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溯天纪 > 第95章 生命理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柳青说话时,身后十二道太极光轮悄然浮现,黑白双鱼盘旋之间,引动无纹领域的能量波澜。

“巨人形态,并非自然选择。”

柳青环视那些高大而扭曲的泥人,语气沉稳却锋锐如刃:“如前辈所言,神树植入意识烙印时,就已悄然设定了它对‘强大’的定义:越高大、越接近神树设定的‘理想个体’,才越容易获得能量流动与意识聚焦的权限。”

他顿了顿,缓缓抬手,指向石台另一端一尊身形巨大的泥人:“这就是神树的编程逻辑——‘强大等于巨型’,‘异形即异端’。我们被驯化的,不只是肉身,还有对自身形态的认知。”

柳青继续道:“而更深层的监控,来自于烙印本身。”

“以为那只是一道标记?错了。”他语气一转,变得冷峻:“它是神树种下的一扇单向窗口——可以让神树实时读取被烙印者的思维波动,甚至在必要时,直接注入指令,篡改思维。”

董辉低声骂了一句,掌心冒出一缕紫色之气,却又悄然收回。他知道,这种操控并非靠武力能强破的。

“而我。” 柳青缓缓抬手,身后十二道太极光轮随之显现,黑白光河交汇盘旋,涌动之间仿佛连空间都在轻微颤抖,“我找到了破解之法。”

“太无之力,不是摧毁——而是重构。”

“它以‘无’为始,以‘生’为终。黑色的‘无’之力,是意识归零的底层态;白色的‘生’之力,是意识自发诞生的原初火种。两者在空无领域交融,就像正负物质的湮灭反应,会触发一种极高纯度的‘结构剥离’,能够精准溶解烙印的精神编码。”

他目光灼灼地望着女娲:“如果神树的烙印,是在意识这张纸上写下的墨迹,那太无之力,就是那种只溶墨不伤纸的灵性溶剂。”

女娲终于动容,眼中震撼如星河倒灌。

“而空无领域的最大优势,”柳青步步踏前,声音低沉中带着振聋发聩的穿透力,“是时间流速差——此地内部百年,外界不过弹指一挥。我们可以在意识层面反复冲刷、反复剥离、反复重构。”

“烙印不是一击可破,而是通过太无之力在意识深层持续进行‘擦除 - 修复 - 再擦除’,如同用橡皮反复擦拭纸上的铅笔痕迹,一遍又一遍,直到它不再出现。”

女娲轻轻闭上眼,身体微微颤抖,仿佛感受到某些尘封的精神锁链正在微不可察地松动。

“尤其对前辈而言,”柳青目光灼灼地看向她,“您若能借此机会,将意识从被神树定义的‘巨人本体’中剥离,注入一具未设定形态的新体,就等于从根源上切断了烙印的控制链。”

“您,终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意识体。”

董辉闻言,目光一动。

他缓缓走向石台,停在那尊巨大的泥人面前,那尊泥人尚未注魂,但雕刻精细,面部模糊而饱含潜力,如一块等待被唤醒的空白容器。

他下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玄黄腰带,神情复杂——既有权衡,也有一丝……跃跃欲试。

女娲静静望着这两位未来之人,那一刻,她看到了自己万年来从未敢想的可能性:不是模仿,不是修复,不是修补神树留下的缝隙,而是彻底……另起一炉。

“如今,前辈们的意识已确认——我的太无之力确实能磨灭神树的烙印。”柳青望着女娲与光河中的众人,目光坚定,“我们现在只差最后一环——一具完美的躯体,承载他们的重生。”

“当初我以星河纹理为引,试图为灵壳塑魂。”女娲的声音中带着淡淡的失落,“但主干星线早在获得时就已断裂,注入的精神能量始终无法汇聚成识……她,始终没有真正的‘自我’。”

“前辈请看。”柳青屈指轻弹,一缕太无之力激荡而出,水晶球应声浮起,在光河之上悬停。原本断裂的主干星丝,在众人眼前仿佛焕发生命,悄然生长出新的星枝,如同树根再生般,缓缓牵引、编织,最终连回球体之中。

“当我以太无之力粉碎旧躯、重塑身躯、魂识时,这水晶球作为我精神绑定的造物,也随之崩裂重组。”柳青语气平静却铿锵有力,“断裂的主线在‘生灭平衡’中被自然重连,不仅恢复了意识与肉体的传导回路,还激发了星纹的旋转力场。它,现在已是‘意识’与‘肉体’之间的关键枢纽。”

女娲眸中星河剧烈翻滚,眼前一瞬浮现出反复失败的造灵图景——而今,仅凭这一点星丝的重生,仿佛照进了一束撕裂神树逻辑的光。

“原来如此……”她喃喃自语,“‘躯体形态’与‘能量引导’……果然,必须同时突破。”

这时,一直在旁沉默的董辉突然开口:“不仅如此。灵壳是女性血脉,其体内的母系能量源泉,天然拥有‘生’的特性。若将这股能量注入新躯,便可激发出真正的‘生命火种’。”

他顿了顿,补充道:“这样诞生出的新生命,将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学习与成长能力,意识不再源于灌输,而是在体验中自我诞生……唯有如此,才能打破神树认为‘意识等于程序’的逻辑。”

女娲听着这些话,有些怔然地看着那具泥人,体内的光晕似乎微微呼应着水晶球的脉动。

“但即便如此,”董辉又望向柳青,声音低了些,“哪怕是自然诞生的意识,普通凡人没有志高的领悟意识,终有一天也会死亡。水晶球经过你的太无之力重组,也吸入“无”的能量。你这太无之力再强,也终究无法改写这一点。”

“没错。”柳青静静看着泥人,淡然道:“普通生命终有一死,这是宇宙的基本法则。太无之道,不是用来逆天的。”

他回头望向女娲,目光坚定:“神树以为‘高大即强大’,以为‘意识烙印不可剥’,但太无之道的核心正是——无中生有,破有还无。死亡并非恐惧的根源,真正可怕的,是无法选择的生与死,是被注定、被遥控的人生轨道。”

“如果我们能让人类自己选择何时诞生,如何存在,又如何安然消散,那就已经足够。”

这一刻,女娲没有回应。

她只是看着那具泥人,似乎在那尚未睁开的眼中,她看到了灵壳曾经的身影,看到了自由诞生的意识在光河中舒展肢体,从僵硬到柔和,仿佛挣脱了无形的锁链。

水晶球之中,那重新连接的星丝像是一座桥梁,将“意识”与“肉体”、“母系能量”与“太无之力”紧紧联结成一个整体。