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综穿之娘娘她总在拆CP > 第154章 眉嬛篇:白首不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眉庄的心在那一刻仿佛被生生撕裂,她猛地俯下身,不顾周遭还有旁人,紧紧抱住甄嬛,在她耳边用尽全身力气,一字一句,如同泣血的誓言:“不会!甄嬛!我不准你有事!你听着,我要你活着!为了我,为了胧月,你必须撑下去!你若敢丢下我,黄泉碧落,我必追随而去!我们要一起活着,活着看胧月和弘阳长大,活着离开这牢笼!你答应我!答应我!”

或许是这份超越生死、不容置疑的执念,唤回了甄嬛濒临涣散的意识。她看着眉庄眼中那近乎疯狂的决绝与深情,一股求生的意志猛然迸发。她用力回握住眉庄的手,指尖几乎掐入她的血肉,用微不可察的幅度,点了点头。

历经九死一生,胧月公主的啼哭声终于响起。甄嬛虚弱地躺在浸满汗水的锦被中,望着守在她床边、眼窝深陷、却终于露出劫后余生般笑容的眉庄,心中一片前所未有的清明。

那些纠结、痛苦、愧疚,在生死边缘走了一遭后,忽然显得不再那么重要。她们还活着,还能看到彼此,还能感受到对方掌心的温度,这便是上天最大的恩赐。

“眉庄,”她声音沙哑,却异常坚定,“往后……只我们相伴,可好?无论以何种身份,无论身在何处……再不分开了。”

眉庄眼中泪光闪烁,却带着无比灿烂的笑意,她重重地、一遍遍地点头:“好。一言为定。余生相伴,永不分离。”

自那日后,她们仿佛真正挣脱了内心的枷锁。侍寝依旧是无法避免的例行公事,但她们不再因此相互折磨,而是将其视为在这深宫中生存下去必须付出的代价。她们的心,早已在那一场生死考验中,紧密地联结在了一起,再也无法被外力分开。她们更加珍惜彼此相伴的时光,在那些不被外人打扰的片刻,她们是真正的自己,是灵魂与灵魂毫无隔阂的相依。雍正十三年的秋风,送走了旧时代的帝王,也带来了她们期盼已久的新生。

当九州清晏的丧钟敲响,消息传到她们暂居的宫苑时,甄嬛与沈眉庄正对坐弈棋。执子的手微微一顿,随即,两人不约而同地抬起眼,目光在空中交汇,没有言语,却都读懂了对方眼中那如释重负的、混杂着复杂情绪的释然。

那个掌控她们命运、带给她们无数屈辱与痛苦的男人,终于成为了历史。压在心头十余年的巨石,訇然碎裂。她们不必再侍寝,不必再为那无法抗拒的恩宠而内心备受煎熬,不必再在夜深人静时,因想到对方可能承欢他人而心如刀绞。

新帝弘历继位,雷厉风行,对先帝嫔妃的安置亦显仁厚。他尊甄嬛为熹太妃,沈眉庄为惠太妃。更难得的是,这位年轻帝王因自身亦是在母后皇太后与圣母皇太后(宜修与世兰)那般超越常规的深情护佑与共同教育下长大,对于这等女子间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情谊,似乎有着超乎寻常的理解与宽容。他下旨晋封胧月为和硕公主,弘阳为贝勒,并明确表示,待弘阳成年建府后,两位太妃可随子出宫荣养。

这道旨意,如同为她们紧闭的人生,开启了一扇通往自由的窗。

等待弘阳开府的数年,她们依旧居于宫中,但心境已截然不同。无需再时刻警惕阴谋算计,无需再强颜欢笑应对各方势力。她们在属于自己的宫苑里,过着近乎隐居的生活。一起教导胧月诗书礼仪,看着她从粉雕玉琢的幼童,渐渐长成亭亭玉立、气度娴雅的少女;一起关注弘阳的学业成长,看着他日益沉稳睿智,展现出不凡的潜质。

她们有了更多独处的时间。常常是,甄嬛抚琴,眉庄便在旁安静聆听,或执笔作画;眉庄抄写佛经,甄嬛便为她整理书案,研磨添香。

夜晚,她们常常同榻而眠,帐幔低垂,隔绝了外界的纷扰。有时,仅仅是并肩躺着,感受着彼此均匀的呼吸和体温,便觉得岁月静好,此生足矣。偶尔,情动之时,她们也会拥抱、亲吻,指尖轻抚过对方不再年轻、却依旧珍视的容颜,那些压抑了半生的爱欲,在安全的、只属于她们的空间里,得以小心翼翼地释放和交融。那不仅仅是身体的亲近,更是灵魂在历经磨难后,确认彼此归属的仪式。

终于,弘阳成年,乾隆践诺,赐下府邸。迁出紫禁城的那一日,阳光正好。坐在驶离宫门的马车里,甄嬛与沈眉庄不约而同地回首,望向那渐行渐远的、巍峨而压抑的宫墙。

“终于……离开了。”眉庄轻声喟叹,语气中充满了感慨。

甄嬛握住她的手,唇角扬起真切的笑意,“是啊,眉姐姐,往后,便是真正属于我们的日子了。”

新府邸位于京西,环境清幽,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皆是按照她们的喜好布置。乾隆体贴,指派的下人皆是稳妥之辈,知晓分寸,对两位太妃之间远超寻常的亲密,心照不宣,从无闲言。

在这里,她们彻底摆脱了所有束缚。春日,她们在园中赏花对弈,看海棠烂漫,梨花胜雪;夏日,于水榭纳凉,听雨打芭蕉,荷香送爽;秋日,漫步于铺满银杏叶的小径,看天高云淡;冬日,则围炉夜话,煮雪烹茶,窗外白雪皑皑,室内暖意融融。

她们相伴着,看着胧月风光大嫁,成为额驸心中挚爱,生活美满;看着弘阳在朝中立足,娶妻生子,家族和睦。孙儿绕膝,带来了新的生机与乐趣。她们将过往的惊心动魄,沉淀为唇边淡然的笑意,将半生的情意,融入了每一个看似寻常的日常细节里。

岁月如水,静静流淌。青丝渐渐染上银霜,容颜刻上了时光的痕迹,但她们望向彼此的眼神,却从未改变,依旧充满了深沉的温柔与懂得。

又是一个宁静的午后,秋阳暖融融地透过窗棂,洒在临窗的软榻上。甄嬛戴着老花眼镜,正在为弘阳的幼子缝制一件小衣,针脚细密而平稳。眉庄则靠在另一头,手中拿着一卷泛黄的《诗经》,轻声念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念到此处,她的声音微微停顿,抬起头,望向甄嬛。阳光为甄嬛侧脸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能清晰地看到她眼角的细纹,以及那专注神情中,历经世事后独有的宁静与安然。

甄嬛似有所觉,也抬起头,对上她的目光,微微一笑:“怎么不念了?”

眉庄放下书卷,眼中波光流转,温柔而深邃:

“只是忽然觉得,这诗句,像是为我们写的。”

甄嬛放下手中的针线,伸出手。眉庄自然而然地也将手递过去,两只不再年轻、却依旧紧紧相握的手,在阳光下显得温暖而坚定。

“不是像,”甄嬛看着她,目光清澈而专注,“眉姐姐,这四十年,我们便是这样走过的。往后,也依然如此。”

“嗯。”眉庄用力回握,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窗外,秋风拂过庭院中的丹桂,送来阵阵甜软的香气。偶尔能听到孙儿们嬉戏的嬉戏的隐约笑语。她们就这样静静地坐着,手握着手,肩并着肩,任由时光在身旁缓缓流淌。

从雍正元年初入宫闱的青梅之谊,到御花园棠梨树下情根深种;从深宫枷锁中的痛苦挣扎与生死相托,到新朝伊始携手出宫,获得自由;再到这四十载相濡以沫、静水流深的相伴岁月……她们走过了惊涛骇浪,也享尽了平凡温馨。她们是彼此的知己,是灵魂的伴侣,是生命中最不可或缺的半身。

这跨越了四十余年的深情,早已超越了世俗的定义,融入了彼此的骨血,成为了呼吸般自然的存在。她们用一生的相守,兑现了那年棠梨树下的心动,兑现了产房血泊中的誓言,也必将,携手走向生命的尽头,完成那“死生契阔,与子偕老”的古老约定。

夕阳的余晖渐次收拢,将她们相依的身影,温柔地笼罩在一片宁静祥和的暮色之中。

岁月沉香,情深不寿,而她们的故事,依旧在继续,直至白头,永不相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