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宜修重生四福晋,杀疯了 > 第244章 回娘家(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及笄礼这事儿,我亲自去见了二伯娘和五婶,两位都说,会亲自来。”

这话正戳中大福晋的心。宗室里最讲长辈体面,有两位太福晋到场,及笄礼才圆满。

帘布轻掀,雅丽茉端着碟山药糕进来,浅绿常服绣海棠,发间只簪支碧玉簪。

见了宜修,屈膝行礼,声音脆生生的:“姑姑来了,给姑姑请安。”把碟子往案上放:“这是我亲手蒸的,加了些蜂蜜,姑姑尝尝。”

宜修捏块尝了,甜糯合口,便笑:“手艺真好。”又看向她:“及笄礼那日,姝玥也来,你们姐妹正好说话。我那女学堂开了,你若得空,便来听管家理事的课,你八婶婶亲自教呢。”

雅丽茉眼睛一亮,先瞟了眼大福晋,见额娘点头,才欢喜道:“多谢姑姑!”

敲定了及笄礼,宜修第二日就回了那拉府。

弘晓、弘晖被留在宫里,宜修只能领着濡媛回来,爱新觉罗氏带着一众孙子孙女在二门迎他们。

濡媛和临安在园子里喂锦鲤,宜修和爱新觉罗氏说起五格的婚事,敏瑜这个人选她们早就定下了,自然是连连应好。

只另一件事,让她们犯了难——太子妃的堂弟,想娶宜修的堂妹。

论身份,两家也算门当户对,本不该犹豫。

爱新觉罗氏笑说:“身上有佐领世职,长相、为人都挑不出错,就是鳏夫……前头原配留下个女儿,听说骄纵的很,宜琬嫁过去便为人后母,你婶婶听着就不太乐意。”

宜修蹙着眉头,不以为意:“婶娘有所顾虑也正常,若觉得不合适,拒了便是。”

“可若是直接回绝了,你在太子妃那儿……”爱新觉罗氏和弟妹关系平平,犹豫侄女的婚事,不过是怕女儿在嫂嫂面前难做。

“额娘放心,女儿和二嫂关系好得很,若是不好,临安怎么能时不时入宫陪丹阳呢。”宜修明白额娘的顾虑,当娘的就是这样,自己可以受点委屈,却不愿意看儿女受苦。

“婶娘顾虑的对,为人后母自是艰难的,若那姑娘乖巧,将来也不过是一份嫁妆的事儿,可偏生骄纵的很,宜琬嫁了过去,少不得受气。”

宜修骤然抬眸,嘴角噙着淡淡的凉薄,意味深长,“婶娘既然不满这桩事,那就罢了,往后少来往就是。”

东宫在,太子妃身后的石氏瓜尔佳便鼎盛,过几年东宫倾颓,瓜尔佳便会淡出京城权力中心。

这样的话,宜修不好直接吐露,正好借这桩婚事点一点。

爱新觉罗氏拍着手说:“这样好!明儿我就去和你婶婶说。”

“对了,你还没仔细瞧过你这些侄子侄女吧?你和他们说说话,额娘把你几个嫂嫂叫来。”

大家族别的不多,嫌隙有的是。

抬举了临安,老大一家高兴的合不拢嘴,老大媳妇可算是在弟妹跟前挺直了腰杆。

到底临安是长孙女,老二、老三没说什么,但他们媳妇私下没少为这事儿生气。

爱新觉罗氏不满归不满,却也能理解:哪个当娘的不替自家孩子筹谋?也都是她的孙子孙女,她自然盼着个个孩子都好。

可谁让临安年岁合适又乖巧知礼呢?女儿选中临安是肯定的,然其他的孙女,也是自家血脉。

爱新觉罗氏还是想端平这一碗水的,免得姑妯之间私下积怨。

说着她就出了亭子,让女儿好仔细瞧瞧她这些孙子孙女。

宜修嘴角不禁露出一丝微笑,人性偏私又复杂,当初抬举临安自己就想到了这一遭,只是也没法子:东宫倾颓就这几年了,临安年岁大些,到了四十七年也是出嫁的岁数,自然不会受牵连,可其他几个侄女……要真去了毓庆宫,将来议亲少不得打上东宫的烙印。

临安眸子亮晶晶的,领着四个弟弟,三个妹妹过来给宜修请安,“姑姑。”

宜修笑着点了点她的鼻子,“濡媛还是头一次来,你领着她去小花园走走,我和弟弟妹妹们说会话。”

“嗯。”

宜修仔细看了看这几个侄子侄女,面相都不错,就是两个小一点的眼巴巴盯着小池里头的鱼。

“这里头哪条最肥,今儿中午捞起来烤着吃。”

最大的富成,指着一个肥大的红色锦鲤说:“就是胭脂,长的最肥!玛法日日喂呢,可吃不得。”

“胭脂啊?”宜修脑海浮现一个扎着双丫髻的小姑娘,日日来池边投喂的画面。

那时的自己,还叫宜珠,不是四福晋,也不是雍郡王福晋,只是那拉府里最受宠的大姑娘。

“姑姑,玛嬷说您做姑娘的时候常来池子边喂养,如今三个妹妹也喜欢喂它,瞧胭脂游动的样……可富态了。”

宜修打眼一瞧,可不是,以前还是条小锦鲤,现在,都胖成猪了,感觉漂在水面上。

这得投喂成什么样?

宜修走到池塘边,伸手过去,红色锦鲤立刻游过来。

胭脂摆着肥硕的尾巴,嘴凑到宜修掌心蹭了蹭。水珠子溅在她手背上,凉丝丝的。富成后头,二房的小女儿雅舒忽然撅着嘴:“姑姑偏心,只疼胭脂,不疼我们。”

宜修回头,见那小姑娘攥着帕子,辫梢系着粉绸带,正是爱新觉罗氏提过的二房嫡女。她蹲下身,刮了刮雅舒的鼻尖:“怎么不疼?姑姑给你们带了点心,是雍郡王府厨子新做的奶皮酥,甜而不腻。”

这话刚落,三房的小儿子永瑞就往前凑了半步,眼睛亮得像星星:“姑姑,真的有奶皮酥吗?额娘说府里的酥皮太干,没有王府的好吃,可也只有大姐姐好命,能尝尝宫里的。”

他身后的妹妹永馨赶紧拉了拉他的袖子,红着脸低头:“哥哥,别乱说话。”

宜修瞧着这对兄妹,忍不住笑。永瑞是三房独子,被惯得直性子;永馨却随了三房媳妇,怯懦得像株刚抽芽的草。

她招手让剪秋把食盒拿来,一一分过去:“富成是大哥,多拿两块;雅舒要绣花,给你装在锦袋里,免得沾了丝线;永瑞、永馨,这两盒是你们的,回去分着吃。”

富成捧着食盒,郑重其事地作揖:“谢姑姑。回头我拿给玛法尝尝,他最爱吃奶皮酥。”

“傻孩子,你玛法那份我早就备下了。他是你玛法,更是我的阿玛。”宜修摸了摸他的头。

这孩子是长房嫡子,比弟弟妹妹沉得住气,难怪爱新觉罗氏常说“富成有长兄样”。

雅舒却捏着锦袋不肯动,忽然抬眼问:“姑姑,临安姐姐能去宫里陪公主,我也能去?我绣的帕子比临安姐姐的好看。”

话音刚落,永馨就拽了她一下,小声道:“姐姐,玛嬷说临安姐姐是年岁合适,咱们小了些。”

宜修脸上的笑淡了些,却没动气,从腕上褪下支银嵌珍珠的镯子,套在雅舒手上:“这镯子是姑姑做姑娘时戴的,上面的珍珠是南海进贡的,配你最衬。宫里规矩大,你还小,等再过几日,姑姑带你去王府赏牡丹,正好留了两个女学堂的名额。”

雅舒摸着镯子上的珍珠,眼睛都直了,先前的委屈早抛到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