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新梦红城 > 第136章 暗流涌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深夜的上海滩褪去了白日的喧嚣,霓虹灯在蒙蒙细雨中晕染开一片模糊的光晕。黄浦江上偶尔传来汽笛声,穿透潮湿的空气,显得格外悠长而寂寥。

法租界一栋西式洋楼的书房里,只亮着一盏绿罩台灯,在红木书桌上投下一圈昏黄的光晕。林梦瑶坐在书桌后,手中拿着一份刚刚破译的电文,眉头紧锁。电文内容简短却令人心惊:“内部有变,速查。”

窗外忽然闪过一道车灯,林梦瑶警觉地起身走到窗边,轻轻拨开百叶窗的一条缝隙。一辆黑色轿车缓缓停在街角,熄了火,却没有人下车。这种不寻常的停留让她心中的不安又加深了几分。

她回到书桌前,打开暗格,取出一本皮质封面的日记本。翻开泛黄的纸页,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这些年来的点点滴滴——情报线索、人员联络方式,以及那些不能为外人道的心事。

“老师,若是您还在,会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呢?”她轻声自语,指尖抚过日记本中夹着的一张旧照片。照片上,年轻许多的林梦瑶站在一位戴着圆框眼镜、神情温和的中年男子身旁,背景是北平某大学的图书馆。那是她加入组织前的时光,单纯而明亮。

忽然,轻轻的叩门声有节奏地响起,三长两短——是约定的安全信号。林梦瑶迅速收好日记本,走到门边低声问道:“谁?”

“是我,陈老板派我来送茶叶的。”门外传来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

林梦瑶打开门,一个身着深色长衫、头戴礼帽的年轻人闪身而入,雨水从他的帽檐滴落。他摘下帽子,露出一张棱角分明的脸,看上去不过二十出头,眼神却有着超乎年龄的沉稳。

“沈千云?”林梦瑶有些惊讶,“怎么是你亲自来?不是说好了让联络员传递消息吗?”

沈千云是她在北平时的学弟,后来同样走上了革命道路,但分属不同系统,平日里极少直接联络。

“情况紧急。”沈千云压低声音,“上海站可能出了叛徒,上级命令我直接向你汇报。最近三次行动接连失败,不是巧合。”

林梦瑶心头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进里面说话。”她引着沈千云走向书房内侧的小会客区,自己则再次检查了门窗。

“有什么具体线索吗?”她问道,递上一杯热茶。

沈千云接过茶杯,却没有喝:“最后一次失败是上周码头的那批‘药材’,敌人好像早就知道确切时间和交接方式。我们的人拼死才保住了大部分物资,但小张牺牲了。”他的声音里压抑着痛苦和愤怒。

林梦瑶的手指微微颤抖。小张是她亲自发展的积极分子,一个总是带着阳光笑容的年轻工人,家里还有年迈的母亲和新婚不久的妻子。

“内部排查进行得如何?”她努力保持冷静。

“表面上毫无破绽,这正是最可怕的地方。”沈千云从怀中取出一张小小的字条,“这是在牺牲同志手中发现的,可能是在搏斗中从对方身上扯下来的。”

林梦瑶接过字条,就着台灯仔细查看。那是一张高档俱乐部的消费凭证,日期正是行动前一天晚上。俱乐部的名字让她瞳孔微缩——百乐门,那是青帮大佬杜月笙经常出入的场所,也是各方势力交织的是非之地。

“你认为内鬼与青帮有牵连?”

“或者是通过青帮与日本人搭上了线。”沈千云的声音更低了,“梦瑶姐,上级的意思是,希望你能利用在社交场的关系,暗中调查此事。你在明处的身份不容易引起怀疑。”

林梦瑶沉默片刻。作为上海滩小有名气的女企业家,她确实经常出入上流社会的各种场合,与各方人物都有交往。但这个任务风险极大,一步走错就可能万劫不复。

“我明白了。”她最终点头,“明天晚上正好法国领事馆有个晚宴,杜月笙也在受邀之列。”

沈千云担忧地看着她:“务必小心。对方既然能屡次得手,必定不是简单角色。”

“放心,我知道分寸。”林梦瑶微微一笑,“倒是你,行动要更加谨慎。最近少直接联络,用死信箱传递消息。”

沈千云起身告辞:“保重。”

送走沈千云后,林梦瑶久久站在窗前,望着那辆黑色轿车缓缓驶离。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街道上弥漫着湿漉漉的反光,像一面面被打碎的镜子。

她回到书桌前,重新拿出那本日记本,翻到最新的一页,用密码写下今日的遭遇和明日的计划。写完后,她习惯性地向后翻了几页,目光突然凝固了——

有一页的右下角,有一个极不明显的折痕,几乎难以察觉,但她确信自己从未折过那一页。

有人动过她的日记。

林梦瑶的心跳骤然加速。这个日记本她一向收藏得极为隐秘,除了她自己,理论上不可能有人能找到并翻阅。除非...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回想最近一段时间有哪些人进过这间书房。管家老周?他服务林家多年,几乎是看着她长大的。秘书小周?一个聪明能干的女大学生,背景清白得无可挑剔。还是前几天来修电线的电工?

每个人似乎都可信,每个人又都有嫌疑。

林梦瑶轻轻摩挲着那个几乎看不见的折痕,忽然意识到自己正身处一个精心编织的蛛网中央,每一条丝线都可能通向未知的危险。而那个隐藏在暗处的对手,或许比她想象的要接近得多。

她走到衣帽间,打开隐藏在穿衣镜后的保险箱,取出一把小巧的手枪。冰凉的金属触感让她稍微安心了一些。明天晚上的宴会,将不仅仅是一场社交活动,更是一场生死未卜的较量。

窗外,黎明前的黑暗最是浓重。黄浦江上又传来一声汽笛,悠长而哀婉,如同这个时代本身的呜咽。

林梦瑶站在镜前,看着镜中那个穿着丝绸睡衣、面容姣好却眼神坚毅的女子,轻声对自己说:“无论如何,必须坚持下去。为了那些牺牲的同志,为了看不见的明天。”

第一缕晨光终于穿透云层,照在法租界的洋楼上。新的一天开始了,而暗流仍在涌动,无声无息地向着不可预知的方向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