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 > 第47章 原主娘旧友现身,姜姐眯眼“来对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7章 原主娘旧友现身,姜姐眯眼“来对了”

阳光斜照在车铃上,反射的光斑正落在女人鞋尖。她抬起脚,阴影盖住了那片光。

姜昭没动,手指还搭在扳手末端,指节微微发白。她垂下眼,把工具慢慢塞回兜里,动作不急不缓,像是在收拾一件寻常小事。

可识海里已经翻了天。

灵泉表面泛起细密涟漪,扶桑林的枝叶轻轻震颤,玉简吊坠贴着胸口,烫得像块刚从火里捞出来的铁片。她不动声色地吸了口气,神识一沉,灵泉水珠顺着经脉游走一圈,压下心头那股躁动。

这女人不对劲。

不是身份可疑——而是她身上有种说不清的“熟”。就像闻到某种久违的气味,还没看清人,身体先认了。

“你刚才问……我怕不怕别人说我怪?”姜昭终于开口,声音轻快,“我还真不怕。毕竟现在谁不知道,红星村有个能召雨的知青?”

女人盯着她,笔没落纸,眼神却变了。从审视,到疑惑,再到一丝极浅的震动。

“你不解释。”她说。

“解释啥?”姜昭歪头一笑,“下雨是老天爷赏脸,救人是人该干的事,拿奖车是县里定的规矩——我有哪点需要解释?”

女人合上笔记本,指尖在封皮上敲了两下,忽然从包里抽出一张泛黄照片。

纸面磨损得厉害,边角卷曲,像是被反复摩挲过无数遍。她递过来时手有点抖,不是害怕,更像是压抑太久的情绪终于找到出口。

姜昭接过,目光落在正面。

黑白影像里是个年轻女人,穿着旧式旗袍,站在一棵桂花树下笑。眉眼清秀,嘴角微扬,额前一缕碎发被风吹起。

她的心跳漏了一拍。

不是因为这张脸多像自己记忆中母亲的样子——而是因为背面。

她翻过来,装作随意扫了一眼。一道细纹刻在右下角,螺旋缠枝,中间凹陷一点。肉眼看只是折痕,但她用神识一扫,整条纹路瞬间亮起淡金色光丝,和藏在识海深处、羊皮卷夹层里的印记,分毫不差。

楚氏族纹。

她差点笑出声。

好家伙,这不是线索上门,这是命运书阁给她派快递。

“你姑妈?”姜昭语气轻松,像在聊邻居家的大姐,“姓楚?”

女人猛地抬头,瞳孔缩了一下。

“你怎么知道她姓楚?”

“猜的。”姜昭耸肩,“云州那边姓楚的本来就不多,加上这打扮,八九不离十。”

“你认识她?”女人追问,声音压低,“还是……听说过什么?”

姜昭没答,反而退后半步,靠在自行车旁,抬手摸了摸吊坠。金瞳一闪,又隐入眸底。

“我最近总听人提‘云州楚氏’。”她慢悠悠地说,“有人说那是克夫命,有人说那是灭门案,还有人说……三十年前一场大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女人呼吸一滞。

“你怎么知道有场大火?”

“村里老人讲的呗。”姜昭笑,“故事版本多了,我就当评书听。不过你说你姑妈失踪?什么时候的事?有没有留下什么东西?”

她连抛三问,语速不快,却句句钉子般扎进对方防线。

女人咬了下唇,眼神挣扎片刻,终于开口:“1953年冬天,她去云州办事,再没回来。家里只收到一块染血的手帕,和这张照片。”

姜昭眯起眼。

1953年。

正是原主娘亲最后一次出现在官方记录中的时间。

而那块手帕——她识海里突然闪过一段残影:羊皮卷第三层夹着的布片,边缘焦黑,中央绣着一朵褪色的木槿花。

楚家女儿出生时,每人会得一朵木槿刺绣,随身携带,死也要带进棺材。

“所以你是来找真相的?”姜昭看着她,“一个记者,跑来这种小地方,就为了查三十年前的旧事?”

“我是她侄女。”女人声音哑了,“从小听我妈哭着念叨。我写报道是幌子,调档案才是目的。可所有资料都封了,连‘楚氏’两个字都不能提。”

姜昭点点头,没说话。

她在想另一件事。

如果这女人真是楚家人,那她为什么现在才出现?为什么偏偏在自己挖出骸骨、立功受奖之后?

太巧了。

巧得像是有人故意把她引到这里。

她抬手,轻轻拧了下车铃。

叮——

一声脆响,惊飞了邮局屋檐下的麻雀。

“我不是本地人。”姜昭忽然说,声音低了几度,“但有些事……我也想知道答案。”

她顿了顿,指尖在吊坠上划过一道弧线。

“如果你真想查,明天下午三点,红星村小学门口等我。”她说,“别带任何人。”

说完,一脚跨上车座。

女人愣住:“等等!你至少告诉我你叫什么!”

姜昭没回头,脚下一蹬,链条转动,车轮碾过地面碎石。

风扬起来,吹乱她的发尾。

远处村道蜿蜒,尘土未落。

车子越骑越远,只剩一句飘在风里的回答:

“我姓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