郡,更可打通西进巴蜀、北上襄阳的道路,将战略主动权牢牢握在手中。反之,若让刘隆稳住阵脚,凭借江陵城高池深,缓过气来,则后患无穷。

因此,联军在稍作休整、清点战果后,便立刻挥师西进。周瑜亲统得胜水师,舳舻相接,溯江而上,扫荡沿江残余的北军据点,兵临江陵外城的江津、屠陵等水寨。刘备则与关羽、张飞尽起陆师精锐,自巴丘(今湖南岳阳)登陆,沿荆江陆路北进,一路收复失地,兵锋直逼江陵城南。

一时间,江陵城陷入了三面被围的险境:东、南两面是步步紧逼的孙刘联军,西面是态度暧昧、尚未完全臣服的夷陵(西陵)等地,北面虽是己方控制的襄阳方向,但中间隔着山水阻隔,援军和补给运输困难重重。刚刚经历大败的北军,人心惶惶,城中流言四起,甚至有暗通联军的细作蠢蠢欲动。

江陵,镇南将军行辕(原荆州治所)。

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败退而来的将领如赵云、张辽、甘宁(弃船登岸后率残部抵达)等,皆甲胄染血,面带疲惫与愤懑。文官如法正、贾诩等人,亦是面色严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帅位上的刘隆身上。

刘隆身披玄甲,外罩一件暗红色战袍,虽面容清减,但眼神锐利如鹰,不见丝毫慌乱。他扫视堂下众将,声音沉稳有力,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诸位,联军挟胜而来,气势正盛,欲趁我新败,一举拿下江陵。尔等以为,我军当如何应对?”

张辽率先出列,抱拳道:“主公,联军虽胜一仗,然其陆师战力未必强于我军。末将愿领一军,出城迎战,挫其锐气!”

甘宁咬牙切齿,双目赤红:“主公!水师之仇,不共戴天!宁虽失战船,然麾下儿郎犹在!愿为先锋,与周瑜决一死战!”

赵云相对冷静,沉吟道:“文远、兴霸勇武可嘉。然我军新败,士气不振,且联军水陆并进,兵力占优。贸然出战,若再有闪失,则江陵危矣。云以为,当以守为上,凭江陵城防之利,消耗敌军,待其师老兵疲,再寻机破敌。”

法正点头附和:“子龙将军所言甚是。江陵城高池深,粮草储备尚足,足以久守。联军远来,利在速战。我当深沟高垒,闭门不战,挫其锋芒。同时,可遣轻骑伺机骚扰其粮道,或可策动荆北义士,扰其后路。”

贾诩慢悠悠地补充道:“文和亦主守。然,守城非是坐以待毙。可示敌以弱,骄其心志。联军虽合,然孙、刘岂无嫌隙?周瑜、关羽,皆当世虎臣,能久居人下乎?时日稍长,必有可乘之机。”

刘隆听罢,微微颔首,心中已有决断。他霍然起身,走到巨大的江陵城防图前,手指重重点在图上,斩钉截铁地说道:“诸位之议,甚合吾心!江陵,绝不能失! 此城乃我在荆襄立足之根基,若失江陵,则襄阳孤悬,荆北难保,吾等将被迫退回淮北,数年心血,毁于一旦!”

他目光炯炯地看向众将:“故而,本将军决定,亲守江陵! 与诸位将士,与全城军民,同生共死,共御强敌!”

“主公!”众将闻言,皆动容。主帅亲临危城,与士卒同甘共苦,这无疑是稳定军心、激励士气的最强音。

“赵云、张辽!”刘隆下令。

“末将在!”

“命你二人,总督江陵城防!子龙负责东、南两面,文远负责西、北两面。即刻起,加高加固城墙,深挖护城河,广设拒马、陷坑!城中所有丁壮,悉数编入民防,协助守城!滚木礌石、火油金汁,务必准备充足!”

“诺!”二人凛然领命。

“甘宁!”

“末将在!”

“命你收拢所有熟悉水战之士卒,编为‘敢死营’,虽无大战舰,然小舟走舸亦可用!你的任务,非是水战,而是夜袭、骚扰、焚粮!我要你像一根毒刺,让周瑜寝食难安!”

甘宁眼中闪过狠厉之色:“末将遵命!定叫江东鼠辈不得安生!”

“法正、贾诩!”

“臣在!”

“孝直负责城内治安,肃清细作,稳定民心,统筹粮草军械调配!文和先生,劳你密切关注联军动向,尤其是孙、刘两军结合部,寻其破绽!”

“臣等领命!”

一道道命令清晰下达,原本因败退而略显混乱的江陵城,迅速被注入了主心骨,开始高效运转起来。城头上,士卒和民夫冒着严寒,奋力加固工事;城门被用巨石铁水加固;街巷之中,巡逻队日夜不停,盘查可疑人员;粮仓、武库被严密看守。一股同仇敌忾、誓与城池共存亡的气氛,逐渐取代了恐慌情绪。

数日后,联军兵临城下。

周瑜水师战舰封锁了江面,帆樯如林,声势浩大。刘备、关羽、张飞的陆师在城南外开阔地带连营数十里,旌旗招展,刀枪如林。联军派使者至城下劝降,言语傲慢,被刘隆下令乱箭射回。

劝降不成,大战旋即爆发。

周瑜仗着水军优势,首先发动猛攻。江东战船逼近江陵临江城墙,万箭齐发,试图压制城头守军。然而,江陵城依山傍水而建,城墙高厚,加之赵云早有准备,布置了密集的床弩和经过改进的霹雳车(虽无火药弹,但投掷巨石火罐威力依旧惊人)。北军据险而守,箭矢礌石如雨点般倾泻而下,江东水军数次试图靠岸登陆,皆被击退,损失了不少小船。

陆地方向,刘备军在主将关羽的指挥下,对江陵南门发起了潮水般的攻势。巨大的撞车在盾牌手的掩护下冲击城门,数不清的云梯架上了城头。张辽亲临一线,指挥若定,守军将士深知已无退路,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滚木礌石轰然砸下,烧沸的金汁泼洒如雨,箭矢穿梭如蝗。关羽虽勇,青龙偃月刀下斩杀多名北军将领,但面对坚固的城防和拼死抵抗的守军,一时也难以突破。张飞在城下咆哮如雷,却也只能望城兴叹。

攻城战持续了十余日,联军日夜不停地轮番进攻,江陵城下尸积如山,护城河的水都被染成了暗红色。但城池依然巍然屹立。刘隆每日披甲执剑,亲临城头最危险的地段督战,他的身影极大地鼓舞了守军士气。甘宁的敢死营也不时在夜间出动,乘小舟偷袭联军水寨,焚烧粮草,虽战果不大,却有效地骚扰了敌军,使其不得安宁。

久攻不下,联军内部开始出现微妙变化。

周瑜欲求速胜,建议增兵猛攻;而刘备则更倾向于围困,认为强攻伤亡太大,且担心后方荆南四郡不稳。关羽、张飞求战心切,与主张稳妥的赵云(守方)形成了鲜明对比。联军顿兵坚城之下,师老兵疲,士气开始滑落。加之江东与刘备军毕竟分属两家,在配合作战、粮草分配上,难免有些龃龉。

这一夜,江陵城头灯火通明,守军严阵以待。刘隆与赵云、法正等人巡视城防。望着城外连绵的联军营火,法正低声道:“主公,联军锐气已挫。观其营寨,调度似不如前几日顺畅,孙、刘两军结合部,戒备亦显松懈。”

刘隆目光深邃,点了点头:“孝直观察入微。看来,文和先生所言不差,联盟之隙已现。传令甘宁,今夜加强袭扰,重点攻击其结合部!同时,加派细作,散播流言,就说……周瑜欲独占江陵,排挤刘备。”

“主公英明!”法正会意。

江陵攻防战,由此转入相持阶段。 刘隆凭借坚城和决死之心,成功抵挡住了联军最猛烈的三板斧,稳住了阵脚。这场惨烈的守城战,不仅保住了荆州北部的战略支点,更为刘隆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使他得以推行内政改革,积蓄力量。赤壁的败局,终于在江陵城下,被强行扭转。南北对峙的局面,再次形成。而孙刘联盟的光鲜外表下,那细微的裂痕,正在悄然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