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说到这儿,吴惠芬微微摆手道。

“哎!平日家里也没有供奉神位!

若是有供奉,还能上一炷香以求心理安慰。

以前老一辈有说法,遇见这种大事就应该诚心的求神保佑!”

高育良听后,不由强颜欢笑的露出了书生式的微笑道。

“吴老师,若是拜神有用,那世界上哪还有那么多的苦难。

再说临时抱佛脚肯定也没用,你就不要病急乱投医,在这时候去迷信了。”

吴惠芬听了,这才回到了沙发前拉着高育良的手坐下。

“老高,我心里是真怕同伟这孩子有个三长两短!”

高育良听后,拍了拍吴惠芬的手背道。

“吴老师,我也怕,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同伟这孩子身手好、脑子又转得快,他一定会有法子自救的,相信我!”

吴惠芬听后微微点头,同时深深叹了一口气。

“哎!老高你说得对,同伟这孩子聪明一定能够平安回来的!”

……………………

飞机上。

祁同伟和副驾上的特护兄弟目不转睛的盯着仪表盘和正前方。

在看见在平流层的自动驾驶已经进入倒计时时,祁同伟终于对着通讯设备开始广播。

机舱广播里传来了临时机长祁同伟沉稳的声音。

“航班cA5858的各位乘客,我是本次航班的机长祁同伟。

我们即将开始下降,预计三十分钟后抵达京都国际机场。

地面温度摄氏二十五度,天气晴好。

请大家保持镇定坐在自己的座位,然后系好安全带,我一定带大家平安回家!”

说完后,祁同伟就切换了通讯频道开始呼叫塔台。

“塔台!塔台!

我是cA5858临时机长祁同伟,按照预设航道还有一分钟结束自动驾驶模式。

准备开始由平流层进入对流层。”

说到这儿,祁同伟看了一眼身旁的副驾驶特护兄弟。

特护兄弟点了点头,双手在中央控制台上开始配合操作。

国安总局!

听见祁同伟的呼叫,几乎每个人的心都是一紧!

因为成败在此一举!

飞机上!

和特护兄弟对视一眼后,继续开口道。

“自动驾驶断开!”

同时祁同伟右手轻轻握住了侧杆,感受着这架钢铁巨鸟透过操纵反馈传来的细微生命感。

飞机像一把利刃,开始从万米高空的平流层平稳切入波涛汹涌的对流层。

机长祁同伟:“京都进近,晚上好,cA5858,高度一万米.

开始下降!

九千米!

八千米!

六千米!

五千米!

塔台!

塔台!

航班cA5858即将下降至三千米开始下一步的着陆准备,听你指挥!”

祁同伟说完后,塔台就开始发出指令。

“航班cA5858,京都进近,雷达已经识别到航班cA5858。

可以下降并保持高度三千米,修正海压1012。

使用跑道36右,建立盲降,报!”

祁同伟听了塔台的指挥,按照指令操作成功后立刻回应道。

“cA5858已平稳下降保持三千米,修正海压1012,跑道36右,建立盲降,报!”

在播报完成后!

飞机开始轻微颠簸起来,这是闯入对流层的必然经历。

窗外,无垠的京都边缘闪烁的灯火取代。

特护兄弟熟练地调整着导航频率,将仪表着陆系统的标识调了出来,配合着祁同伟!

然后特护兄弟按照分工播报道。

“襟翼1。”

祁同伟确认速度,点头回应。

“襟翼1,确定!”

然后随着特护兄弟扳动手柄,机体传来轻微的阻力和噪音,飞机像一只开始收拢翅膀的巨鸟。

这时塔台也按照流程开始呼叫道。

“晚上好,航班cA5858,开始建立36右盲降。”

特护兄弟迅速切换频率,开始了与新管制员的对话。

“京都塔台,晚上好,航班cA5858,建立36右盲降。”

“航班cA5858,晚上好。地面风350,5米秒,跑道36右,可以落地。”

“塔台!塔台!cA5858已经准备就绪,请求落地!”

“可以落地”

四个字!

如同最终的许可,让驾驶舱内的氛围更加专注。

祁同伟听到可以落地后,也不由有些紧张。

虽然有特殊技能加持,可这也是他第一次实际操作。

“航班cA5858,开始执行着陆前检查单。”

特护兄弟听了,开口道。

“着陆检查单,襟翼?”

祁同伟听后微微点头。

“襟翼30!”

特护兄弟:“减速板?”

祁同伟:“预位。”

特护兄弟:“起落架?”

祁同伟看了一眼三个绿色的起落架指示灯:“三盏绿,放下!”

特护兄弟:“自动刹车?”

祁同伟:“4档。”

特护兄弟:“着陆检查单完成。”

飞机已经完全对正了跑道,两条笔直的灯光通道如同指引归家的路标。

下滑道指示器上的菱形点缓缓向中心移动。

特护兄弟看着监控仪表,持续报出高度。

“1000英尺。”

“500英尺。”

“决断高。”

在“决断高”报出的瞬间,祁同伟的视线迅速从仪表盘切换到窗外清晰的跑道灯上。

因为考虑到祁同伟是个门外汉,紧急加设了合适的灯光,因此目视参考相当良好。

祁同伟见了,平静地确认道。

“继续!”

特护兄弟继续开口播报高度。

“100英尺。”

“50英尺。”

“30英尺。”

“20英尺。”

“10英尺。”

在“10英尺”的报声中,祁同伟柔和地将机头微微抬起,形成一个优雅的仰角。

他几乎同时将两台发动机的油门杆缓缓收至慢车。

然后祁同伟低语说道。

“拉平。”

一阵轻微的震动从起落架传来,紧接着是主轮触地时沉稳的摩擦声。

祁同伟感觉到后,再次开口道。

“非常平稳!

请升起扰流板!”

特护兄弟一听立刻配合操作,然后确认道。

“扰流板升起!”

祁同伟听了,立刻开口。

“反推。”

祁同伟说着,将油门杆拉过卡阻,打开反推装置。

巨大的轰鸣声传来,身体被惯性微微推向安全带。

“80节。”

“70节。”

“60节。”

当速度指针划过60节时,祁同伟收回反推,改用刹车控制速度。

飞机如同被驯服的野马,在跑道上平稳地减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