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97我有超级阅读器爽翻天 > 第113章 超导革命与反垄断的终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3章 超导革命与反垄断的终局

林晓的袖口还沾着冈仁波齐的雪粒,寒意没来得及散,人已立在“星辰深空”指挥室的主控台前。指尖刚触到冰凉的金属台面,那点残留的疲惫就被眼底骤然亮起的锐光冲散——苏清雪递来的全球资本市场报告,像根火柴,点燃了他骨子里的冷硬。

“国际游资的做空力度比昨日翻了倍,”苏清雪指着屏幕上陡降的绿线,那线条扎得人眼疼,“他们赌我们刚拆完‘净化矩阵’,现金流会吃紧,连我们上游两家材料商的股票都被顺带做空了。还有wto那边,”她调出加密文件,眉头皱得更紧,“日内瓦听证会的议程表刚更新,m国副部长要带‘技术合规审查清单’来,十七个成员国已经签了字,核心就一条:要么公开‘蓬莱’芯片架构和‘星火’系统底层代码,要么五年内不准进他们的市场。”

“跳梁小丑。”林晓的声音没带半分波澜,指尖划过屏幕上三个已变灰的矩阵图标——“净化矩阵”的余温早散,旁边“现实锚点稳固率”的数字正慢慢爬:80.1%。跟柯伊伯带外的未知威胁比,这些旧时代霸主攥着的“规则大棒”,在他眼里不过是孩童手里的纸剑,一戳就破。

“他们以为抓着了我们的‘软肋’,想用旧世界的规矩卡我们的脖子。”林晓嘴角勾了道冷弧,转头看向刘洋的方向,声音陡然提了半分,“‘伏羲-超导’的终测结果,出来了?”

“刚出!刚出!”刘洋抱着透明展柜跑过来,鞋跟在地板上敲出急促的响。展柜里,“伏羲-超导”芯片正缓缓旋转,镜面银的光泽映在他眼底,连声音都发颤:“拓扑超导材料做的核心架构,同尺寸下算力是‘蓬莱p1’的8倍!能耗才十分之一!最绝的是量子隧穿效应——我们用全球排名前三的黑客工具试了三次,全被拦在外面,连芯片的底层接口都摸不到!”

“好。”林晓的指尖在展柜玻璃上轻轻点了下,“通知下去,原定下季度的技术发布会提前,就跟wto听证会撞同一天。上海、纽约、伦敦三地同步开‘星辰方舟全球技术峰会’,全息投影实时连。”

三天后的日内瓦,wto听证会现场的空气稠得像浆糊。弧形坐席上,m国、欧洲、日韩的代表们西装笔挺,眼神却像淬了冰,齐刷刷钉在星辰集团的席位上——那儿只坐了首席法务官和两个助理,孤零零的,像要被这片压抑的气场吞掉。

m国副部长先拍了桌子,演讲稿捏得指节泛白:“星辰集团利用市场支配地位搞技术垄断,破坏全球产业链平衡!我们要求你们立即停止这种不正当竞争,公开‘蓬莱’芯片与‘星火’系统的核心技术,否则将启动全球市场禁入程序!”

台下的相机快门声炸成一片,全球直播的弹幕里,“星辰要完”“早就该管管了”的评论刷得飞快。可就在副部长唾沫横飞的时候,会场里突然起了骚动——有人手一抖,咖啡洒在西装裤上都没顾上擦,所有人的目光都黏在手机屏幕上,脸色从疑惑变成震惊,再到难以置信。

他们的屏幕里,正播着上海技术峰会的实时画面。

三个会场的全息投影里,林晓站在流动的星轨背景前,黑色风衣的衣角随着气流轻轻晃。他的声音通过同声传译飘进日内瓦会场,不高,却像重锤砸在每个人心里:“人类文明要往深空走,得有够硬的算力基石。今天,我们把这块石头搬来了。”

他抬手,展柜里的“伏羲-超导”芯片转得慢了些,聚光灯打在上面,亮得晃眼。没有冗长的参数表,没有复杂的性能对比图,林晓只顿了顿,目光像穿透屏幕,直盯着日内瓦那些骤然变色的脸:“它的性能,是当前国际市场最先进芯片的——八倍以上。”

这话像颗炸雷,先在网络上炸开了锅。上海峰会现场的观众席爆发出倒吸冷气的声;纽约会场的几个工程师掏出计算器,手指飞快地按,越算脸色越白;伦敦会场的记者们挤到台前,相机对着全息投影猛拍。直播弹幕刷得比芯片的光还密:“八倍?这是从未来穿回来的吧!”“之前喊着星辰垄断的,现在脸疼不疼?”

日内瓦会场彻底静了。m国副部长的话卡在喉咙里,看着手机屏幕的眼神像见了鬼,手里的演讲稿“啪”地掉在地上;日本代表掏出手帕擦了三次额头,汗还是渗了出来;韩国代表的笔在记事本上划出一道歪扭的线,连自己都没察觉。他们赖以为生的芯片技术优势,在这瞬间成了笑话。

可林晓没停。上海会场的屏幕突然切到“羲和一号”的影像——银色光伏板在近地轨道展开,面积相当于三个足球场,正随着地球自转缓缓转:“‘逐日’计划第一阶段成了。三小时前,‘羲和一号’空间太阳能电站并网发电,年发电量120亿千瓦时,够一个千万人口城市用一整年。这只是开始,明年还会有‘羲和二号’‘三号’。”

空间能源!无限、清洁、不受地表限制!代表们的呼吸更急了——星辰不仅攥着算力的命门,还攥着未来能源的钥匙!

画面又切,轩辕原型车的测试视频跳了出来:零下30度的冰面上,车子飙到200公里\/小时,刹车距离比现有顶级SUV短40%;碎石坡上,四个轮胎像长了眼,连颠簸都没带起多少;最后镜头怼近发动机舱,里面的超导模块泛着淡蓝微光。谁都明白,交通、能源、算力要被串成一条线,旧时代的产业格局,要被彻底掀翻了。

没有辩解,没有妥协,星辰只用一项项超时代的技术,砸得对手连还手的力气都没有。

“至于‘反垄断’指控,”林晓的声音又响起来,带着点淡淡的嘲讽,“真正的垄断,是守着落后技术不让步,拦着人类文明往前走。‘星辰方舟’要做的,是打破这种垄断。今天起,我们成立‘未来生态联盟’,全球所有企业、科研机构,只要愿意投身深空探索和清洁能源,都能加入,共享我们的超导技术和空间能源数据。”

这话像釜底抽薪。围剿联盟的内部瞬间松了——是跟着m国对抗一个能造空间电站、做八倍算力芯片的巨人,还是赶紧转舵,挤进新时代的门?不少代表悄悄摸出手机,手指在加密通讯软件上飞快地敲。

日内瓦的听证会,最后草草收了场。m国副部长把掉在地上的演讲稿揉成一团塞进口袋,起身时差点撞到椅子,连句“散会”都没说;其他代表跟着起身,脸色铁青,没人再提技术公开和市场禁入。游戏规则,早被星辰用技术重新写了。

“星辰深空”指挥室里,压抑的欢呼终于炸了出来。苏清雪盯着股市界面,眼底泛起红:“星辰概念股涨了23%,之前做空我们的游资爆仓了三家!那些围剿的巨头股票跌了15%,还在往下掉!”叶依云蹦得老高,手里的笔甩飞了都没顾上捡:“晓哥太牛了!这才是真正的技术碾压!”

林晓却很平静。他关了全息投影,走到观测窗前,俯瞰着地球的夜色——地表的灯光像碎钻撒在黑丝绒上,可他的目光像穿透了那片璀璨,落在了柯伊伯带外那道沉默的环状造物上。地球的商业战落幕了,星辰的商业格局稳了,可这胜利没让他松口气,反而觉得肩头的担子更沉。

他转头,声音轻得像怕惊动什么:“星枢,‘边界守护者’的扫描,有新动静吗?”

【星枢】:扫描仍在持续,模式已调整。对地球的扫描精度提升327%,尤其关注您在冈仁波齐行动中逸散的微量‘幽能’与‘现实编织’波动。初步判定,其对我们的评估等级,已从‘低优先级观察对象’上调至‘中等风险分析目标’。

林晓的眼神骤然凝住。地球的纷扰刚平,深空的“考官”,已经盯上他这个“异常考生”了。

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