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凰知道刘家村的冬小麦丰收了,会有很多慕名而来的人要买麦种,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人找上她了。

这个徐管家绝对不是最后一个,既然早晚都要得罪,那就趁早吧!

她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跟这些人解释,为啥不卖给他们种子。

秦凰无视背后三人愤怒的眼神,驾着马车飞快的跑走了。

“徐管家怎么办?事情没办妥,回去员外大人一定会惩罚咱们。”

“那刘小娘子可说了,他爹是西北的秦大将军。”

“呸,她真会往自己脸上贴金,你信吗?秦大将军会把女儿扔在刘家村那鸟不拉屎的地方。”

“徐管家,要不要的去刘家村查查到底有没有这回事?”

徐管家摆摆手,“查什么查,浪费时间,这刘寡妇就是唬咱们的,不想把种子卖给咱们。”

“哼!”

“等回去把这件事和员外说了,有她受的。”

徐管家说完,眯眼看了看秦凰离开的方向,这才带着两人匆匆的离开了。

秦凰回到刘家村的时候,麦田的地头正坐着一堆一堆吃晚饭的人。

村中心的大柳树下也围了好些人在吃晚饭。

大家边吃边聊,欢笑声不断的在刘家村的上空响起。

凡是来帮忙的外村人,割麦子的同时也看到了新的希望。

“李四叔,你说刘家村的这麦子一亩地能打多少斤?”

“刘家村的这麦穗沉甸甸的,我看一亩地最少也能打一百五十到一百八十斤。”

“兄弟,你们帮忙割的那是谁家的?可没有我帮忙割的亩产高。”

“你帮忙割的是谁家的?”

“听你的意思,比一百八十斤还多了。”

“我是帮刘娘子家割的,我们都提前和他们村说好了,今天来了刘礼正就让我们去帮她们家割麦子了。”

“她们家的麦子那才叫好呢,麦穗比其他人家的都长,麦粒也上的饱满。”

“听刘里正说,他们村的麦种都是一样的,那刘寡妇家的为啥那么好?”

“你这人哪个村的,可不能那么叫刘小娘子,让刘家村的人知道了,小心骂你。”

“行了行了,你快说,他们家的麦子为啥那么好?俺以后不叫他刘寡妇行了吧!”

“别听老张吓唬你,他们刘家村的人也有这么叫的。”

“别打岔了,老张,你快说,她们家的麦子为啥那么好?”

“我问她家那个姓李的长工了,就是你们村的那个李大郎,他说他们家大小姐给麦子浇了好几次水呢!”

“人家那片麦田就没缺过水,旱了就用人提水浇。”

“姓张的,你不是被那李大郎给忽悠了吧!提水浇,提水怎么浇?”

“你才被忽悠了呢,我仔细问了。”

“李大郎说,他们是上后山砍了很粗的竹子,从中间劈开,把劈开的竹筒顺在地里,提着桶把水倒在竹筒里,反正就是这么浇的水。”

“就是这么浇,也不能全都浇完,也就浇个地头。”

“行了行了,大家赶紧吃饭,吃了饭还得去割麦子。”

“对,赶紧吃饭,吃完饭再干一阵活就能回家了。”

秦凰的马车都已经跑远了,还能听到这些人的闲聊声。

她回到自家院子的时候,家里人已经吃过晚饭,要下地继续割麦子了。

“姐,姐,你回来了,你吃饭了没有?”

秦峥看到秦凰回来,高兴地向她跑过来。

“我在镇上吃过了。”

秦凰看着向她跑来的秦峥,打趣道,“阿峥,人家像你这么大年纪都已经娶妻了,有的都当爹了,你怎么还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姐,你说什么呢?咱们这样人家的孩子,怎么可能成亲那么早!”

“大哥,二哥都二十多岁了,才成的亲。”

“我现在才十六岁,还是个孩子,怎么能成亲呢?过两年我还要和大哥,二哥一起上战场,建功立业呢!”

“呦呦,看来我们阿峥还有远大的理想要去实现呢?”

“那是,没看你弟弟我是谁!怎么说,大家还叫我一声秦小将军呢?”

“好好,姐姐相信你!”

“我们的秦小将军今天割了多少麦子呀!”

秦峥听了秦凰的话,垮下脸来。

“姐,你说我一个舞刀弄枪的大小伙子,怎么就不会割这个麦子呢?不是手上的力道不对,就是站的姿势不对,总之,干一会腰疼的要命。”

“当初让你来帮着割麦子,就是要磨练你的性子的,那你就好好和刘家村的人学学呗!”

秦凰拍了拍秦峥的肩膀,“姐看好你,明天,你就能学会割麦子了。”

暗十看着他家三公子,撇了撇嘴,三公子从小到大养尊处优惯了,也就是习武,算是干体力活了,他啥时候和人家一起干过农活,干农活也是要学的。

哪个村都有种粮能手,也有啥也不会种的。

会种地的人家,收的粮食就多,不会种的,打的粮食就少。

割地也是一样的道理,有的人割的快,有的人割的慢,他家三公子干脆就是不会割的那一个。

“暗十,你那是什么表情?是在嫌弃我吗?你等着,一会儿我就能学会怎么割麦子。”

“哼!”

秦峥哼了一声,飞快的去追走出院子的李大郎。

暗十也随着秦峥的脚步跑出了院子。

秦凰看着给他牵马车的喜公公问道,“喜伯,今天村里没发生什么事吧?”

“大小姐,没发生什么大事,就是来咱们村里买麦种的人一波接一波。”

“刘里正头都大了,最后还是县令大人站在村口,把那些人都截走了。”

“大小姐,县令大人走后,我看有一些人跑到村里挨家挨户的去问了。”

“要是那些人出的价高,村民们会不会把麦子卖给他们?”

“不好说,有一些人为了利益,很可能就把麦子卖了。”

“现在麦子还没脱粒,就看县令大人怎么做了。”

“县令大人给出的条件要是高,村民们是不会为了那点利益把麦子卖出去的。”

“大小姐,今天还有两拨人来问我了呢,我直接告诉他们多少钱都不往外卖。”

“大小姐,你去年的那些麦种是在哪弄来的?要不你再弄个几千斤,高价卖给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