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老太太看到秦凰牵着马车来了,忙快走几步迎过来。

“老大媳妇,家里的东西都准备好了,你这又是送什么来了?”

“娘,我一大早让桂嬷嬷他们烤了一些糕点,又炒了一些瓜子,还有头几天买的糖果一并送过来。”

“我现在把这些东西拿到院子里,找几个小媳妇给每桌都上一些糖果,瓜子和糕点。”

“那感情好,还是你想的周到,娘现在没时间,你去张罗这些吧!”

刘老太太笑眯眯的说道。

“知道了娘,你去招呼村民们吧!”

“刚来到老宅的村民看到秦凰往下搬东西,忙过来帮着她搬。”

“三娃娘,你这又是给大伙带的啥好食呀?”

“婶子,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糕点瓜子和糖果吃。”

“席面还没开始,大家提前吃一些小零嘴垫垫肚子。”

“哎哟!那感情好,都说你家做的零嘴好吃,我还没吃过呢?”

“那婶子一会儿就多吃一些。”

东西搬到院里以后,秦凰就招呼院里的小媳妇们,帮着把糖果,糕点和瓜子装在托盘里,各个桌子上都放两盘。

“有糖果吃了,快来吃糖果呀!”

不知是哪家的小孩喊了一声,每个桌子上都围了几个小孩抓瓜子和糖果吃。

第一波上来的糖果,瓜子和糕点很快就被孩子们抓没了。

秦凰带来的多,没一会儿几个小媳妇和小丫头们就又给每桌上了两托盘的零嘴。

这时,大舅母和赵萍抬了一大篮子红鸡蛋到院子里。

刘铁生和薛鹏两人穿着崭新的衣裳跑过来,两人站在装着红鸡蛋的篮子前,对着院里的孩子们喊道:

“孩子们发红鸡蛋了,快来接福运沾福气了,都来领红鸡蛋呀!”

小孩子们听到喊声纷纷跑过来,各个嘴里说着,“秀才哥哥送福喽!快来沾沾秀才哥哥的文气。”

转眼间,刘铁生和薛鹏两人就被一群孩子围在了中间。

“铁生哥哥给我一个沾了文气的鸡蛋。”

“铁生叔给我一个沾了文气的鸡蛋,再给我妹妹一个。”

“薛公子给我一个沾了福气的鸡蛋,谢谢薛公子。”

“薛公子给我也来一个,谢谢薛公子。”

薛鹏和刘铁生两人嘴角含笑的给孩子们发红鸡蛋,还时不时的揉揉孩子们的小脑瓜。

院子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们,也趁机偷偷瞄上刘铁生和薛鹏几眼。

有几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看过薛鹏和刘铁生后,还不自觉的红了小脸。

这两人可都是秀才,两人往那一站浑身都透着书卷气,真是好看。

薛鹏故意摆出一副纨绔大少的金贵气质,惹得一众小姑娘们频频向他看来。

“行了薛鹏,你可别招惹我们村的这些小姑娘,小心被赖上。”

“赶紧的给孩子们发红鸡蛋,发完红鸡蛋咱俩还有其他事情要做呢?”

领红鸡蛋的小孩子们也不贪多,一人手里拿着一个就跑走了。

爹娘可是告诉他们了,这个红鸡蛋多数是发给了小孩子和村里怀孕的小媳妇们,爹娘让他们只拿一个,不许多拿。

小孩子们都知道这是三娃四叔和县令大人的亲戚发给他们的,他们要做诚实的孩子,不能让两个秀才哥哥看不起。

就因为这些,每个孩子都只拿了一个后,就找地方在一起对比谁的文气鸡蛋大,谁沾到的文气多。

孩子们离开后,还真有几个怀孕的小媳妇也来领散发着福气和文气的红鸡蛋。

刘铁生,薛鹏两人完成了这个重要的环节后,把剩下的红鸡蛋放在了桌子上的托盘里。

有那眼尖的妇人看到托盘里放了红鸡蛋,马上抓了一个装进兜里,这可是秀才公送的福气,谁抢到了谁就赚了。

刘老太太还跑到李氏的房间,把她的宝贝孙女抱出来,在院子里显摆了一圈,才又把孩子送回房间。

“我说刘嫂子,你这高兴的过头了吧,这才几天的小丫头,你也舍得抱出来和大伙显摆,就不怕把这丫头弄病了。”

“没事的,我家小八在肚子里的时候就被她大伯娘喂了好多强身健体的药材。”

“这丫头自打生出来后,就很少哭闹。我家这白白净净,娇娇软软的小丫头最得她大伯娘的喜欢。”

“咱不唠这丫头了,赶紧开席,大伙都吃好喝好。”

灶房里,大舅母和丁香两人正在弄卤肉。

红的发亮的卤肉,散发出阵阵浓郁的肉香。

前来端菜的小媳妇,半大小子们不住的吸着鼻子。

燕江和朵朵一人手里端着一个托盘,托盘里装着切好的小块卤肉,每块卤肉上都有一个小小的竹签。

两人负责送给每个端菜的人一块卤肉。

燕江负责端菜的半打小子们,朵朵负责端菜的小媳妇们。

大舅母看着半打小子和小媳妇们,大声说道,“大家不用不好意思,这是三娃娘送给大家尝尝鲜的。”

“别人都坐下开始吃席了,你们还要给大伙上菜,着实辛苦,大伙快别推辞了,都尝尝签子上的卤肉,自己动手拿。”

端菜的这些人听了大舅母的话,双眼放光的排着队去品尝刚出锅的卤肉。

其它菜式也陆陆续续的端上了桌。

没一会儿,每桌的十二道菜就都上齐了。

村里的一些老人们直吆喝,让刘铁生和薛鹏两人给他们敬酒,他们也都沾沾文气和福气。

刘铁生和薛鹏两人挑着坐有长辈的几桌给大伙敬了酒。

“铁生小子,去了府城后要努力呀,可不能像城里的那些公子哥一样,拿着家里的钱去花天酒地,把学业荒废了。”

“放心吧族长爷爷,我一定努力读书,争取早点考上举人给咱刘家村争光。”

“族长爷爷,各位叔叔伯伯们,吃好喝好。”

老宅准备的十二道菜里有八道菜是带肉的。

村民们边吃边赞叹,“上次吃这样的席面,还是三娃家盖房子搬新家的时候。”

“这才过去多久,咱们又吃上铁生考秀才的宴席了。”

“是啊是啊,大家可得多吃点,这里有好几个菜都是三娃家的那两个小厨娘做的,咱们今天又有口福了。”

“哎哟!这红烧肉又软又烂,这卤肉又是别有风味。”

“大家快尝尝,吃一口满嘴留香。”

“这个糖醋鱼也好吃,上次三娃家盖房子,咱们吃的不是糖醋鱼,好像是什么酸菜鱼。”

“大家伙别光吃菜,尝尝这大白馒头。”

“又香又软又甜的大白馒头来了。”

“她婶子快递给我一个,揪一块馒头蘸一口肉汤吃,香死个人。”

“刘老太太真舍得呀,谁家吃席上这么大的白馒头。”

“你知道啥!刘老太太这不是高兴的吗?”

“咱村都多少年没出秀才了,铁生这是给咱全村争光啊,怎么也要好好庆祝一番!”

“哥几个来干一个,祝愿咱们村的孩子们越来越好,秀才童生满村跑。”

院里院外的村民们都吃的开心又满足。

就在大家品尝美食畅想未来的时候,村口那里却响起了急促的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