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纽约1981:内外八门 > 第382章 铜锣湾购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同一天下午,就在周陌于清水湾运动场与明星们谈笑风生时。

铜锣湾的街头人流如织,充满了八十年代香港特有的繁华与活力。

詹妮弗和张秀兰一左一右,带着初来乍到的吴静怡穿梭在各大百货公司和精品店之间。

陈志远和刘富贵隔着几步远的距离,警惕而沉默地跟在后面,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围环境。

吴静怡感觉自己仿佛踏入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新世界。

橱窗里模特身上那些在她看来颇为“暴露”的吊带裙、热裤,还有街上一些年轻女孩大胆的低胸上衣和短裙,不断冲击着她的视觉。

这与北京朴素、保守的着装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让她既感到新奇又有些无所适从。

“吴老师,你看这件衬衫怎么样?颜色很衬你的肤色。”

詹妮弗在一家精品店驻足,拿起一件淡紫色的丝质衬衫在吴静怡身前比划。

吴静怡摸了摸那光滑但有些透明的材质,微微蹙眉:“这个……似乎太薄了些,穿出去会不会不太合适?”

张秀兰在一旁笑着解释:“吴老师,香港天气热嘛,穿这个凉快,而且里面搭配个小背心或者吊带就好啦。”

她说着熟练地从旁边拿起一件精致的白色蕾丝吊带衫,“你看,这样搭配既凉快又不会太暴露。”

吴静怡还是有些犹豫,但在两人鼓励的目光下,终于接过衣服走进了试衣间。

当她穿着搭配好的衣服走出来时,詹妮弗眼前一亮:“很棒!既优雅又时尚,很适合你!”

看着镜中与往日截然不同的自己,吴静怡脸上微微发烫,心中泛起一丝陌生的涟漪。

她们走进一家名为“比利牛仔”的专卖店,店内播放着轻快的英文歌曲。

衣架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牛仔裤,这在当时的北京还算是稀罕物。

“吴老师,试试这条吧,是现在最流行的直筒款式。”詹妮弗推荐道。

当吴静怡换上新牛仔裤从试衣间走出来时,詹妮弗忍不住吹了个口哨:“wow!吴老师,真没想到你身材这么有料!

这牛仔裤把你的腿型衬得又直又长,还有……”

她促狭地眨眨眼,“你的臀部线条很漂亮呢!”

吴静怡的脸瞬间红透了,下意识地想要拉扯过紧的裤腰,她还是第一次被人如此直白地称赞身材曲线。

“还、还好吧……”她声如蚊蚋,几乎要把头埋进胸口。

连一向文静的秀兰也忍不住抿嘴笑道:“真的很好看,吴老师。

这裤子显得你特别精神,比穿那些宽大的裤子好看多了。”

在两人连番劝说下,吴静怡终于买下了这条让她既害羞又隐约感到一丝欣喜的牛仔裤。

店员热情地介绍:“这条是进口面料,要380港币呢,但是版型特别好,很多明星都穿这个款式。”

接着,她们又走进了一家名为“仙黛尔”的高档内衣店。

看着橱窗和展台上那些款式新颖、用料节省的蕾丝胸罩和丝质内裤,吴静怡的脸更红了,几乎不敢抬头细看。

詹妮弗却显得很自然,她拿起一件精致的蕾丝胸罩,低声问吴静怡:“吴老师,你平时穿多大尺码的?

我觉得这款的剪裁很适合你。”

吴静怡声如蚊蚋,几乎含在嘴里:“……大概,34d吧。”

“34d?”詹妮弗和张秀兰都愣了一下,不约而同地看向吴静怡穿着宽松衬衫的胸前。

她们之前还真没看出来,这位气质知性温婉的国学老师,身材竟然这么傲人。

詹妮弗很快反应过来,笑道:“真是深藏不露啊!

来,试试这款,承托效果很好,又不会显得太夸张。”

她熟练地帮吴静怡挑选了几款符合她尺码的内衣,每一件价格都不菲,让吴静怡暗暗咋舌。

在经过一家名为“锦鸾阁”的中式服装店时,詹妮弗被橱窗里展示的几件精美旗袍吸引住了目光。

“oh,these are absolutely stunning!”(哦,这些真是太美了!)

她忍不住用英语赞叹道,拉着吴静怡和秀兰进了店。

旗袍的精致剪裁和光滑的丝绸面料让詹妮弗爱不释手。

她兴致勃勃地挑选起来,还给吴静怡和秀兰推荐:“这些旗袍的绣工太精细了,不愧是东方艺术的精髓。”

“吴老师,你气质温婉,穿旗袍一定特别有韵味!”

“秀兰,你也试试这套粉色的,很衬你年纪。

给你妹妹也带一件吧,她肯定喜欢。”

在店员的热情帮助下,三人各自试穿。

当吴静怡穿着一件藕荷色绣着淡雅兰花的旗袍从试衣间走出来时,詹妮弗和秀兰都看呆了。

合身的剪裁完美勾勒出她丰胸、细腰、翘臀的优美S型曲线,既端庄典雅,又透露出一种含蓄的性感,与她平时的书卷气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迷人的东方风韵。

“太美了!吴老师,你就该多穿旗袍!”

詹妮弗由衷地赞叹,甚至拿出相机拍了一张照片,“我要让michael看看,他给小雨找的老师多么有气质!”

张秀兰也连连点头:“就像画里走出来的大家闺秀。”

最终,三人每人买了两套做工精致的旗袍,每套价格都在两千港币以上。

詹妮弗还细心地根据记忆中伊莎贝尔和丽莎的身材尺寸,给她们也各买了两套。

张秀兰则给妹妹张小玉也带了一套水绿色的旗袍。

这一下午的购物,大包小包买了不少东西,所有费用都由詹妮弗统一支付,她告诉吴静怡:“michael交代了,这些都是必要的安家费用,他会报销的,吴老师你不用操心。

你看这条丝巾,才一百多港币,多配你新买的旗袍。”

吴静怡看着手里那些以前从未想过会拥有的漂亮衣服,心情复杂。

有对陌生环境的不适,有接触到奢靡消费的冲击,也有一丝隐隐的、对新生活的期待。

她默默地观察,努力地适应着这个与北大校园截然不同的世界。

与此同时,林国栋和王建国正按照周陌的指示,在九龙一带寻找陈砚东兄弟和王建军。

他们去了几个之前约定过的可能联络点,最后在临近傍晚时,终于在仁安大厦附近的一家不起眼的茶餐厅里,找到了正在吃饭的王建军和陈砚明。

“栋哥!建国!”王建军眼尖,首先看到走进来的两人,立刻起身招呼。

陈砚明也赶紧放下筷子,有些局促地站起来,他对林国栋这位自家大哥的教官很是尊敬。

“建军,兔子,可算找到你们了。”

林国栋走过去,拍了拍王建军的肩膀,又对陈砚明点了点头。

“栋哥,建国哥,你们怎么来了?

是老板到香港了吗?”陈砚明问道。

“嗯,先生昨天到的。”

王建国回答,看到自己哥哥安然无恙,心里也踏实了些。

“还没吃饭吧?

一起一起,这家的干炒牛河味道不错!”

王建军连忙招呼两人坐下,又向伙计加了两个菜和两瓶啤酒。

四人围坐一桌,边吃边聊。

“栋哥,你们这次过来,是先生有什么吩咐吗?”王建军压低声音问道。

林国栋点点头:“先生要见你们,还有医生。

让我们来找你们,看明后天带你们过去。”

“明白!”

王建军立刻应道,“医生一般晚上都在住处琢磨事情,很少出来。”

陈砚明也赶紧说:“我和大哥就住在后面的仁安大厦,很方便。”

林国栋看了看两人,问道:“这边情况怎么样?

还顺利吗?”

王建军咽下嘴里的食物,回答道:“还算顺利。

按照先生的交代,我们很低调,主要是在九龙城寨里面陆陆续续接触了一些人。

都是些有真本事、底子干净,而且愿意出来闯荡的。

医生负责筛选和初步接触,我帮着处理些杂事。”

“有没有遇到什么麻烦?”王建国关心地问。

陈砚明抢着回答,语气带着点与有荣焉:“一开始有点小摩擦,本地的几个小帮派觉得我们抢了他们‘看场子’的生意,来找过茬。

不过被我哥和建军哥收拾了一顿后,就老实多了,现在都知道我们不好惹。

栋哥你放心,我们没给先生惹大麻烦,也没暴露太多,就是站稳脚跟。”

林国栋满意地点点头:“做得对,先生要的是精干隐蔽的力量,不是张扬惹事的混混。

筛选人要严格,宁缺毋滥。”

“我们明白。”

王建军郑重保证,“医生看人很准,心思也细。”

简单吃完晚饭,王建军抢着付了钱。

四人走出茶餐厅,夜幕已经降临。

王建军和陈砚明便带着林国栋和王建国,有说有笑的走进了旁边那栋显得有些陈旧的仁安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