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滨海市的夏末总裹挟着黏腻的潮热,写字楼顶层的会议室里,空调风却吹得人脊背发沉。凌曜将最后一份注册文件推到苏清媛面前,指尖叩了叩桌面,金属钢笔在他指间转了个利落的圈。“‘曜媛资本’,名字你定的,章程我过了三遍,没有漏洞。”

苏清媛低头看着文件末尾并排的两个签名,凌曜的字迹锋芒毕露,她的则清秀规整,如同他们此刻的合作——一个手握资本与资源,一个怀揣精准的商业嗅觉,看似天作之合,实则藏着未说透的默契与试探。她指尖划过“经营范围”一栏,抬眼时眼底亮得惊人:“我负责项目筛选、尽调与投后管理,你统筹资金、对接渠道,权责分明。凌总,没问题吧?”

“凌总”两个字被她咬得轻轻的,带着点刻意的生分。凌曜挑眉,将一杯温水推到她手边:“叫我凌曜就好,苏总监。”他刻意模仿她的语气,惹得苏清媛嘴角弯了弯,紧绷的气氛瞬间松弛下来。

这不是他们第一次合作,却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联手创业。凌曜从家族企业里独立出来时,身边不乏趋炎附的资本伙伴,但他第一时间找了苏清媛——这个在投行摸爬滚打五年,以“火眼金睛”和“铁石心肠”闻名的女人,曾在他最棘手的一次并购案里,仅凭一份数据异常就揪出了标的公司的财务造假,帮他避开了上亿的陷阱。

“首单项目,我有个想法。”苏清媛打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跳出一个名为“星途科技”的项目资料,“专注于车载智能交互系统,核心团队来自顶尖车企和互联网公司,目前处于pre-A轮,产品已经完成原型测试,缺少量产资金和渠道资源。”

凌曜俯身细看,指尖点在核心技术一栏:“这块市场竞争激烈,巨头环伺,他们的壁垒在哪里?”

“在于算法的本土化适配。”苏清媛切换到演示界面,屏幕上出现实时交互视频,“传统车载系统要么卡顿,要么对中文语音指令识别率低,星途的算法能精准捕捉方言、模糊指令,甚至结合驾驶场景预判需求。比如驾驶员说‘有点困’,系统会自动调亮车内灯光、播放提神音乐,而不是机械地回复‘无法识别’。”

她讲解时语速加快,眼神里是藏不住的兴奋,像发现了稀世珍宝的猎手。凌曜看着她发光的侧脸,忽然想起三年前第一次见她,也是在这样的会议室里,她穿着一身黑色西装,冷静地指出他并购方案里的三个致命漏洞,语气不容置疑,却句句切中要害。

“资金需求多少?”凌曜收回目光,语气恢复了商人的审慎。

“两千万,占股15%。”苏清媛报出数字,“我做过尽调,他们的估值合理,没有隐性债务,核心技术有专利保护。更重要的是,我联系了一家车企,对方对星途的产品表现出强烈兴趣,只要资金到位,量产合作就能推进。”

凌曜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陷入沉思。两千万对他而言不算大数目,但这是曜媛资本的首单,成败关乎公司的口碑,容不得半点差错。他信任苏清媛的专业,但资本世界里,再完美的项目也可能暗藏风险。

“给我三天时间,我让风控团队再复核一遍。”凌曜最终说道,“如果没问题,下周打款。”

苏清媛点头,合上电脑时,窗外的夕阳恰好透过百叶窗洒进来,在文件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凌曜,”她忽然开口,“我知道你有顾虑,但这个项目,我有九成把握能盈利。”

凌曜抬眼,对上她坚定的目光,忽然笑了:“我信你。不然,也不会把公司的决策权,交到你手里。”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进苏清媛平静的心湖。她避开他的视线,拿起文件起身:“那我等你消息。”

走出写字楼,晚风吹散了白日的燥热。苏清媛拿出手机,给星途科技的创始人林默发了条信息:“资金问题有望下周解决,做好量产准备。”

很快,对方回复了一个兴奋的表情,附带一句:“苏总监,你真是我们的救星!”

苏清媛看着信息,嘴角扬起一抹浅笑。她知道,这只是开始。曜媛资本的第一炮,必须打响。而她不知道的是,此刻在写字楼的顶层,凌曜站在落地窗前,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拨通了一个电话:“帮我查一下星途科技的竞争对手,尤其是最近和他们接触过的资本方。”

电话那头应了声,凌曜挂了电话,指尖摩挲着玻璃上的凉意。他信任苏清媛的眼光,却不得不防备着资本市场的暗箭。首单盈利的故事,从来都不是只有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